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新型基础医疗连锁诊所的探索——强森医疗

来源:根据陕西强森医疗董事长何海洋 在奇点创新医疗大会  整理。

WechatIMG88.jpeg


强森CEO何总讲到:在做医疗之前,我做了10年营销,这是我的第三次创业,第二次创业,做强森医疗之前,我们在西安做了3家大规模体检中心连锁机构,后来卖给爱康国宾。2014年开始,我做强森医疗第一家店的探索,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在西安地区拥有20家社区连锁机构,同时已经进驻成都市场。我们用两年时间,还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础医疗行业

大家都叫好、人人都怀疑


医疗这个行业,特别是基础医疗行业,是“大家都叫好、人人都怀疑”的一个行业。比方说,重资产、低频次、获客难(营利难)。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很好,确实踩到了中国医改最核心的环节,也是最有可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医疗服务行业。因为中国的人口多,所以这个行业被看好,但是大家又怀疑。这种怀疑不是你们怀疑,我们做基础医疗的人都常常怀疑。为什么大医院挤破了头,而我们做社区医疗的获一个客这么难。甚至我们见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都会问你怎么挣钱?大医院那么好的医生、那么好的设备,吸引了那么多病人,你怎么和他们竞争?你怎么获得客户。


另外,医疗是一个低频次的行业,一年的就诊次数相对较少。在这样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走?


基础医疗

线下最重要的消费场景、未来入口


 我们在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其实我们认为基础医疗或者说社区应该是线下最重要的一个消费场景和未来入口,它跟线上不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们谁能占领线下的这样一个强大入口,如果能在一个区域里形成一个规模,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场景。


 我们先看看政策,从2013年促进健康行业发展若干意见开始,带来了医改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比如过去摆在民营医院头上的许多大山搬掉了。

第一,放开办医:允许社会资本办医,过去我们要办医院,特别难,我们想干,不让你干。


第二,价格放开:我们过去想做医疗,可是医疗服务价格要受政府调控,未来非公里医疗机构允许市场调节,应该说,价格问题这座大山搬走了。


第三,医生流动:我们想办医,可是我们没有人才,多点执业或者说允许社会办医应该说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如果这些问题都被搬走了,我觉得社会资本就能够进入这个市场,特别是我观察,凡是哪个行业在政府干不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哪个行业它自己还能玩儿的时候,基本上民营资本是没有天下的。比如互联网,如果说这个行业被放开了,一看,国家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巨头,都是社会资本。我在想,如果石油被放开,可能民营机构会比中石油做得更好。

  

建设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决定了这个产业每一次都会爆发出无穷的商机,比如基层首诊带来了基础医疗重建、基础诊所的连锁形成以及基础医疗服务,会是一个大的热潮。急慢分治带来了慢性病管理、急诊中心、第三方影像中心等等很多商机。双向转诊,怎么样用IT工具构建一个双向转诊体系,也隐藏着无限的商机。最后是上下联动。这16个字,两两配对,都可能产生无限的商机,但是我认为,后面这12个字必须依托于前面4个字的形成才可能建立中国医改的体系,所以基层首诊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除了北上广深的医疗资源非常充沛,可是在像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你们可以下去观察一下,中国的公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上是瘫痪的。而杭州凯旋、深圳罗湖、上海闸北等等,这些是典型中的典型,全中国有多少能做得这样好呢?屈指可数。第二,从需求来看,大量的常见病首诊、长期照护、慢性病管理都需要强大的基层医疗,如果没有很强大的基层医疗,这些都不能很好地实现。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社区医疗?我说,强森理解的是以社区为目标,以家庭为单位,以老人、小孩儿、妇女为诊疗重点,为他们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的诊治和家庭医生服务,这就是社区医疗。其实我们人的一生中百分之六七十甚至百分之七八十得的是常见病,而恰恰百分之七八十的医疗资源在三级医院,形成错配或倒金字塔结构。


