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开诊所二十年后,他总结出了6大结论!



王邦旺行医二十多年,从一间小诊室开始起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开门诊经验。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深知这一行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在众多的同行之中脱颖而出。

来源:《我开门诊20年》
作者:王邦旺
编辑:勾陈





我是一个乡下出生的孩子,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在大伯父的力挺帮助下,母亲当起了小贩维持生计。艰辛的日子始终令人不堪回首,当时艰难的生活没有让我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也没有时间让我去多想,唯一能做的只有走出这一条小路到有公车的大路。

1982年,我终于开始了半工半读的中医学习旅程,白天推销电器、文具等小商品赚取生活费,晚上从七点到十点半去上中医专业课,这样熬了五年,在懵懵懂懂又似乎如梦初醒的情况下毕了业。

80年代末,我26岁,与夫人在百般困难的情况下筹集了五千块,与一同学合伙开办了中医诊所租了半间只有九尺宽的破烂店面,租金每个月600块,一万块的本钱用来支付店面押金和非常简单的装修,加上购买两张治疗床和少许的中成药,仅仅剩下数百元。

那个时候中医师的创业可以说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赌博,国家卫生部对中医行业一律采取不管不问的政策中医事业没有身份定位,因此找中医师看病的患者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低收入人士,由于诊治收费低廉,市场很小,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中药店坐堂是许多中医师的应诊方式,租半间店铺开诊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专业的中医诊所了。当时的一般诊疗收费项目包含药物、针灸或推拿,全部下来仅仅只收到8~10元。如果是新入行的医师,一日只看诊三五个患者,收入是十分微薄的。


1

专攻骨科


低廉的诊费、惨淡的经营,业者可谓一贫如洗,跌打伤科是当时唯一尚有生机的学科,任何医师只要肯出力气做推拿治疗,不管手法如何,总会吸引一些患者来做尝试性的治疗,问题是患者回头率有多少?这才是诊所能不能生存的关键因素。


民间深信中医治疗伤科疾患强于西医,因为西医处理软组织损伤的主要思路是让其自我修复,方法不多,而中医的一些治疗手段、外在干预总能让一些伤痛加速康复


但是早期治疗跌打损伤的师傅多数是武术教头出身或秉承家传,这种专业层次和文化水平上的限制,造就了师傅们对骨伤科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了解也不深入,所以能处理的病种也十分有限,以至于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却不能使自己成长、壮大。


1986年开诊时,我就确立了以筋骨治疗为专攻方向,直接取名“XX中医续断理疗所”。


当时有许多同行都说诊治范围太窄,市场群体不大,有自我捆缚的风险。但我的考量是中医骨伤科包含的病种有骨折、脱臼、运动损伤、痛证、痹症等,想要对每一种疾病都能有深入的了解,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学习、摸索,如果真能治好以上疾病,患者就应该有很多了。



2

和老中医抢市场,我的优势是年轻力壮


我当时是当地最年轻的创业中医师,医龄又浅,若想要与满头银发的中医内科大夫抢市场谈何容易。


但是我认为,我的优势就是年轻力壮,这也是从事中医骨伤科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当时创业的重点全放在了中医骨伤科,进军老将们无法胜任的学科,从市场需求较高又薄弱的骨伤专科做起。


当时适逢我刚从厦门大学进修中医骨伤科结束,带回了实习医院漳州中医院治疗骨科疾患的许多方法,我在能把门诊应用的物理治疗概念嫁接进去,这在当时的中医界应该是一项创新。


因为医疗器械在当时相当匮乏,所以用的器材都相当原始,包括牵引车都是我凭记忆找人制作的。虽然是用手的转动来牵拉身体腰胸段,再凭经验看绳子牵拉的强度来决定重量是否足够,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疗效不错,深受好评。


3

初创期最艰难 患者群无法短时间建立


创业前期是新入行医师最艰苦的时候,每日接诊的患者从三五个到十来个,每天是无时无刻盯住钟表,心中经常暗自盘算营业时间已过多久?今天到目前为止接诊了几个患者?下个月诊所租金有没有问题,自己的生活费又如何?


患者的基础群不是短时间就能建立起来的,也许今天有十个病人,而明天或许只有一两个,这一上一下的差距使医生变得患得患失。只要能熬过这一关,逐渐进入每日患者人数较平稳的阶段,最起码的日常开销有了着落,就不至于丧失信心,也能对未来有更高的企盼和野心。


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中医创业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前五年是基础累积期,累积自己的患者群与个人经验,靠患者发现你的存在,靠患者互相转介来宣传你,逐渐扩大你的影响,这会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幸运的是,现代资讯科技十分发达,而且可选择的方式很多,如果能善于借助此力,则能加快自我介绍和医疗方法的传达过程,这相对于十几年前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4

随着接诊的病患数目调整价格


一般而言,患者人数的每一轮增长,比如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10人,医生就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你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技术的改进、收费的提升等等。


随着接诊的病患数目逐步增加,医者经历从临床到理论、从摸索到印证,其诊治经验、技术都会不容置疑地得到相对提高。


医疗收费的调高主要取决于医生的时间和经历,如果不适度调高收费,医生的收入将很快达到极限,也会把一折的时间和精力耗尽。


长时间繁忙运作,也会给医生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这是一个煞费苦心的过程,市场规律不好把握,有时价格调整也会引起少许负面反应,这些都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5

