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我国康复治疗师分类相当不明确,甚至被笼统地纳入了技师行列。实际上,康复治疗师并不是一个机械的执行者,而是要每天与病人面对面,实际进行非药物治疗的人,不应该没有详细而准确的职业细分。
现在,康复治疗师已经被录入新版国家职业大典,完善康复治疗人员的职业分类。并且在职业教育分类中将其与护理和医学技术并列为二级医疗大类,提高了康复医学的地位。
康复治疗师的职业从属得到了确认,更利于形成职业认同感,提升社会地位,减少人才流失,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从事康复事业的发展。亦有助于康复治疗专业向纵深方向发展,让康复治疗师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白岩松先生曾这样陈述:“我认为未来的康复,不仅仅是体力,也包括智力、也包括技术的结合。未来的康复一定是一个新的平台,但是需求是巨大的“。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快速上涨至2.64亿的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体,都是康复医学的潜在用户。除此之外,这2.64亿的中老年人群体中,还有着1.9亿的65以上老龄人或高龄老人。这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机能退化,各种慢性疾病与面临的功能障碍问题必然增多。这就对康复治疗有了现实的消费需求。
除了老年人群体的增长,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对残疾人的标准定义,残疾人群体也成了康复行业的潜在增长点之一。而截至2020年,中国残疾人总数已达到约8500万人。
此外,在熬夜、加班等社会性问题影响下,中国大量人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原卫计委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慢性病群体(我国居民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规模约3亿。
因此,以数据综合来看,2.64亿的中老年人群体、8500万的残疾人群体和3亿的慢性病群体,都决定了康复需求的急速增长是实际趋势。
由此可见,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的潜力巨大。根据毕马威分析,以 2014-2018 年 20.9%的年复合增长率估计,康复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 2021 年达到了 1032 亿元,其后结合群众康复意识增强,将以更高的速度继续增长,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207亿元,千亿市场亟待挖掘。
康复治疗的天时地利均已悄然而至,国家全力在制度层面解决“缺人才”的问题,康复行业“人和”的到来已经仅仅是时间问题。待万事俱备,康复行业的东风徐来,中国的康复机构、康复医院,在未来一定会获得爆发式发展。
/ END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