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文章正文

中医跨界餐饮与奶茶,中医健康服务新场景如何融入生活

观点 2023年02月13日 21:47 2235 宗正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href style="letter-spacing: 0.544px;outline: 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cursor: pointer;line-height: 0;user-select: none;visibility: visible;">
要想继续发展壮大中医,就需要解开禁锢在中医身上的各种锁链,首要解决的就是政策和思想上的创新。追求创新,追求中医年轻化不止是为了市场需求,也是是为了更好的文化传承。
来源:诊锁界
作者: 宗正



枸杞拿铁、山楂陈皮奶茶、益母草玫瑰奶茶…………添加了中草药的奶茶竟然成了“网红爆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与此同时,一些老字号中药企和新型中医馆也在药膳、养生餐饮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探索,四君子乳鸽汤、七味党参豆腐等菜肴也纷纷成为打卡标配。



01当中医遇上餐饮




老字号中药企纷纷开始打通中医药和潮流茶饮、餐饮的空间界限。

将中医药的精髓与人们的消费生活相结合的新健康产品逐渐成为传统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突破口,中医药通过与其他产业跨界合作探索,除了医药新式茶饮还衍生出中医零食、养生药膳等新产品,同时也出现了养生保健、健康体验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新业态。


案例 1

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



中华老字号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新零售品牌,一楼零售餐饮以咖啡、药膳主打,二楼提供传统的看病抓药,健康咨询服务。将传统面诊、煎药和养生、茶饮等现代消费方式结合。




 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头牌-枸杞咖啡


首层展示了同仁堂健康旗下的商品组合,引进亚洲首台24小时自助售药机。


无人售药机


二层的健康餐饮区域是以“药食同源”为食养核心的知嘛健康「植本厨房」和「四季厨房」。


餐饮区

知嘛健康成都旗舰店中,以“药食同源”作为食养核心,以传统美食结合同仁堂滋补食材,原创如红参狮子头、枸杞水晶虾、藜麦秋葵和秘制红烧肉等颜值味道均在线的健康餐品,颠覆了养生餐不好吃的传统印象。



三楼的主题是“医”,针对慢病市场的精准治疗服务,药柜后面就是一间间独立的诊室,包含正骨、推拿、健康理疗等服务。



以“医”为主题的三层空间

与此同时,这些时尚的场景设计和区域布置吸引着消费者自主拍照并顺势体验店中的产品和服务,还能引发其产生主动分享的冲动,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门店与消费者的交互,也重新创造了消费刚需。




店内爆款--小红罐膏方

添加枸杞/西洋参的点心

当然,零售终端更要承载社交属性,成为消费者聚会交流的地方。


小红书截图

西洋参冷萃


在当下的中国,消费升级的浪潮让新零售的尝试和创新有了更大空间与机会。同仁堂推出知嘛健康,就是基于这一趋势的试探性举措。知嘛健康是药膳餐饮+医馆+体检+社交文娱的复合功能体,新零售不是颠覆传统零售,本质上依然是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


案例 2

同仁堂粹和餐厅 


同仁堂粹和餐厅新大都店是北京同仁堂药膳全国第一家旗舰店,秉承“四大立餐原则”——药食同源、健康四控、应时应季、辨体施膳,并遵循中医组方“君、臣、佐、使”的原则,推出多道特色美食,如桂杞三文鱼、同仁大山楂丸、四君子乳鸽汤等美味的药膳菜品。


四君子乳鸽汤

(益气健脾,祛湿)
同仁大山楂丸

(补脾助消化,增强食欲)

酸枣仁薏仁贝贝瓜

(养肝护肝,健脾养胃)

七味党参脆皮豆腐
(健脾益肺,补益气血)


除了老字号中药企业,也有一些中医诊所进行探索与尝试。


案例 3

南吴山下中医诊所


昆明的南吴山下中医诊所在距离医馆不到50米左右的地方开了间“山下荟”[山下食堂]。


他们更多秉承“顺应天节”的食养理念,选用的都是“应季耕种、适时采摘”的食材,目的是为了让真正的素源“美食”传递中医养生智慧。



他们的素食上线第一个月,只有3类菜品,每日只营业8小时,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进入了美团全昆明素食榜前三。





02中医奶茶:“养身青年”带动老字号转型,传统中医药迎来新蓝海




除了餐饮,中医奶茶作为一个能够被年轻群体迅速接受的“入口”,将他们领到中医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路途上。


