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历史的循环,100年医生之路

100年前的医生:开业、品牌、形象、收入。

……

 历史有时候就是一个轮回。

自由执业写入健康中国2030年,私人诊所彻底开放,取消在职医生办诊所限制。

vou1pu.jpg



100年前的医生,开业诊所,体面考究


100年前中国医生基本都是自己有开业的诊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给予医生的都是属于自由职业者,医生同时可以应聘于多家医院,还可以自己开诊所,同时还会有出诊。医生非常体面而且收入相当高。

 

赵珩先生口述的当时北大仅有的几个有汽车的人,除了蒋梦麟、胡适,还有一个就是兼职当过北大校医的郑河先先生。而且出诊看病普儿大,煮好咖啡备好西点恭候郑医生。那时候的梅兰芳梅大爷也经常找郑医生看病。

医生标准的形象就是考究的西装,极为得体的领带,配有助手或没有,一个大皮包。生活品质也极具考究。

 

医生给人的形象无不是,「专业,信任,修为,可能生活还会很考究」

 


直到有一天,

医生之路,小有波澜,一定程度丧失了医生形象

 

信任的崩溃:医生准入标准或医疗体系的错杂,欺骗变得有可乘之机

 

上世纪50-60年代,为了解决所有人的医疗问题,医疗逐渐为每个地方的需求为导向,也失去了一些原有的成长体系。

 

不再以统一的准入制,而是以局部需求为导向,比如某个乡镇需要一个医生,那么从中会安排一个去做一个短期的培训以作为医生。而更大一些的县城,可能选择的余地会多一些,就选择有一些相应文化程度的去学习中专,在大城市的医院则可能接受相对规范的医学教育。

 

所以速成、与实用主义解决了当时很多的问题。也被当时联合国倍受推崇的方式。直到今天,这种状况仍然持续的影响着我们的医疗结构。

 

同时,在中国会有中医、还会有其他一些民族医学并存。这就会导致很多的治疗措施或方式,可以千差万别。

 

以上这些直接的后果,就是面对甚至一个很普通疾病的处理,不同的医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学体系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处理。不仅是医生内部会有相互掐架,患者在某种程度上会有一些无所适从。

 

而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瓦解的时候,医疗人员的组成结构并没有根本的变化。

这也是在在90年代一些非正规经营的XX系能够迅速蹿起的机会。当然,也是因为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医疗体系的信用严重下滑。

 

所以在一个缺乏医生职业背书的大环境下,唯一能够为大家背书的是大医院。

 

医生群体给人的形象逐渐会变得有一些专业不一,没有考究。也随之而信任一定程度的缺失。



 

缺失医生形象,仅有大医院背书的危险性

 

医疗本身就在一个信息极其不对称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极其带有生命或健康攸关的一个过程。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生命健康攸关= 极度的不安全感。

之所以产生的各种医疗矛盾(包括患者对医生的不理解、或医生的痛苦)或多或少会来源于这个极度的不安全感。

 

在只有大医院这个可信任维度,就会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会到大医院看感冒、拉肚子,其实大家并不知道感冒或拉肚子是一个什么情况,以及医生的处理是否能够到位。因为,唯一能够背书的就是大医院。

 

但是大医院背书的弊端也凸显出来,大医院是一个机构也是有时候类似黑匣子,大家并不知道里面自己的病在里面如何运作,他不是一个个体,鲜有具备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感与互动。

而且这种很高的唯一性的背书,往往期望值会非常高。所以一旦造成期望崩坍,这种灾难式的事件是很难避免的。

 

这也是为什么杀医或医患矛盾频频加码的部分原因吧。

 


 

比如,榆林案件? 产妇或家属对于这家医院或者医生更加了解,家属对于孕育生产知识更加了解,医院或医生有更多的医学或医疗信息的传递与对接。可能就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同样,哈医大杀医、温州杀医、广州杀医案,起源于对于医生、医学的不了解,或者缺乏基本的信任。

