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同仁堂PK梅奥诊所,商业品牌VS医疗公信力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是家喻户晓同仁堂创立的350周年,巧的是,正好也是梅奥诊所改制后的100周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代表极大,零代表无穷,逢九回首看,这两家过百年的企业,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又有着如何不一样的成长路径,从而造就了今天完全不一样的品牌。

同仁堂PK梅奥诊所,商业品牌VS医疗公信力


同仁堂,是国内享有盛誉的中药品牌,梅奥诊所,是全球负有盛名的医疗中心,两者如果同台PK,华山论剑,谁将登顶呢?

01 同仁堂350年往事


同仁堂药铺始创于一六六九年(清康熙八年),至今350年历史,历经沧桑巨变。

乐家第四代传人乐显扬致力于方药,精研修合之道,当上了清太医院吏目,于1969年(清康熙八年)开设的第一家乐家老铺,结束了他祖上铃医(江湖郎中)生涯,开创了供奉皇室御药的金字招牌——同仁堂。

清乾隆十八年的一场大火,改变了同仁堂的命运,同仁堂第七代当家人命丧黄泉,乐家孤儿寡母屡次典当药铺,最惨时候乐家所持有股份不足百分之一。

道光年间,乐家第十代传人乐平泉卧薪尝胆,从外姓人手上赎回了同仁堂,开始了同仁堂的“中兴期”。

乐平泉锐意进取,用心经营,赠送平安药药给会试的举人,施药救助穷困病人,成立普善水会,后来通过捐官衔,广交高官达人,获得慈禧太后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乐平泉逝世后,尽管遭受八国联军炮火摧毁,在他继配夫人许氏的管理下,同仁堂又重振旗鼓,在很短时间内恢复了往日风采。

民国成立之后,北京同仁堂在乐家四方共管经营下,内讧不断,飘摇不定,解放前几乎濒临破产。

1954年,北京同仁堂公私合营,数十年后正式划归国有企业管理。

改革开放后,同仁堂在传承中创新发展,1992年成立同仁堂医药集团,1997年同仁堂股份在上证所上市,自此确立了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的发展战略,集团控股的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560亿元。

同仁堂品牌持有人,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成长为涵盖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的医药集团,根据米内研究院2018年度中国中药企业排名统计,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六。

同仁堂集团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167家公司,企业发展定位是“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以中医中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集团”。


同仁堂PK梅奥诊所,商业品牌VS医疗公信力



02 梅奥诊所的故事


同仁堂中兴鼎盛同期,同治三年(1864年),这一年中国另一个百年品牌全聚德烤鸭店开业,而此时,远在大洋彼岸,有一个老梅奥医生,在美国北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偏僻的小镇——罗切斯特市,创建了自己的一家诊所,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医疗麦加——梅奥诊所(Mayo Clinic)。

1888年老梅奥和圣方济会共同成立圣玛丽医院,老梅奥“患者第一”的医学价值观,修道女“对贫困者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利他伦理观,在医疗和宗教碰撞的第一天,就绽放出了无穷的力量。

1889年,受父亲的影响,梅奥兄弟威廉和查理正式加入梅奥诊所,因为患者络绎不绝,梅奥兄弟赚了不少钱,购置了他们的房产,先后聘请多名医生来诊所工作。

1894年,梅奥兄弟做出一个决定,将他们收入的一半存放起来,尝试用这笔钱从事医学和外科教育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在梅奥兄弟加入并领导诊所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诊所的经营模式是独一无二的,为了让诊所永续经营下去,1919年,梅奥兄弟将梅奥诊所正式改制,将诊所从营利性机构转变为非营利性组织,同时,梅奥兄弟发起创立了梅奥资产协会,他们将所有现在和将来的收入,以及房产、设备、证券都转入到这个新成立的慈善组织。

经过156年的发展,如今的梅奥诊所,已经是全球十大最佳医院排名第一(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璀璨明珠,2018年营收126亿美元,医疗服务收入10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54亿元),对比国内北京协和医院百亿元的年营收,号称“全宇宙第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的百亿元年营收,几乎是后两者的七倍多。


同仁堂PK梅奥诊所,商业品牌VS医疗公信力



03 不同的发展道路


北京同仁堂伴随清王朝的240余年发展,一直是京城的金字招牌,过去医药分家,中医坐诊开方收诊金,病人到药铺取药,药铺自己也请中医坐堂接诊,通过“供奉皇室御药房”背书,严把中药质量关,拥有五百余种秘方,同仁堂享誉中国二百多年。

解放前,如果说同仁堂还是一家类似中医院的机构,有诊疗服务(中医坐堂),有共享药房(照方抓药),中成药(院内制剂)零售,解放后,同仁堂走的就是一条纯商业化的成长路径,院内制剂和配方,演变为工业企业的中成药,药铺和坐堂医发展为连锁药店(药诊店)。

同仁堂集团控股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营业收入142.09亿元,净利润11.34亿元,其中,医药工业收入84亿元,医药商业收入75亿元,医药商业,由下属同仁堂商业集中运营管理。

同仁堂商业按照“名店、名药、名医”的发展模式,突出同仁堂品牌特色,在全国重点城市、地区开立808家同仁堂零售药店,其中有389家设立中医诊所。

按照同仁堂集团官网介绍,集团系统内共有零售终端2121家(其中,海外140家),医疗服务终端(含中医医院、诊所)488家(其中海外80家)。

而梅奥诊所1919年改制(或者称之改变经济属性)后,进一步发展壮大,梅奥兄弟成立理事会,包括系列医院治理委员会,1932年梅奥兄弟正式从诊所管理事务中退下来,经营权交给了下一代领导团队。

