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年底多家门诊被并购,诊所行业规模化发展还是加速内卷?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imageurl="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Dm5HAQPyZDvpeeWmIjsT7PdQFtd6b4UcF0aPibdib744WxgHiaHibDbQGdeLjQNsIOELPpiazwKPwO06CsHS4SCne4g/640?wx_fmt=gif&from=appmsg"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在国内颇具雄心的投资者和产业集团来看,诊所行业市场似乎足够诞生孵化拥有庞大连锁数量的规模化集团品牌,但作为一项以“治愈”“时间”“生命”“陪伴”“美好”的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形态,摆平心态,以时间制胜和效率内功去磨平一切障碍,似乎才是能“笑到最后”的第一信条。
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封面来源:pexels




2023年底,多家门诊陆续传出被上市医疗服务公司并购的消息,经历2023一整年的“修养生息”,诊所行业的生态似乎又重新加速起航,但在经济通缩、消费降级、医保政策改革落地、诊所备案制助推、呼吸道疾病大流行、种植牙集采落地等多重因素导致的民营诊所行业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仍在持续。
12月多家诊所、门诊被收购并购
12月11日,口腔上市公司通策医疗宣布拟通过收购及增资方式实现对湖南老牌口腔医院门诊“娄底口腔”51%控股,代价合计3200余万元。娄底口腔以总院+分院的形态在湖南娄底市布局了8家口腔专科医院及门诊部,旗下总计牙椅101张,披露估值约5380万元。这是通策医疗首次以并购加盟形式完成浙江省外的布局扩张。12月25日,总部位于内蒙古的朝聚眼科完成对北京明玥眼科诊所97%股权的并购,交易价格为3686万元。朝聚眼科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从内蒙古起家的眼科医疗服务集团,医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张氏家族白手起家的“仲和堂”中医诊所,朝聚眼科在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最新数据显示其旗下拥有26家眼科医院和27家视光中心。12月15日,央企上市企业通用环球医疗宣布收购通用医药旗下包括洛阳老年护理中心在内的6家医院,成交代价为1.17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环球医疗将管理床位规模超1.6万张,70家医疗机构,成为央企国企办医的前排标兵,也是许多社会办医机构的强力支撑。12月28日,“中医馆连锁第一股”固生堂宣布完成对苏州爱民门诊、上海巨衍中医门诊的并购,合计2330万元,加强对华东市场的并购布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固生堂已累计收购7家中医门诊或中医院。如果将目光拉长到整个2023年,医疗服务行业的并购投资趋势依旧明显,一方面是类似海吉亚、爱尔眼科、三星医疗这类实力雄厚的龙头上市公司,都经手了亿以上规模的并购扩张动作,且不少是顶着过高商誉以超估值多倍的价格收购,彰显了对目标医疗服务公司的价值认可;另一方面行业虽然呈现出相比2022年有复苏迹象,但业绩疲软,增长不及预期,资金运作不加,消费专科倒闭转让被抄底的情况同样存在,行业的并购整合期持续,内卷趋势加强。在冰火两重天的些许迷茫中,我们同样看到,整个诊所行业的新进入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医生联合执业、医生集团操盘、公立医疗体系医生全职兼职创业的综合型、专科型医疗机构多点开花,同样从互联网领域、地产领域、生活美容业、连锁药店、传统药业跨界而来创办综合门诊、专科门诊、Medical Mall/Town等新型医疗服务机构的案例不胜枚举。从医疗到健康的专科项目也更加丰富,似乎在整体经济大环境遇冷之下,中小型医疗服务行业还保持了一烛略显坚挺的火苗。




诊所行业“新军”热,还需要冷思考

从数据层面来看,去年也将是自2020年以来诊所行业数量增量迅速反弹的一年。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在2022年底我国诊所/门诊部数量已达32.1万家。据企查查大数据、诊锁界数据库分析,截止2023年12月20日,我国过去近1年内新增诊所工商注册诊所59848家,同比增长75%,剔除一些因诊所备案制更换执照的原因,诊锁界预计全年仅国内诊所数量增长数量将突破3.5万家(不含新增门诊部)。过去几年,民营医疗面临着来自疫情影响、政策变动、上级监管、内部经营等多个层面的挑战,民营医院倒闭转让洗牌潮趋向明显,另一方面,受诊所备案制全面落地、鼓励多点执业、鼓励全职兼职创业、医疗深化反腐、鼓励基层医疗、鼓励中医医疗发展等积极信号、诊所数量迎来突飞猛进的增长。从新增长的来源看,一方面是原有从公立医疗体系主治以上的医生办医、活跃医生集团、退休医生个人执业、乡村医生考证转型等原有医生群体,另一方面来自社会资本的组合,如新兴国资、风投资本、央企医疗集团、来自地产、能源、互联网、保险、美容业、教育培训、养生理疗、医药制造、医药零售、信息大数据等各产业资本的投入。同样我们从过去几年的诊所注册主体变化来看,也能明确看到一些端倪。传统的个人注册诊所比例从2019年的约77%下降至约60%,新增大量诊所的注册呈现公司化、连锁化的趋势。在行业涌入大量参与者的同时,诊锁界也注意到,今年部分传统消费医疗专科诊所、中高端医疗机构增长乏力,如一二线城市口腔诊所、轻医美诊所业绩普遍下滑,到店初诊用户量下降,产品套餐价格“价格战”频频发生。在消费被抑制的2023年,传统消费医疗门诊面临着有形无形的竞争内卷加剧,利润下降明显。
2023年大火的眼视光诊所、视光中心、中医诊所、理疗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多地的社区和商圈,行业不乏新建1000家、2000家连锁诊所的声音。在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条街式的医疗门店聚集,但定位、选址、服务人群、医生技术水平、有无医保、产品设计、营销能力等前期调研和后期发展方案是否到位就大肆开业值得警醒,跟风式的加盟投资医疗健康生意与枯萎式的闭店转让同时存在,未来潜在的恶性竞争与不良风评,也会对整个行业的口碑声誉和患者信赖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降本增效,对内发展,是2023年之后整个基层医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第二周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在过去乍暖还寒的日子里,大举发展可能会为日后意料之外的伤筋动骨埋下隐患。集团化、连锁化、数据化、健康化、品牌化仍然是诊所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且不谈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初级医疗保健领域已经出现了多家连锁诊所巨头“蛇吞象”、“大鱼吃小鱼”式的激烈并购,在社会办医发展的这些年里,我们看到国内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各地差异化的就医习惯特点、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性,已经足够支持起多个单个区域头部诊所品牌的生存与扩张发展,在国内颇具雄心的投资者和产业集团来看,诊所行业市场似乎足够诞生孵化拥有庞大连锁数量的规模化集团品牌,但作为一项以“治愈”“时间”“生命”“陪伴”“美好”的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形态,摆平心态,以时间制胜和效率内功去磨平一切障碍,似乎才是能笑到最后的第一信条。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更多运营干货欢迎关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