“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成为民营医疗主流业态,光“小”而不“美”的机构批量被淘汰。来源:林掌柜作者:林掌柜编辑:宗正封面来源:pexels近期,“历史垃...
2024-07-11 1080
导语:《人民日报》曾在《过度医疗猛于虎》一文中报道:人死了,药还堆积如山。医生明知患者是癌症晚期,已经没有治疗价值,仍在拼命开药。过度医疗不单纯是伦理道德问题,它已经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它具有普遍性,且自成规则。过度医疗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虚高的药品及医疗机械定价,直接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因此滋生了医疗回扣。过度医疗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护理。临床医学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过度医疗虽然有明确的定义,但其界定难度很大,尤其是在医美等消费医疗行业。
下面带来一篇关于医美行业过度医疗的探讨,如大家有观点表述可留言与我们交流。
▼
作者丨李滨
如何定义医美行业的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这个饱受世人诟病的行为,从医疗行业诞生的那天就存在,并不是中国独有,也不是医院被推向市场的后遗症。
从古希腊开始,医疗活动便是以货币进行交换,人类面临着经济利益和医疗道德的博弈,而道德约束在利益面前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患者的急切心理与信息不对称培育了过度医疗的土壤,医生由于权力的过分倾斜反而让他们在适度医疗的把控上难以公允客观,同时医疗又是一个探索性的行业,到底怎样能把患者的疾病治愈,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心里也没谱儿。当一种新药问世后,整个医疗界都会被药厂左右,在巨大的前期成本投入面前,药厂又能有多少悬壶济世的慈悲心肠呢?
疾病医疗的过度是单方面的动作,患者多数情况下是无辜的,由医生说了算。如果把患者付出健康的代价忽略不计,他们有时也是过度医疗的帮凶,因为福利社会为医疗行为买单的往往不是患者本人,制度设计导致的过度医疗普遍存在,和社会制度关系不大,但是患者是否被过度医疗?除了医生谁也不清楚,没有人追究这件事,患者的健康付出代价之外,社会财富被极大浪费。所有的医患纠纷,过度医疗所占比重极其小。
01
消费医疗的过度如何界定?
从大的定义上看,消费医疗和疾病医疗都是医疗,“过度”也就都是“过度”。但是消费医疗的过度已经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逐渐表现出与疾病过度医疗的不同之处。
首先,消费属性使传统过度医疗概念边界变得模糊。顾名思义,消费的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里,院方极尽诱导之能事,最终决定权依然在消费者,所以医院需要做广告、设计咨询师的岗位,需要“拓客”、“纳客”……完全和疾病医疗背道而驰;消费者怀揣着购物心态来到医疗机构,第一个念头是“能不能打个折?”假如是去医院看病,谁见过和大夫提打折的?不要命了?越来越强烈的消费属性,已经完全无法按照传统疾病医疗的尺度去丈量医疗的适度性,消费者打一只玻尿酸,品牌的不同,价格相差十倍。
第二,消费医疗的过度可能由患者方发起,消费者提出的诉求,医美医生需要尽量满足,过度与否的阈值相当大,然而一旦超过临界值,走向反面,责任全是医生的。消费者会以“不懂”为由,向医疗机构索赔。
第三,大多数机构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在不遗余力地诱导消费者过度医美,只要能够避免纠纷,怎么过度都可以,医生们在很多时候也会采取默认的态度,因为收入的因素。似乎在医美界,过度医疗是难以定义的。
如果对过度医美下定义,恐怕是费力不讨好,医美的结果经常带有主观色彩。但凡事皆有度,对其定义,我们不妨抛砖引玉:在社会公认的审美标准之下,医美治疗因为量的原因,其结果丑化了就医者的外貌,或带来了身心伤害,应该界定为过度医美,无论该医美治疗是由医患哪一方发起。
至于消费者支付的费用大大超过同行业的水平,构成的则应该是价格欺诈,而非过度医疗。
如果不是因为量的原因导致的丑化或致伤致残,则是医疗事故或医疗意外。
02
医美过度医疗的危害性
然而作为消费医疗的典型代表,医疗美容行业的过度医疗日渐远离了疾病过度医疗这片云彩,如果我们抱持着疾病过度医疗的思维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
疾病医疗的过度往往不是显性的,患者难以察觉,更无法衡量,比如多做了几次X光或核磁,多开了几种药,没人知道什么是适度的,有时挨错了刀,患者都未必明白。但是医疗美容的最大特征就是显性的结果,立竿见影是就医者的最基本诉求。医疗美容的结果不是在脸上就是在体表,不会有人给自己的肝脏做美容的。过度医美的显性化,使其危害性极大。
不管过度医美的经济损失谁来承担,其不良后果只能由患者扛着,许多不可逆转的结果要扛一辈子。例如过度削骨产生的“蛇精脸”,现在的医疗手段无法复原。大量注射玻尿酸之后的面具脸,因为残留无法降解,越攒越多,最后不可收拾。有经验的女医生也会给自己注射玻尿酸,但绝不会太多,她们知道厂家宣称的完全降解是瞎说的。但是那些美容院老板娘们凡沾上医美的,基本都会因上瘾而过度,人人顶着一张“玻尿酸脸”,因为她们不懂而轻信了产品宣传的夸大之词。有些美容院出身的老板娘对外说自己是大夫,看脸就知道了。(以上略微跑题了)
一旦客户意识到自己被过度医美,必然是纠纷,侥幸躲过的可能性不大。有的纠纷会演变成医闹,鉴于界定的模糊性,双方时常争执不休,然后自媒体传播,给医生和机构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个依靠过度医疗赚取利润的行业,注定是短命的。行业的认知偏差,却会在一段时期里,带动整个行业走向歧途,危害是深远的。而当今的中国医美,正行走在歧途之上。