诊所名字有讲究


有商业活动就必须要有招牌,诊所也不例外。招牌的选取就好像一个人起名字,尤其是华人对于名字的重要程度,这可以从花大笔金钱请风水师、命理学家取名看出。


就诊所的名字而言,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要一些要查《康熙字典》才能看到的字,患者很难记得住而且拗口;更加忌讳哗众取宠的名字,好像某某追魂、起死回生等字眼,因为一般华人在生病的时候避忌最多的就是生死问题,尤其是老人家。


诊所名称要凸显专科或治疗方法,让患者看到招牌就心里有数,知道你擅长治疗什么病,不要让患者问道:“你们是看什么病的?”的时候,你才发觉诊所取名出了问题。


开始创业的时候,最好不要选取“王某某中医诊所”之类的名字,因为在你没成名的时候,“王某某”三个字没有任何吸引力,那是在你名噪一方的时候才适合用的招牌。


应该选取如“xx中医骨伤诊所”、“xx中医理疗诊所”、“xx中医针灸理疗所”、“xx女性保健治疗所”等,取一个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名字,这样才比较合适。


诊所的名字要符合实际的营运内容和规模,比如,“中医院”的规模至少也应该是一栋大楼,小诊所取名叫做“中医院”是自取其辱,言过其实反而矮化自己,闹出笑话。


许多人在中医诊所取名时,有包罗多个科别或所有科别的倾向,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反而不能凸显自己诊所的主要项目和特色,就像饭店里没有招牌菜一样,吃饭的客人在点菜的时候一片茫然,选择半天都不能决定要吃什么。


给诊所去了好的名字,下一步任务就是设法把它介绍出去,知名度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日积月累才行,所以你一定要有耐心,做到把自己诊所的名字深深烙印在普罗大众的脑海里,做到是他们看某病就想去某地方找某人,那就是成功的品牌。


6

中医创业要趁早


创业就好比购买东西,当我们心中有强烈的欲望时,如果经过长时间的克制或没能达成心中所愿,慢慢目标就会淡化,所以打铁一定要趁热,有创业冲动时就要尽快付诸实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目标.

需要提醒的是,现代生活水平非常高,各种支出名目繁多,带出来的商业运作费用也相对高昂,如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等等,因而不允许我们花费太多时间慢慢琢磨,仔细修正,一次失败可能会使你付出惨重的代价,使你一蹶不振.

或许你家里还有等待赡养的老人、需要照顾的孩子等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你创业时的心境,所以没有背负太多的家庭责任和债务时是最佳的创业时机。

从本质上说,行医是一种讲究实际的行业,其进展、扩张较缓慢,你不能指望"赚快钱",架快车可能会尽快到达目的地,但是万一出了车祸就会车毁人亡,所以安全驾驶,顺利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所谓"慢到好过永远不会到"。

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需注意不要只懂向钱看,凡事以钱为出发点,时刻提醒自己远离贪念。

应该专注于为患者解除疾苦,为自己学习、钻研和向更高层面上迈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使自己的医德、医术更上一层楼。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心理"本钱"的积累也是让你能赚取更多金钱的基石。

凭一个年轻医生的精力,从决定治疗方案,到具体实施,一天里能处理大量的患者.我在30岁的时候,8、9个小时,可看诊数十个人,工作内容包括扎针、伤科推拿,手法复位、包扎、处分等,工作量虽大,但体力一点问题也没有,隔天仍然精神奕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上了年纪的医生,一天处理十多个病人后就精力不济,不胜负荷,加上自己动作缓慢,自我感觉非常忙碌,他们时常吹嘘自己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当别人真正问起患者数量时,他们才发现自己能力不过如此。


许多老人常说:"我们现在是在吃老本".其实此话含义颇为意味深长,年轻人不到那个地步,是很难领略当事人的处境.只要是人,谁也难逃生理、心理蜕变带来的影响,所以许多年长者已经没有了胆识和创新的能力,失去了遭受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思想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从实际来看,年轻医生一旦成为名医,将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取、积累财富,因此年轻医生既要有真才实学,又要有善于应用自然赋予的本钱,在人生最灿烂的黄金期,登上事业的高峰,不要等到光阴已逝、年华已褪才开始想开创自己的事业。



作者简介


王邦旺,男,1960年出生,1986年创立“福建中医续断理疗所”;1996年考入长春中医学院,是从中国名老中医刘柏龄教授和宋一同教授取得中医骨伤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谢鸣教授,攻读方剂学博士学位,目前从事疑难杂症诊疗工作。




//来源:《我开门诊20年》 作者:王邦旺

//编辑:勾陈 (Minoz99)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仅供业内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活动前瞻▼

县域医疗大有可为,是新医改下医药产业巨擘必争之地。

县域诊所如何发展转型升级,强自身迎接未来冲击

药企、器械、检验、保险方产业如何走通下沉市场,链接业务与县域医疗需求

诊锁界9月23日-25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诊博会旗下『县域诊所转型升级大会』及诊所产业配套服务博览会,将下沉县域医疗,为县域医疗末端添砖加瓦,探讨疫情后市场方向,敬请期待!


- 推荐阅读 -

欢迎留言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第三届中国诊博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