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曜影医疗史浩颖医生的创业简史

史浩颖仿佛是天生就带有某种使命的人,上天赐予她不同于常人的才华、品格与幸运,仿佛就是要她去完成这个使命。

WechatIMG333.jpeg

史浩颖是一个让人几乎看不到缺点的人。

毕业于名校,学出于名师,就职于顶级机构;勤奋与天资并重,才华与品德双修,她仿佛是命运的幸运儿;

面如春风般柔和,语如深溪般清澈,她眼神明亮待人诚恳,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且视角完整。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光芒,和煦而不刺眼,柔软又笃定强韧,让人感觉她的坚持可迂回但不可摧毁。

她仿佛是天生就带有某种使命的人,上天赐予她不同于常人的才华、品格与幸运,仿佛就是要她去完成这个使命。

就如她自己所说:“我没有什么规划,顺其自然的就走向创业了。”

正文:

午后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进房间,整个大厅里通透明亮,淡淡的咖啡香在阳光里轻轻的拂动,两个西方面孔的顾客笑意盈盈的再三说着“thank you”。

这是曜影医疗的第一家诊所,坐落在上海商城,成立于2016年3月,创始人兼CEO是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心脏科博士后、心脏内科和心力衰竭专家史浩颖。

“我们今年会再开二家出来,现在已经在筹备了,要让这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能触及到更多中国人。”史浩颖告诉投中网记者,淡淡的语气中带着喜悦。

从2006年想把高质量医疗服务带给国内的患者,到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拓荒式的开辟心衰门诊、五年如一日用业余时间做病人教育与关怀;再到后来在百汇医疗的近三年的坚持。十多年过去,史浩颖理想的船帆终于得以全面启动,从此像解了套的黑马飞速狂奔。

不惧挑战 渴求进步

1995年,数学常常满分的理科学霸史浩颖如愿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研究生时,史浩颖在众多科室里选择了心内科。据了解,心内科的疾病集中在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病,严重的就是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这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医生医术与判断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一向理性的史浩颖在做出选择之前做过完整的考虑。

“第一,女生从事外科体力上跟男生没法比;第二,感觉心脏科效率很高、进展很多,不少的心脏疾病能够被治愈。像肿瘤等有些疾病有时候医生只能无奈,但心脏科不同,如果救活一个人,他可能会继续活几十年;如果救不活,可能就是永远的遗憾。所以当时觉得心脏科很有挑战,医生的作用非常大。”

本科毕业后,史浩颖工作了两年,后在复旦大学硕博连读,师从著名心血管病领域的泰斗式人物——陈灏珠院士。复旦的硕博连读的体系(5年)培养的是临床型的博士,临床的基本功培养非常的扎实,内科的轮转,当年的住院医生到住院总值班,目标是培养具备科研思路的临床医生,从门诊到急诊,堪称是魔鬼训练营的培训体系练就了史浩颖扎实的临床基础。

读研期间,史浩颖常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备受国内外同行瞩目。同时她的文章也被美国的心脏病会议选中,去大会汇报演讲,而10余年前国内被邀的青年医生很少。

博士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史浩颖被邀请到埃默里大学进行一年的交流研究,正是这次工作的见闻,深深影响了史浩颖的行医理念,成为指引她此后职业生涯的一股不懈的力量。

发现差距 梦想扎根

在美国工作的一年中,最让史浩颖震撼的画面是一个病人的心脏超声图像。

“他走着进来还和医生谈笑,状态好到根本不像心脏病人。但看到他的心脏超声图时,我吓了一大跳。因为他的心脏是不太动的,收缩非常弱,射血分数在15%左右,属于高危,正常人射血分数大于50%。”史浩颖至今记忆犹新。

在国内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病人可能会被医生直接判死刑,然后一天到晚气急、乏力,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同样的病人,一个谈笑风生,另一个却生不如死。这种天壤之别让年轻的史浩颖陷入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处理的这么好,究竟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

史浩颖发现,美国病人所享受的诊断和治疗服务非常好。尤其是护士对病人的教育,包括饮食教育,怎么识别症状,如果发现问题该怎么做等做的很好。

此外,医生也会对病人定期随访,医生非常了解病人,有利于药物剂量的调整。病人遇见问题时也能打电话咨询到医生,所以整个疾病管理非常有效。

“在硬件和技术上,我不认为国内和国外有什么差距。但在病人的关怀、管理、理念等软实力方面,差距非常非常大。”史浩颖说。“不管什么样的技术,最终是要用在人的身上,而人是一个整体。要帮病人解决一个问题不仅仅是技术上放一个支架或起搏器就够了,而要了解病人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合而又个体化的治疗,也要关注他生活和精神上的诉求。”