很多疾病或症状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不是医生的错。

很多疾病由于医学的局限是诊治不清楚的或诊治错误,这种比例甚至有达3成,但仍然不是医生的错。

这些理解的前提是,了解医学、了解医生,患者和医生之间有基本的信任。

 

然而,所有的信任或品牌都压在大医院三个字上,是非常危险的。

 

 

100年后,信任与考究,重塑医生形象


100年后,在衣食住行上都有更多选择与机会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甘再把生命或身体交给一个「黑匣子」,人们越来越觉得那样实在是太可怕,不安全。

我们作为医生,也会觉得不安全,所面对的实质也是无数只「黑匣子」。无论从时间、精力、理解沟通的把握,以及对方的反馈都无从知晓,太可怕了。

 

这种需求的多元化,对于开业的开放态度、注定有新的变化,注定为看病是一件更加透明、更加信任、更加友好、更有温暖的事情。

 

 

医疗是一个高度依赖信任度的事情,其对于医生品牌的需求非常的高

 

信任的长期纽带最后就化作为品牌的建立和识别。

 

在这里,这种医学认知观念或医学的常识,只有通过诊疗外的科普,或沟通才会理解,消除误解,赢得信任。

 

而且,医疗无论何时都会有医生诊治出现差次的时候。这个是目前来说无法避免的。但是在信任基础上,能够尽快的纠正,也能很快的去获得理解。

比如,赵珩先生口述说郑河先先生老会出现误诊,比如人家小孩是盲肠炎,他诊为消化不良。但是尽管如此,找他的人仍非常之多。

 

物理空间的移动  势必带来品牌移动的需求和趋势

 

显然如抽吸般大医院的方式越来越无法让这个社会的医疗正当的运转。必然需要向基层医疗、私营医疗、专科医疗等分流。无论现在的哪一种政策都指向这种趋势。

 

政策和资本的驱动下,物理空间、或人员的流动都是可以实现的。比如杭州的丁香诊所、medical mall,以及新近的企鹅医生等的出现,持续的刺激大众的感官与体验,大众会从感受中传播口碑,这是一种典型而传统的传播方式,屡试不爽,但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积累。



 

另外一种就是从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覆盖去传播,而这一种逐渐会成为以后医生品牌的主流,和医疗专业相促进的主要途径。

 

 

医生个体品牌形象100年破茧 大医院或资本背书弱化

 

医院背书或有资本短期庇护,让目前来说医生能够在没有品牌的前提下能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个是最主要的金钟罩,是不需要医生品牌最大的一个保护伞。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两个保护伞的真实面目。

 

资本最终的目的是需要赢得利润以及持续发展,在短期内可以将新型门诊、诊所等机构的医疗人员庇护起来。但是从3-5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需要不仅能够解决医疗问题,而且有能力凝聚一批忠实患者群体的医生,实现资本或门诊、诊所生存或发展需求。

 

而医院尤其是超大型医院,正是有庇护形成较长时间的医生个体对于大型医院的依赖,而如同过去很多年大家对于国有企业的依赖如出一辙。在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持续都存在大医院对个人医生的庇护作用,


但是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竞争力的私有医疗机构对于人才更有吸引力,如果私有医疗机构的发展对于有品牌、有更高素质的医生有吸引力,那么患者群体会随之驱动。只要私营医疗如私人诊所、专科诊所、私利医院等能够正常的发展,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同。大型医疗机构的对于患者、尤其是中高端患者的吸附力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削弱,那么对于医生的庇护作用将随之有弱化或分解。在大型医疗机构的收益不会成为医生唯一且独具竞争力的地方。




而无论从政策,还是必然的需求,几乎这一步不得不走。

 

而在大医院背书或资本背书弱化的情况下,医生个体会带有较强的迫切性寻求更好的庇护,或寻求更好的薪酬。而此时机构或者市场也会对于医生作出选择,而有一定品牌积累,或者擅长于建立品牌形象的医生将更会受到青睐,这种青睐来源于患者,也来源于医疗机构。

 

而真正建立有医生品牌形象的医生,将真正重塑100年前医生的专业、信任、体面,还带有点生活的考究。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有老下有小”,不代表《诊锁界观点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