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我国家庭医生的商业形态演进之路

20151216042755820.jpg

家庭医生

一个很美好的词,人人都希望享有;

也是个非常具有商业想象力的词,很多创业者都希望能从中挖得金矿。


实际情况是,到目前基本上还没有看到从中挖的“金矿的”,但越来越近!


先让我们看下家庭医生近15年的演进之路

 

在体制内:

近10年来,政府倡导的社区签约家庭医生,虽然做了很多尝试,基本上宣告是很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基层投入还是太少,居民对基层完全不信任。庆幸的是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的建设,不断从各个方面加大投入。

 

在市场上:

从21世纪初开始,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保健以来,围绕着“家庭医生”的理念,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商业形态:

 

  • 以高端体检机构为主的“私人医疗“保健宣传:

这种“家庭医生”形态:一般的年费在1万之10万之间,主要内容还是卖体检。因为其医生资源稀缺和公司对成本的控制,服务时医生资质难以保证,且很多服务承诺后并不能做到。


  • 就医型的健康管理公司“保健医生”理念:

这是在国内“看病难”的阶段性产物,这类公司时轻资产公司,但年费也收的较高。主要服务内容是机构解决绿色患者就医问题;患者跟医生几乎不认识 ,跟别谈医患关系。


  • 移动医疗的线上“私人医生”问诊概念:

从2011年开始,移动医疗火热后,轻问诊的“私人医生”服务快速发展,此类价格多由医生自己订,一般为200—1000元/月。这种“家庭医生”服务缺乏信任和体验感,主要是做“数据”。

 

市场这三类探索可以说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医生理念没有转变,全科医生的技术还层次不齐,患者还没有强付费意识,服务还没有切入医疗核心。

 

诊锁界》的观点是:家庭医生的概念的真正普及落地要以新型诊所为载体的形态来实现。 


相关内容:中国未来的主流诊所——家庭医生诊所


随着国家越来越放开医生执业地点的限制,加大鼓励医生开诊所社会办医,及重塑全科医生培训体系。以诊所为载体的家庭医生服务商业形态正在形成,


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而这一改变的显著效果还是从市场上一些优秀的诊所(门诊或民营社康)服务的中产阶级群体首先突破,再到国家整个社区服务中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中大众居民逐渐真正享有。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