再看看趋势,最近出了很多政策,比如不允许打点滴,很多省三甲医院周六日关诊,很多三甲儿童医院周末停诊,甚至夜间不开放,还有很多省市已经开始把100多个常见病种要求必须基层首诊,等等一系列信号的释放表明未来三甲医院应该回归自己的本位,看它应该做的事情,大量的门诊服务应该向基层转移,我们预计未来5年增速将超过20%,大量的门诊服务应该下沉到基层。这里的基层不应该只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社会资本办的连锁医疗机构。


也就是说,谁在今天这个时代先行一步,就可以抢先占这个入口。可能未来医疗资源的转移就像劳动力转移一样,因为中国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很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办厂。其实中国的医疗资源也是一样的,像很多诊所,应该是千疮百孔。在这样的情况下,强森怎么看呢?在选址的时候,我们认为中国的医改难,难在最后一公里没有很好地解决,我们需要一些医疗机构解决我们常见的问题,可是在我们身边找不到,所以会有大量的需求向三甲医院迁移,如果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身边有和睦家、美中宜和这种很好的机构存在,我会想,我们会不会还去三甲医疗机构?


新型基础医疗建设

强森已经先行


强森做的事情是我们怎么把社区、诊所、家庭这三个组织有机联系起来,这是我们思考的核心话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三好”模式,好社区、好家庭、好医疗。强森的选址都是在城市新区、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城市拓展区去做公立医疗机构所不能匹配的事情。


 大家想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城镇化的30年,你想想15年前、30年前的北京和现在比,可能是不同的北京。大量的人口要变成市民,涌进城市,他就会面临四大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人口不断城镇化,城市不断扩大化,公立三甲医疗机构甚至国立医疗机构远远匹配不了城市发展速度,留下了大量空白市场没有人做。刚才有人问我,强森是否在跟公立医疗机构竞争呢?我说不是竞争,我们是错位发展。我们在合作的时候都是和房地产合作,我们在城市新区设立机构。


在成立强森的一天开始,我们就认为必须根植社区、服务家庭,我们的选址永远是围绕社区的,我们的服务方法、解决的问题不是针对某一个个体,而是给家庭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以社区为首诊端,以医院为转诊端,以家庭为服务端。


 为了匹配这种想法,我们有三种业态。第一种业态就是在几家大楼盘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建一家中心社区医院,面积1500平米左右,在西安已经有两家这样的中心医院。在社区居民5000-1万户的地方选择400-600平米的综合门诊。接下来我们还要在5000户以下的社区布局100-200平米的全科诊所。当前我们的主流是400-600平米,未来对100-200平米的诊所,我们希望用IT的手段去串联它。


    来我看来,社区医疗是线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入口,谁能够占领社区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可能未来在社区身上叠加的东西就特别多,当你掌握社区的时候,做基础医疗就要有规模,如果没有规模就形成不了平台,所以我觉得,改造基础医疗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使命所在,是未来无穷大的一个朝阳产业。


    对平台我们怎么认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供需矛盾计划,比如人口市民化,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生活方式的社区化,我们不在公司上班,几乎就是在社区,我对社区的认定是的妇女、儿童、老人这三个人群,社区是他们最重要场所,包括未来的居家养老,也是在社区,90%的养老应该以居家养老在社区呈现,养老也是社区医疗要干的。三是中国的社区医疗特别薄弱,就是人口大量进程,基础医疗又特别差,我经常讲中国的基础医疗相当于很多年前的北京,还没有四环,甚至环路之间的高架桥也没有。当前应该怎么样重建基础医疗设施,让他更好地让医疗资源得到充分配置。


    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需求爆发增长。比如过去的家庭是两个家庭、四个劳动力、一个孩子,今天的家庭结构是1-2-4,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四个老人。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要达到20%。到2050年,据预测,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50%。这个社会完全变成一个哑铃社会,老的老、小的小,谁来创造财富?最近中国把二胎放开,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充沛的劳动力了,原来底价的劳动力没有了,所以很多厂商搬到东南亚。凡是国家经济消退,人口结构的失衡是典型的消退,欧洲国家为什么保持低增长速度?就是人口结构失衡。因此必须放开二胎,不放开没办法,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都需要我们供养。我们认为,放开二胎,就势必有一部分人要生大量的孩子,新生婴儿潮会增长。对医疗来说,最重要的两个群体是未来中国最重要的增长部分,所以我说,人口结构的变化使这个行业看病会越来越难,而不越来越简单。现在当医生的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多,看病只会难。


