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成为民营医疗主流业态,光“小”而不“美”的机构批量被淘汰。来源:林掌柜作者:林掌柜编辑:宗正封面来源:pexels近期,“历史垃...
2024-07-11 1083
源:谈医说馆
作者:蒋小富
编辑:宗正
封面来源:pexels
2024已经过半,相比其它行业深刻体验大环境带来的“冰点”时刻外,中医行业却迎来了“小阳春”。
依据日本失落30年健康产业持续稳定的增长情况来看,中医行业的“小阳春”至少会持续20年以上,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和投资的。
纵观2024年整个中医领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三个方面:
1、从细分赛道切入中医领域,形成跨界融合新生态。
去年下半年的酸梅汤、药膳事件爆发后,一些企业抓住了风口,迎来了爆发。
如陆藜开了个方子从2023年9月开第一家店到10月份爆发,至今,在全国30多个省市签约400余家、落地200余家养生茶饮店,一举成为养生茶饮赛道的黑马。
全国拥有1600多家连锁医馆的榕树家,通过成立专业食研中心来切入“中医生活化”赛道,将中式茶饮、五谷食养、健康茶点等日常中医健康产品融为一体,开创中医食养新场景、新体验,于2024年5月份正式推出,快速在全国各地落地10多家。
记得去年在诊锁界一次论坛上,我表达过一个观点:中医生活化对大家来讲,是巨大的机会,但这个机会不属于传统中医人,而是属于跨界者。
我们今天来看看陆藜开了个方子和榕树家,跟传统中医人最大的不同,他们是跨界者。
更难得的是他们经过几年在中医领域的沉淀,实现了既有医馆做背书,又有跨界视野的战略落地能力。
这种集“中医馆背景+跨界融合能力”于一身的创始人和团队,是最容易抓住中医生活化细分市场风口的。
在这个场景即内容、场景即品类、场景即人群、场景即品牌的时代,传统中医馆必须重构自己,深入到目标用户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去,陪伴用户成长。
“医馆+中医生活化场景”的跨界融合,弥补了医馆的天然弱点,演变出一种新品类、新模式、新生态。
2、流量运营高手下场开医馆,流量竞争加速。
今年,本人陆续接到全国上海、长沙、北京等地医疗MCN机构的流量高手下场开医馆的信息。
以前他们为别人引流赚中间费,现在开始要往自家田灌水了,这种转变某种意义上说明:
一是“线上流量红利”正在退潮,引流成本越来越高,在服务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不够分了,自然合作分歧越来越大。
二是流量玩法信息差越来越小,传统医疗机构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团队也逐步培养起来了,逐步自己主导引流工作。加上新媒体平台对医疗领域认证、内容、引流、转化相关政策的限制,做中间买卖的医疗MCN机构逐步失去生存空间。
三是医疗MCN机构这些年跟医疗机构、医生合作过程中,耳濡目染,对医疗机构运营越来越熟,医生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到了下场自己干的时候。
流量高手们纷纷下场开医馆,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他们比大部分传统医馆有优势。
竞争越激烈,流量越稀缺, 谁具备流量驱动能力,谁就具备医生和产品的驱动能力。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流量高手运营的医馆已经在全国各地布局了,也有一些反过来收购或者入股传统医疗机构,其发展速度远超大部分传统中医馆。
3、商业模式开始主导医馆竞争和未来,竞争全面升级。
在医馆领域,谈商业模式,对大部分传统中医人来讲,是难以接受的。
但没办法,医馆业态进化到今天,传统模式已经失去生命力,新模式在探索中逐步成长起来并开始引领市场。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纵观近30年医馆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鄙视商业模式、忽视商业模式或者构建不起自己商业模式的传统医馆,基本没有可持续发展和做大的能力了。
而近两年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医馆和中医生活化门店,无一不是采取了新的商业模式,如榕树家通过加盟模式获得高速发展,问止中医通过“中医AI+城市门诊+中医爱好者培训”快速开疆拓土。
特别是中医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主流的今天,中医跟各行各行的融合在提速,从而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细分市场和机会点,如上游供应链平台、中医健康文旅、中医茶饮、中医食疗、中医培训、中医专科专病、医疗服务项目线上化电商化等等。
大家在各个新细分市场寻找机会点,通过好的商业模式进行跨界整合、攻城略地,最后形成自己的生态,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模式竞争时代,对于大部分传统中医人来讲,必须明白三个基本常识:
1、鄙视或者拒绝商业模式的,一定要在诊疗技术端构建起自己独特的能力,否则好日子彻底到头了。
2、无法构建自己商业模式的,要么重新组建团队,要么从外界获取力量,帮助自己成长。
3、围绕原点人群需求,从中医健康产品方面想办法突破,远比在诊疗服务领域死磕来的容易。
中医馆一旦升级到商业模式竞争阶段,就预示着整个行业开始升级换代,在变和不变的博弈中,一是要持续深耕、提升和掌控那些“不变的东西”;二是要全力寻找和抓住那些“因变化而释放出来的红利机会”。
2024年中医领域的三个变化,表面上看是中医市场竞争越来越内卷了,实则是整个中医产业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新的机会和红利正在大量释放出来,只是这个红利更多是为具备“跨界整合能力、流量驱动能力、商业模式构建落地能力”的人准备的。
否则,他们不会在短时间内开出上百上千家连锁门店,超过我们传统中医人30年的努力成果。
相关文章
“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成为民营医疗主流业态,光“小”而不“美”的机构批量被淘汰。来源:林掌柜作者:林掌柜编辑:宗正封面来源:pexels近期,“历史垃...
2024-07-11 1083
人才供需间的鸿沟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发扩大,形成了康复医疗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痛点,也打击了新血液想要投身康复领域的积极性。来源:诊锁界作者:棂星封面来源...
2024-07-09 967
疫情以来,在国家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防疫拨款、支持设备更新换代之下,多地政府开始新建大型二级三级医院、知名公立三级医院也以“一院多区”大兴分院区...
2024-07-09 1010
6月17日,高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一则《注销高州一通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信息公示来源:高州市政府编辑:太白封面来源:pixaba...
2024-06-26 845
源:谈医说馆作者:蒋小富编辑:宗正封面来源:pexels2024已经过半,相比其它行业深刻体验大环境带来的“冰点”时刻外,中医行业却迎来了“小阳春”。...
2024-06-26 1052
民营医疗机构医生打造自己的IP,核心是以自己掌握的医疗专业知识来为非医疗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做增值服务,进而达到变现的目的,而不是直接通过医疗健康服务做变...
2024-06-07 1092
消费医疗浪潮已来!这5类机构将制胜未来疫情以来,无论是基本医疗到消费医疗,整个医疗行业生态渐趋内卷,尽管面临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客户的消费预期和信心下降...
2024-04-23 999
经常睡不着睡不好,可以找失眠门诊,让专业医师对症下药;孩子好动、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门诊可以精准解忧;出现伤口愈合慢、长不好等症状,伤口门诊直...
2023-07-12 117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