1920年,第一个肿瘤的指数分级。1935年,第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血库。1950年,因发现可的松获得诺贝尔奖。1973年,第一家在北美应用CT扫描仪的医院。2002年,第一家多点综合癌症中心。

距今的一百年时间里,梅奥诊所在医疗实践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与同仁堂相似之处,梅奥先后为全球多国政要名人诊治,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等。

同时,梅奥诊所的价值观和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广受医疗界推崇,如领导团队中专业医生和职业管理者的合作模式,“台塑大王”王永庆创办的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借鉴学习后来发展成为长庚的“医管共治”管理经验,全世界范围内的医院重视运营管理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益方面的作用意义,无不受梅奥诊所的影响。

把医药产业分为五个领域:

工业板块(药品研发生产)渠道板块(经销代理以及学术推广)医疗服务和零售服务板块(医院、诊所、药店)消费者(疾病患者、大健康消费者)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以此来看,梅奥诊所和同仁堂的发展道路,至少有三点差异处:


❶ 梅奥诊所专一专注,选择的是聚焦医疗服务领域纵深发展,不断创新医疗技术和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所以,从一家地处偏远的小诊所,发展成为全球最佳、影响力最大的顶尖医疗中心;

同仁堂选择的是多元化发展,业务涵盖了工业板块(中成药)和零售服务板块(连锁药店),以及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大健康板块(新零售、大健康产品)。依靠350年的金字招牌,生产中成药,销售中成药,同仁堂横跨从工业到经销代理到自建零售终端以及消费者直销四个领域,走大而全的技工贸发展道路。

根据中国药店杂志社统计,百强连锁药店排名中,国药控股大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大参林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北京同仁堂商业虽然排在前十名,但与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心堂5758家相比,规模尚小。

❷ 梅奥诊所定位非营利医院,医院历年全部资产和收益都归属于公益性质的梅奥基金会,医疗服务每年净利润超过5亿美元,治理委员会任何成员不享有任何薪酬,医院不分红也不上交税收,全部用于科研和医学教育,梅奥诊所的LOGO三个盾牌,分别代表的是临床、科研和教学。

相比梅奥诊所,同仁堂是一个纯粹商业化的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上市公司,商业追逐利润的本质,天然区别于非营利和公益性。同仁堂2018年年底的“蜂蜜门”事件,贴牌生产过期蜂蜜产品,因此被罚款1409万元,不仅仅为这家百年品牌敲响了警钟,也是商业化恶果的必然表现。

❸ 梅奥诊所经过一百多年的持续发展,不断精进优化医疗服务和体验,吸引了全球患者前去就诊,他重视医护人员的薪酬福利,因为员工是为病人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是口碑的基石,只有一个个口碑的累积才成就了今日的公信力。

同仁堂的工匠精神和品牌故事一直备受推崇,“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副对联家喻户晓,小米雷军曾经坦言,自己细心研究过这家百年企业的成功之道,就是产品品质和口碑。

商业是建立在人们追求快乐的基础上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而医疗是建立在人们痛苦的基础上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正因为如此,梅奥诊所和同仁堂,都是长年累月口碑积累起来的丰碑,但前者讲究公信力,后者讲究品牌。

综上所述,梅奥诊所和同仁堂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个是非营利性组织,一个是营利性商业;一个是服务口碑,一个是产品口碑;一个是医疗公信力,一个是商业品牌。

04 商业vs医疗


中国古代的医院,是为皇亲国戚、士大夫治病的太医院,民间有两种,一是私立营利性药铺(坐堂中医)和中医诊所,二是同宗教密不可分的慈善机构,以及游走江湖的亦道亦医人士。

中国近代的医院,不折不扣是由外国教会设立的、具有慈善性质的私立医院。如1906年成立的湘雅医院,由耶鲁大学基金会创办,北京协和医院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前身源于基督教教会创办的一家小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系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广慈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是由德国军医宝隆博士联合德医公会成员,从中、德企业募捐到的一笔款项成立。

普渡众生便悬壶济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从古到今,从中到西,医疗到底是走公益慈善路线还是商业路线,颇有争议。

梅奥诊所核心价值观早在100年前就已确立,始终追求服务和非营利的理想,始终坚持患者至上,始终致力于团队成员中每位成员职业素质的共同提升。

同仁堂自律信条: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一词源于《易经》,意为“和同于人,宽广无私”。

老子《道德经》对“无私”的阐述,“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比老子成书更早的《黄帝阴符经》也有公私之辩,“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换言之,大公(无私)和大私本无界限,无私到极点(类似梅奥诊所的非营利公益性质定位),就是大私(梅奥成为了全球医疗麦加,看诊人次越来越多,诊疗费用越来越高)。

王永庆深谙此中之道,在创办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时,引入追求效率和效益的企业经营理念,但经营目的是为了回馈社会,结果用短短三十年时间,成长为全台湾最大、亚洲规模数一数二的医学中心。

今年频繁新闻报道的国内民营医院的困境和倒闭潮,本质上,是民营医院过度商业化运作,透支公信力而带来的恶报,公立医院的日子好过,是因为公立非营利属性比民营医院更有可信度。

医疗过度商业化将有损公信力,医疗过度商业化运营(如广告宣传)的思维将背道而驰。有鉴于此,认清医疗的本质,用公益之心,商业之手办医疗,更合乎医疗发展规律,更符合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来源:诊锁界公众号

//本文作者:柴胡

//编辑:太白

❖ 慎重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