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复工后的个体诊所:小病不来看,门诊量下降近6成

诊所为啥这么牛?看完这42张照片就知道了!.png" src="/zb_users/upload/2020/06/wxsync-9323688185ef1605a020bc1592877146.jpeg"/>


疫情冲击下的城市小诊所,是民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在大众“少花钱治好病”的观念背景下,挣扎求存。

本文来源:濮阳早报

作者:张迪

编辑:天相



2月7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要求市、县城区各类个体门诊部、个体诊所(含中医、中西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即日起全面停诊。


3月20日,个体门诊、诊所等全面复业。42天虽然不长,但对我市、县城区各类个体门诊部、个体诊所(含中医、中西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营者来说损失不小。一方面需要垫付房租、支付员工工资,另一方面由于诊所停诊没有进账,他们的日常开销都要吃老底儿。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家个体诊所的经营者。他们告诉记者,诊所复诊后,前往诊所就诊的患者减少近六成,近段时间才恢复到正常水平。



1

疫情导致门诊量减少近六成


刘清华和杨瑞华夫妇在市城区郊区经营着一家西医诊所,周边住户大多成了这家诊所的常客,即使是带钱不够,也可以看病、打针,事后付款。感冒发烧等小病,往往三五十元就可痊愈,相比较大型医院的花费来说,看好病花钱少成了像刘清华西医诊所这样的个体门诊部和诊所的生存之道。


刘清华在给患者拿药


从业二十余载,刘清华夫妇不仅有了很多固定客源,也结识了不少朋友。过硬医术支撑下的小诊所,吃穿不愁,日子过得倒也舒服。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到这里看病,因为他们都觉得杨瑞华奶奶打针不疼。记者来在刘清华西医诊所看到,输液室的床上已经躺了好几个打着点滴的病号。杨瑞华正在操作室内给病人配着药,刘清华看着一本医学书籍,时不时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医生记录患者服药情况


刘清华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前,他的诊所内还有一个年轻的护士帮手,每个月支付给她2000余元的工资。但是复工后,刘清华不得不终止了与她的劳务合同。“2000多元虽然不多,但是对于疫情后减少了近六成客源的我们来说,负担还是太大了


”刘清华说,“虽然大多数诊所停诊了42天,但是我们等于停诊了83天。”83天的时间不仅需要支付房屋租金,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还得靠吃老底儿生活。原来,刘清华年迈的母亲跟着他一起居住,因为疫情,刘清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姆伺候老人。“那时候,很多人还是害怕新冠肺炎的,保姆这个职业就像消失了一样,根本找不到”。无奈之下的刘清华夫妇,只好继续停诊,在家伺候老人起居。


5月1日,安顿好母亲后,刘清华西医诊所全面复工。长时间的停诊的确让他损失了一些客源。刘清华说:“疫情前,我们每天最少能接诊一二十名病人,刚复工后的那几天,每天来看病的人寥寥无几,我都是坐在桌子前看医学书籍,少的时候一天就接诊三五个。”


杨瑞华在配药


经过一个月多的经营,刘清华西医诊所的门诊量再次稳定下来,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为了使诊所的效益早日回升,刘清华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准备扩大经营,把自己比较精通的骨科加入就诊范围,给需要的病人正正骨、按按摩之类。


2

小病不去看,大病去医院是门诊流量锐减症结


此外,记者采访了多个诊所的经营者,他们均表示,诊所复诊后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门诊量减少。因为疫情的原因,个体门诊部、个体诊所门诊量普遍损失在六成左右。


那么,门诊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根据医疗行业数据分析,诊所复诊后,有咳嗽、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暂时还是不能接诊的,但基层诊所平时主要接诊的就是咳嗽感冒、发烧的病人,故而导致诊所生意稍显冷清。


一些日常疾病,不太紧急危重的,现在有很多患者会选择“云就医”,通过互联网寻医问药。就算不是这些互联网平台,也有不少诊所的医生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帮助患者解决一些问题。这也是导致到诊所就诊患者减少的一个因素。


此外,有咳嗽、发热、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如果只是轻微的一些咳嗽没有发烧,患者可能选择忍忍或上网买药,不会去诊所;如果是自我感觉症状不太好,怀疑自己是不是染了新冠肺炎的,为求心安和保准还是会选择直接去有发热门诊的医院。


//来源:濮阳晚报

//作者:张迪

//编辑:天相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活动前瞻



- 推荐阅读 -



变革下的基层社区诊所,未来在哪?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第三届诊博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