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成为民营医疗主流业态,光“小”而不“美”的机构批量被淘汰。

来源:林掌柜
作者:林掌柜
编辑:宗正
封面来源:pexels

这个概念由经济学家米塞斯提出,说的是,“当某段历史违背了经济规律,而个体又难以扭转局面,整体趋势看似注定失败的时刻。”之所以被称为“垃圾”,是因为这段历史时间总是与倒闭、失业、战争、危机、失败、动荡、无序、失控乃至崩塌等负面关键词相生相伴。“大萧条”阴影尚未消逝,“历史垃圾时间”又来了!舆论界尤其是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学术界,似乎总是喜欢“造新词”、“玩概念”。对于绝大多数非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人而言,其实只要记住一点就够了。无论造的啥概念,都是说经济极其不好,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数十年。当医疗行业遭遇“历史垃圾时间”,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1、无论是“大萧条”还是“历史垃圾时间”,都是全局性、持续性的经济大衰退,几乎所有行业和所有人都逃不掉。2、民营医疗抛售潮和倒闭潮不可避免,非临床专业的从业者将批量失业。不少人尤其是非临床专业的运营高管因失业而创业,最后输得更惨。越来越多的失业医疗人转行卖保险。医疗服务投资急剧萎缩,且资金大多集中在全国TOP20中的一二线城市。3、国资凶猛。大中型医院多被国资背景乃至央企的大资本、大集团纳入囊中。即便部分大医院被民营上市公司或医疗集团抢先并购,最终要么吐出来还给国资,要么连自己都被国资收购。“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成为民营医疗主流业态,光“小”而不“美”的机构批量被淘汰。4、医疗人才出现大规模双向流动。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等医保型专科医生和运营管理人才部分回流或跳槽公立医院体系和国资医疗集团,寻求安全庇护或过渡调整。市场化的消费医疗专科人才中,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医生则趋向于一只脚踏出体制,不少医生名为“多点执业”,实为“兼职合伙”。衰退阶段,谁都缺钱。5、作为非基本、非必需的医美,整体市场惨淡。需重复消费犹如吞金神兽的轻医美,服务需求紧缩,替代产品需求旺盛,好比廉价化妆品尤其是口红成了上一轮“大萧条”时期爱美女性“最后的倔强”。一次性消费的美容外科反而相对好过,尤其是失业的中产阶层,好看的皮囊即便千篇一律,也有利于找工作,无论男女。抢饭碗的时代,灵魂再有趣也得靠边站,何况原本就是万里挑一。6、妇产尤其是产科愈加惨淡。经济乃至生存压力下,人们更不敢生了,这在上一轮“大萧条”时期避孕用品畅销可作佐证。7、口腔中假牙补牙等基本需求影响相对要小得多,高价的种植牙、隐形矫正则大受影响。8、眼科中致盲眼病、儿童眼视光需求影响相对要小,尤其是公立医院医生合伙型“小而美”眼视光机构有望成为“猪坚强”,而高价屈光手术、高端晶体植入手术量将断崖式下跌。
9、具备低价优势的中医迎来“扬眉吐气”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尤其是在群众基础层面重新得到广泛普及和认可。10、失眠、抑郁、焦虑、自闭症和肠胃病等专病需求逆势增长,需求目标客户不仅有成人群体,更有少年儿童。11、高端医疗不高端,时势比人强,活着比面子重要,全面放低身段,努力向医保靠拢,面向更为广泛的中产阶层提供服务。12、线上获客和卖货能力将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及其从业者生存的基础技能,核心都是为了降本增效,贴补机构收入乃至个人家用。13、轻资产和现金流将成为民营医疗创业者普遍共识。对于天然具备轻资产属性的医生创业者而言,成立医生集团是轻资产创业标配,创办“小而美”机构是轻资产创业高配,组成“小而美”连锁医疗集团则是轻资产创业顶配。14、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医院管制政策将更大范围、更大尺度地放开,不单单是指部分风险较低的常见病多发病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和医保放开。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医院不再只是主要面向三甲医院、公立医院以及互联网平台巨头敞开,而是进一步向民营医疗开放。15、长期严格管制的辅助生殖牌照继续加大向社会资本放开力度,尤其是IUI、IVF-ET、ICSI等常规成熟辅助生殖技术将率先开放。甚至在海南博鳌等特定区域,政策开放尺度还会更大,不仅AID、PGS、PGD等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放开,连性别筛选都可能在严格限定条件下得以“先行先试”。16、价廉便利的医疗护理上门服务和线上问诊大行其道,不仅政策管制松绑,而且迫于生活压力,医生和护士的积极性也被充分激发。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疗,都常规开设夜门诊。17、科室共建乃至隐秘型科室承包合作模式又开始盛行,公立医院和国资医院合作科室以消费医疗为主,民营医疗合作科室范围则更广。18、对于医疗人个体而言,学习充电乃至回炉深造都将成为积极型防御策略,学医的考硕考博,不学医的也用各种方式提升自己,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和创业惟艰、运营破局等主题相关图书销量剧增。19、退休医生“退而不休”成常态,不少转型投资、管理、律师、营销、科研的医生们又回归临床,填报医学相关专业志愿的高考生显著增多,“一技在手,吃饭不愁”成为社会主流择业观。20、低成本试错和边缘微创新涌动,成为部分民营医疗和创新企业熬过艰难时期的擎天柱,甚至有望成为趁势崛起的超级独角兽。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