十多年前的中国没有多少医疗机构可以做到那么好的病人服务,所以从那时起,将这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带给更多国内患者,让更多国人也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这件事成为一颗种子深扎在史浩颖的内心。

回国拓荒 五年坚持

2008年史浩颖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心衰门诊。在当时心内科主任的支持下,门诊顺利开设,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病人不了解这个门诊所以门可罗雀。

工作初期,史浩颖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寻找病人,二是协调各部门配合做病人教育和关怀。

第一件事对她来说不难,病人了解到心衰门诊并体验到其高质量的服务后赞不绝口,纷纷口口相传,心衰门诊科室外很快排起了长队。

第二件事对史浩颖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才能坚持。

“美国的病人教育关怀是一个由护士和医生共同组成的完整系统在操作,但我们没有系统支持,要靠自己用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做。”

此外,史浩颖还要去找合作伙伴,比如护士长和其他医生,找他们一起来用业余时间做病人教育和随访,没有任何经济上回报。

这样一件缺乏系统支持难以持续的事情,史浩颖坚持了五年。

“我们一个下午看三十个病人,从量血压到听诊配药,都是自己做,然后还要做很多病人随访。”至今谈起,史浩颖仍有掩饰不住的疲惫,她之所以能坚持5年,除了自我驱动力,还有一个是病人的反馈。

“门诊是下午一点半开始,但病人早晨四五点就排队挂号,很多老人家坐在外面排队等,都希望能够早点看。我觉得他们其实非常需要好的照顾,我就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史浩颖牵头的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衰科在国内属于最早实践心衰管理的中心之一。此后她比较了有病人教育和没有教育的两组病人的情况,事实说明病人教育对病人的康复十分有效。

五年的坚持,让史浩颖倡导的病人教育系统越来越成熟。但心衰门诊压力特别大,心衰病人的死亡率是心脏科最高的,医生稍微疏忽一下可能就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是一个很多人不敢去碰也不愿意去碰的烫手山芋,尤其是在没有任何经济回报又没有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史浩颖做的非常累。但回忆起那五年岁月,她仍然充满了感激。

“医学是经验科学,作为医生,总希望自己的专业越来越好,这个学习不光来自于教科书,更来自每一个病例,因为每个病例都不一样。如果认真看病人,你看的病人越多,收获也越大。”

在这五年里,史浩颖继续关注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期间多次邀请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医生交流。“当时我们办了个一千人心衰医生的会,邀请了很多国外知名专家,希望了解到国外最好的经验,发现其与国内之间的差距,并不断的提升国内心衰整个治疗的理念弥补差距。那段时间我是在心衰上花了很多精力。”

辗转前行 不甘人后

2013年,史浩颖告别体制内医院,进入百汇医疗。

之后史浩颖仍然坚持病人的教育和随访服务。刚到百汇时,史浩颖按照约定每周工作20个小时,但由于其对病人的服务非常受欢迎,病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很快史浩颖又忙的像个陀螺。

但是这种病人满意、单位也满意的工作,让史浩颖越来越对自己不满意。

“我不是一个愿意跟在别人后面走的人。”史浩颖说,“好的医疗服务一是医生的好技术,二是好服务,缺一不可,但医学是不断进步的,医生也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技术的进步更加需要团队的合作。”

与此同时,史浩颖坚持的病人教育随访依然没有系统的支持。另外,这里的客户90%是外国人,史浩颖希望更多中国人也能享受到高价值的医疗服务的心情更加迫切。

“其实我最早的想法是,中国人应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很多人觉得这种服务不可触及,甚至要到国外去,但我很想让这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中国可触及。所以虽然当时收入很高,压力也不大,但是还想做更多的事情。”

此外,从业多年来,史浩颖一直希望在疾病管理上做的更好。“我们的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可以做的更好,包括病人随访我一直都想做的更好。所以当时就想自己来实践把慢病管理用在一个高质量的诊所里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将自己坚持的事情做到更好,史浩颖顺其自然的走向了创业。

水到渠成 理性创业

从2015年底有了创业的想法到2016年3月曜影医疗正式向外开放,史浩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里,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考察市场空间。

“我认为高端医疗服务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因为相关保险市场增长很快。以前的高端医疗险很贵,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做。现在越来越下沉,覆盖的用户越来越多,很多公司都为自己的高管买,所以商业医疗保险这个行业非常活跃。国家最近也密集发布政策来推进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