03
医疗消费与医疗标准的平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李东教授,多年致力于医疗美容风险管控系统和流程标准化的研究,也产生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他试图找到医疗消费与医疗标准的平衡,可惜曲高和寡,大家都忙着挣钱,鲜有人顾及到这个层次的问题。
有良知的医生会在诊疗行为中主动关注这个问题,但是这样的医生可能无法获得眼前的经济效益,他们不被投资人或老板们看好,大家嘴上不说,实际上把你慢慢地边缘化。这就是所谓“去医生化”的思潮表现方式之一。
在某个论坛上,有个投资界的讲者公开表示:我们投资的项目对医生的依赖程度小,所以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个观点代表了一大批投资人的思路:尽可能地“去医生化”,实在不行,就“去大医生化”,让销售人员充分地放飞自我,大胆销售,然后依靠听话的小医生甚至护士,最好是美容师来完成操作。前一阶段流行了一阵子的“轻医美”,也是这种思路的变种。大家为了销售,希望无限扩大过度医美的边界。
这种思潮是将医美过度商业化的必然结果,它的危害是让整个行业步入过度医疗的误区,大量的医患纠纷使医患双方失去互信,也使行业失去社会正面评价,长此以往,行业必将走向毁灭。
04
呼唤回归价值医疗
价格战正是过度医美的产物。为了碾压同行的恶性竞争,一些机构不惜采用倾销的手段以回应,恶性循环,消费者的利益和医疗的价值都荡然无存了。
“回归医疗”的口号针对的便是销售主导型医美,但是针对普遍存在的过度医美现象,我们应该呼吁“回归价值医美”:让医生做有价值的医美,不但给消费者创造价值,也能充分体现医生医疗行为的价值,让医美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良性轨道是什么?医生不做过度医美,用最小的代价,让就医者获得恰当的效果,从而树立良好的口碑,以得到社会更多的正向评价,再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市场足够大,现有的医生资源,其实是做不过来的。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医美市场的发展,我们不难得出医美市场不断扩大的结论,因为医美是人类可及的高级需求。但是,高级需求需要用高级的手段去满足,而非是用满足低级需求的吆喝,让消费者产生迷茫,一旦大量的负面信息导致行业形象的崩塌,需求便不再高级,消费者会用满足低级需求的方式,讨回付给高级需求的代价,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泡沫破裂”,就像高价购房者在房地产崩盘后集体讨要多付的差价。当消费市场以无形的方式向行业讨回对价的时候,就是行业没落周期的开始。
我们不希望中国的医美行业,也经历这样的危机!
- End -
▌本文来源:丽格李滨,作者:李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慎重声明:诊锁界转载、编译或摘编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他媒体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文章来源,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相关文章
“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成为民营医疗主流业态,光“小”而不“美”的机构批量被淘汰。来源:林掌柜作者:林掌柜编辑:宗正封面来源:pexels近期,“历史垃...
2024-07-11 1080
人才供需间的鸿沟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发扩大,形成了康复医疗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痛点,也打击了新血液想要投身康复领域的积极性。来源:诊锁界作者:棂星封面来源...
2024-07-09 960
疫情以来,在国家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防疫拨款、支持设备更新换代之下,多地政府开始新建大型二级三级医院、知名公立三级医院也以“一院多区”大兴分院区...
2024-07-09 1003
6月17日,高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一则《注销高州一通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信息公示来源:高州市政府编辑:太白封面来源:pixaba...
2024-06-26 842
源:谈医说馆作者:蒋小富编辑:宗正封面来源:pexels2024已经过半,相比其它行业深刻体验大环境带来的“冰点”时刻外,中医行业却迎来了“小阳春”。...
2024-06-26 1044
民营医疗机构医生打造自己的IP,核心是以自己掌握的医疗专业知识来为非医疗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做增值服务,进而达到变现的目的,而不是直接通过医疗健康服务做变...
2024-06-07 1089
消费医疗浪潮已来!这5类机构将制胜未来疫情以来,无论是基本医疗到消费医疗,整个医疗行业生态渐趋内卷,尽管面临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客户的消费预期和信心下降...
2024-04-23 997
经常睡不着睡不好,可以找失眠门诊,让专业医师对症下药;孩子好动、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门诊可以精准解忧;出现伤口愈合慢、长不好等症状,伤口门诊直...
2023-07-12 117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