强森探索


第一,新型诊所社区化简单地说,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前移,移到最后一公里,15分钟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去,可能才是真正的解决核心问题的根本。我们没有能力改造所有诊所,但是我们有能够在新区提供服务,所以强森成了新型城镇开发商的配套商西安这个城市,预计到明年年底应该铺设30家以上医疗机构,基本上西安所有好的小区都被我们统治了。我们常常想,如果我在西安做到50家、100家规模的时候,100家社区综合门诊覆盖西安,像一把红旗插在每个小区的门口,到那时候它的品牌将会呈现极高的增长力,到那个时候,我应该统治了西安这个区域的医疗市场,保险机构的介入、POCT、第三方影像,甚至我要向上延展,对我来说,向上生长就特别容易,比如我们明年可能会在西安开设一家妇儿医院。我们想,怎么在社区这个入口形成一个区域王牌,这是我们的一个思考模式,如果在一个区域形成网,管理这个城市50万-100万个家庭的时候,我在这个城市的发言权就足够可以了。

   

第二,怎么把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产品化。这是我们强森医疗这一个时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尝试一些想法,我们做诊所不能想着存量是什么,我们做一个诊所不能老想着看病的时候,我们要想给没有生病的人怎么样提供医疗服务,比如我们推出了全家康,对企业端,我们打造了企复保医疗保障产品;比如孕检通,比如育婴宝。


WechatIMG5.jpeg

第三,是支付方式价值化。换句话说就是让医疗保险产品化,怎么从过去按项目、按量付费转移到按价付费,我坚持认为,基础医疗这个入口和保险相结合,在未来有无限大的可能。我有时候讲,其实做医疗行业的人,大胆改革的往往不是学医的人,恰恰是外行。


 第四,什么样的支付形式决定什么样的医疗行为。前不久我跟着奇点网参加了基础医疗波士顿之行,我有两点想法,分享给大家,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也是带着这个问题去美国的,也就是以价值为导向的责任医疗如何打包付费,中国是以价格为导向的个体医疗。


第五,怎么样把强森运营工具IT化,用互联网手段来改造基础医疗服务。这是我们思考的核心话题,第一代产品已经在诊所内使用,我们想未来怎么进行工具改革。


总结一下,强森医疗的几点思考:一是我们怎么样把诊所跟社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便诊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看病难的问题。二是怎么样把家庭医生和健康管理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会员模式。三是怎么把服务和治疗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全科模式。四是怎么把社区医疗在未来和合居家养老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服务模式。五是怎么样把线上诊所跟线下结合起来,用IT工具打造我们自己的闭环模式。如果总结的话,这就是未来强森的家庭医生诊疗模式五个探索。




最后讲讲生态新型产品、支付变革、IT连锁化将重建社区医疗生态在这个生态上,很多服务及产品都会慢慢滋长出来,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对于C端做全家康,对于企业端做企康保产品。在强森这样的品牌下,我们推出了很多支付型产品,2月份我们发布了云支付管理平台,形成一个整体,向第三方医疗机构输出,比如想开诊所的人、已经开了诊所的人,怎么把他拉入我们的体系,通过IT的手段,未来在区域形成一个生态,这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未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IT,我们强森可能会做妇儿医院、日间手术,就是把线下入口通过更多的消费医疗变现,比如第三方检验、第三方影像,甚至做商业医疗保险、数据。

WechatIMG16.jpeg


    因为我们完全是新的医疗机构,预计明年我们在全家康、企康保、育婴宝这三个产品上会有新的进步,而且这些产品在推出的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得到了验证,应该说前景是光明的。


基础医疗的未来?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信不信的问题。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