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未来五年,社会办医该何去何从?



从长远来看,这次疫情将加剧社会办医行业的洗牌。在“十四五”期间,社会办医将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崔笑天

编辑:勾陈





“在‘十四五’期间,社会办医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未来五年,我们鼓励社会办医机构走连锁化、集团化的道路。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会长赵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8月21日,2020年中国社会办医峰会在南京举办,主题为“十四五”社会办医生态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在峰会的主旨论坛上,北大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分析了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医疗服务的市场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健康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秋霖则指出社会办医发展实践中与政策存在错配;而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则提出了后疫情时代,社会办医走上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之路的具体方法。



1

疫情“黑天鹅”


2020年对社会办医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年头。本就“小散弱”的民营医院撞上了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


在疫情期间,医院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当时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2.5亿人次(不含湖北省、诊所村卫生室数据),同比下降38.2%,环比下降45.7%。


门诊量下降,医院所负担的成本却不降反升,人力成本、房租与防疫物资采购费用“三座大山”让医院倍感压力。公立医院不同,社会办医往往缺乏财政补贴,负债率比较高,刚刚保持在盈亏平衡状态,因此存在现金流断掉的风险。


赵淳认为,在疫情期间,社会办医院普遍存在经营压力,只有一部分成长的比较茁壮,情况相对好一些。“目前来看,资金链充沛并且一直不遗余力打造医疗品质的医院体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各地方政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大型公立医院建设项目频频启动。比如:


1月19日,深圳宣布今年计划再新增三甲医院2家以上、新增床位8000张。


3月9日,江苏苏州提出,将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医院,三级医院增长50%,三甲医院新增10家。


5月,天津静海区血液病医院(团泊院区)、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山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分院等医院纷纷破土动工,规划床位基本在千张以上,1-2年后可交付使用。


此外,江苏扬州公布9项重点医疗项目,总投资达50多亿;安徽阜阳15个医疗项目土建工程挂网招标,投资近30亿。


各地纷纷兴建公立医院,投资动辄数十亿,意味着当地的医疗资源或转为过剩,如果医院数量与规模无法与本地人口、医疗需求相配套,将形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社会办医本不多的成长空间将被挤占。


对此,周生来表示,“社会办医要改变自己的策略,我个人建议社会办医不要走增量发展,要走存量提升,特别是不要建上千张床位的医院。医疗健康行业不要乱投资。


赵淳则认为,在未来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办医的基调不会变。这次疫情对社会办医是一次警醒,“一定要有相对稳定的患者群,靠口碑、医疗技术、医疗品质等方面的共同积累,最终创造患者自主粘性。这样在面临公共卫生重大事件时,才具有抗压能力。”


从长远来看,这次疫情将加剧社会办医行业的洗牌。在“十四五”期间,社会办医将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目前,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到2.2万家,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数量,床位数也占到总量的1/4,但服务量不足20%。“现在是数量型,但未来必须成为质量型,市场将淘汰一批后进的医院。”赵淳说。



2

要读懂国家政策


下一个五年,社会办医如何实现数量到质量的飞跃?顺应政策,找准方向很重要。关于这一点,社会办医过去有点“跑偏”。


2009年至今,国家关于社会办医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社会办医的地位也从原来的“补充作用”变为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秋霖指出,当前国家对于社会办医的政策定位有三个:增加供给、推动改革与促进经济。不过,现在对社会办医而言,国家的政策意图与市场实践之间,存在偏差。


但现在来看,首先,国家期待社会力量办医,实际却以社会资本办医为主,“要带来增值才叫资本,就是赚钱的,国家的意图是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比如医生集团等,但实际上我们发现真正有动力的可能主要是社会资本,所以这就出现了偏差。”陈秋霖说。


其次国家期待社会办医来丰富整个市场的医疗服务供给,但实际上,现在的民营医院都在抢基本医疗这个蛋糕,真正做高端的、有价值的、满足老百姓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业务并不多。


再次国家期待通过民营医疗机构的高效管理来倒逼公立医院管理改革,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民营医院院长都是公立医院挖来的,国内还没有形成医疗管理的人才市场,也没有形成倒逼公立医院改革的形态


最后,国家期待通过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但实际上竞争的效果并不明显,竞争也没有真正形成,民营医院力量还是有限的。


“所以,当前社会办医最重要的战略调整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实现改革的目标?改革就三个目标,第一增加供给,第二推动改革,第三促进经济,在这几个维度上,社会办医需要正确站位,如果不能实现,那早晚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调整。”陈秋霖说。


同时,陈秋霖亦指出,社会办医亟需品牌重塑。“中国民营医院需要新的品牌标签,说到公立医院,我们能想到协和、湘雅、华西……民营医院你能告诉我是哪块牌子吗?我呼吁真正发展社会力量办医,一个是医生组织要发挥作用,第二个是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做好办医。”



3

从健康管理到疾病管理


一旦找准方向,顺应政策,社会办医将面临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


医疗服务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刘国恩列举了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大概创造了近100万亿的产值。“其中57.8%,也就是57.8万亿是通过居民的最终消费完成的产值创造,31.2%是通过投资性的需求来实现的价值,也叫做资本形成,还有11%是净出口。“这是今天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幅图画。大头在哪?就在最终消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近讨论启动中国的内循环,最终消费是非常重要的。”


“而最终消费里面两个重要的火车头,一个是住房,一个就是医疗卫生服务。”刘国恩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2015-2019年期间烟酒、穿衣方面的消费下降,居住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不断上升。


如何切入这块大蛋糕?周生来为社会办医指出了一条创新性发展的道路。


周生来表示,社会办医要走上这条道路要聚焦三大策略: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其中,服务模式创新是最容易的,也是社会办医要首先发力的。“我们要看看什么是公立医院最擅长做的,什么是他不擅长做的。公立医院是一流的技术,二流的服务,三流的管理,而且改不了。公立医院的好坏取决于院长的好坏,所以是不可持续发展,因为它的体制不能保证永远出好院长。”


所以,服务模式创新是中国大型公立医院的软肋。进入慢病时代,医院不仅要治病,更要开展院后持续化的疾病管理,和院前超前化的健康管理,这种横向一体化才是社会办医竞争的主要商业模式


“过去公立医院的竞争就是沿着产业链向最高端走,没有想到企业竞争的4大优势,除了成本、产品、品牌以外还有一个渠道,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恰恰是渠道的经营优势模式。院后疾病管理服务是培育忠实顾客的手段方法,院前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发现目标客户群,锁定目标客户群的手段和方法。”周生来说。


在这个过程中,院长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在医院内成立院后疾病管理中心、院前健康管理中心,并培养一批既会治病又会防病的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医师。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崔笑天

//编辑:勾陈(Minoz99)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活动前瞻▼

第三届中国诊博会将于9月24日-25日盛大开幕,作为诊所领域首创的年度盛会,中国诊博会遵循「创新」、「分享」、「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通过丰富的经管学术论坛、多场落地实操讲座以及诊所产业配套服务的集中展示,以赋能诊所为核心,搭建诊所与产业、诊所与诊所、产业与产业间的合作共赢平台。

- 推荐阅读 -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第三届中国诊博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