“其次,为什么人要买医疗保险,因为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需求。不见得人人都需要到海外去看病,所以国内这一块的需求是在增长的。”

曜影医疗和几乎所有大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都有签约合作。保险的客户在曜影看病后只需签字不用付钱,之后曜影把帐单寄给保险公司并收到其付款。

在运行模式上,曜影选择的是全科加专科的模式。史浩颖这么多年丰富的经历,看到英国、美国,包括上海外资的系统都是全科加专科的发展趋势,很多病人也觉得这个模式比较高效。

“全科是很重要的一个体系,很多问题包括平时的保健预防等全科医生都能解决。如果需要专科医生,全科医生会在做出基本判断后再交给专科医生,很高效。”但目前在国内优秀的全科医生比较缺。

曜影对医生采取合伙制,“我们愿意跟优秀的医生合作,因为我一个人能做的事有限,希望曜影有很好的平台机制让更多优秀的认同这个理念的医生加入,去做一件大家都认为值得去实现的事情。”

在合伙人的要求上,史浩颖有明确的标准:首先要认可他,其次他的专业是曜影需要的,第三他要愿意。

英国人弗兰克是一个很优秀的全科医生,也是史浩颖的重要合伙人之一,他在上海工作了七八年,在英国工作十八年且有自己的诊所。史浩颖与他共事的时候经常互相推荐病人或者共同照顾一个病人,对彼此的医术和理念都建立了信任。史浩颖认为弗兰克是在中国为数不多的有实际海外和中国全科执业经验的医生,并将在曜影建立起国际标准的全科医疗体系。此外,弗兰克比较看好曜影的模式,也觉得高质量医疗服务行业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一拍即合。其他合伙人也是类似情况,大家彼此了解信任,志同道合。

“合伙人的个性也很重要,要有愿意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性格,而不是墨守成规满于现状,还一定要有创业精神。”史浩颖说,“我们专注于诊所营运管理的合伙人吴刚月做过十多年管理,管理过近亿收入规模的门诊部,对诊所运营非常有经验,同时对自己要求也很高,要求自己不断进步,这个非常重要。”

目前曜影有五个主要合伙人共同出资,加上天使投资人的投资,曜影共有5000万启动资金。

不缺资金的史浩颖,现在却几乎每周都收到有关投资的邮件或微信,大部分是医生同行或者来看过病的客户自己提议想入股。

“我们受到医生同行或者客户的认可,并要求入资,我们还是挺受鼓舞的。不过我们目前的投资基本只开放给我们的合伙人医生和我们的内部同事。我们前期准备的资金还是比较充分,但也有计划在合适的时候引进对商业医疗保险体系下的高端医疗服务有远景的机构投资人。”

成立一年来,曜影医疗的团队架构日趋完善,从创始人身兼数职到现在各部门各司其职,内部整个流程的管理已经非常成熟。对病人的教育和随访服务都有系统化的分工,效率非常高效,一般预约的病人从开始就诊到结束一般只需半小时。

尽管一年来没做过广告,只靠病人的口碑宣传,曜影的数据依然让其团队越来越自信。“我们的客户的数量一直在增长,客户的口碑也一直在提升;这让我们越来越有信心。甚至有病人说,他到过我们这里之后就再不会去其他机构,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关于竞争,史浩颖表示并不担心。“这个行业对人的要求很高,国内真正懂这个行业的人很少。海外直接过来的又不够了解国内现状。我们的团队是行业内非常优秀的,有的在国外工作多年;有的在三甲医院工作过很多年;也有的在中国外资私立医院里工作了很久。我们这些人都是希望做行业的开拓者,而不是跟随者。”

据史浩颖介绍,曜影医疗目标是做全国连锁的诊所。目前正筹备在上海再建两家,在这三家诊所运行比较平稳的基础上,再在其他的城市(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发展。

“当初我们给我们的医疗服务品牌起名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几个关键词。生命、温暖、希望。曜影的含义是初升的太阳,意味着生命、温暖、希望。曜影会坚持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机构,并使价格越来越合理化,希望让更多愿意为高质量医疗服务买单的人能够触及到。因为我们最初的愿景是做最温暖的医疗,希望更多中国人通过我们这样的机构可以享受到温暖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是史浩颖的初衷,念念不忘十多年,而今的她不再孤独,越来越多和她有同样理念且优秀的人在加入曜影,要和她一起,做高质量的最温暖的医疗。

转自:投中网,不代表《诊锁界观点

诊锁界

中国新型诊所咨询媒体

诊所顾问微信:chainclinic

WechatIMG273.jpeg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