案例 4

童涵春堂


 进店就是“文化区”,陈设着药王孙思邈以及药神神农氏

文化区

香囊DIY

3楼是问诊场所,有独立的诊室,4楼是被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的中医药智能体验博物馆


案例 5

仲景生活

仲景生活是中部地区老品牌药店连锁张仲景大药房推出的健康连锁品牌,推出:山楂拿铁、山药奶盖美式、桂圆拿铁等养生咖啡。


传统连锁药店属于低频消费领域,也缺乏与客户的沟通机会和场景,多元化的经营将搭建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张仲景跨界来说,奶茶不是重点,它背后体现的是仲景生活同时希望深入向老年消费群体和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除了老字号中药企,一些新型中医馆、中医门诊也开始卖起了中医奶茶。


中医奶茶,以及中医奶茶所营造的场景与服务,更多的是作为中医的“院前系统”,它解决的并不是疑难杂症,也不保证药到病除,而是要解决健康调理等中医里非医疗领域的问题,让这个地方成为用户身边的中医健康管理中心


举个例子,广州的汉古中医,其一楼为奶茶店或咖啡馆,楼上是诊疗室和理疗室。通过饮品将客流量与养生需求结合起来,最终还能向医馆引流。


案例 6

汉古中医馆

汉古中医是由著名老中医李可的弟子陈长青博士和戚沁园博士后联合创立,是一家主张“古中医学派“学术思想的医疗临床基地,在广州和深圳运营2家医馆。



一楼的是汉古首创的本草咖啡厅,店员会按照顾客的五行体质,为其量身定做咖啡或本草茶



通过小程序可以进行模拟问诊,找到适合自己的咖啡口味。性别、出生日期和时辰、生活的城市、情绪、寒热感受、食欲、睡眠以及出汗情况等都会被分析。


同时,一楼还设置有15分钟快速门诊区,以及现代化颗粒机配制设备,可以快速便捷满足常见病症的就诊服药需求,15分钟内完成看病——喝药的快速治疗。咖啡厅楼上是诊疗区域,有5间诊室,2间体检室,18间治疗室治疗床共20张。



古老的中医不应仅仅存在于诊所和医院,更是要存在于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


有调查显示,最困扰90后的健康问题是情绪、皮肤状态以及身材问题。该怎么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阿里健康、天猫家电共同发布的《新食尚主义》报告显示,90后们购买了相当比例的滋补营养品,排名前三的有养生茶、枸杞和蜂蜜。


图片来源: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CBNData


中医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8090后年轻群体的重视,中医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疾病辩证诊治体系,在疾病预防环节起着重大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与当代年轻人热议的养生显然不谋而合。


要想继续发展壮大中医,就需要解开禁锢在中医身上的各种锁链,首要解决的就是政策和思想上的创新。追求创新,追求中医年轻化不止是为了市场需求,也是是为了更好的文化传承


案例 7

食有食无素问馆(秉正堂旗下)

中医鸡尾酒

中医奶茶

中医生活学院


秉正堂于2020年成立食有食無·素问馆,开始探索食疗和中医文化结合的道路,打造了草本咖啡、草本奶茶、草本鸡尾酒的产品。秉正堂创始人夏隆江医生曾经说过“ 生活化医疗是秉正堂的一大版块,也就是在衣食住行方面,怎么样用中医的观点或者现代医学的观点,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到健康或者防治今后产生的疾病。” 



用奶茶吸引年轻人“打卡”,最终的目的也还是为了能让年轻人更多的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从消费化入门,到理解与接纳“医”的部分,到最后引领年轻群体走向中医生活化的健康管理之路。真正地发挥中医“治未病”,调理亚健康的绝对优势。


要让更多人接受中医就需要将中医的产品与服务融入到最自然的生活中,让用户以零门槛的方式完成健康管理。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让人们在逛街过程中、或是办公空余时有个休息的场所,形成中医健康服务新场景


这样的场景,能够让年轻人像选择买一杯奶茶样选择购买中医的产品与服务,让大家广泛接受中医理念与服务,最终是让中医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



03为什么说中医诊所一定要创新?




除了追求中医理想方式的实现,很多中医馆探索中医奶茶也是基于经营瓶颈尝试的努力与突破。特别是面对之前疫情带来的“十大症状”不能看、就诊人次下降、营收下降等冲击。


数据来源: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诊锁界数据库


目前大部分传统中医馆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医生开出的处方,但开药哪里都能开,这导致中医馆缺乏核心竞争力,也难以打造可复制的连锁中医馆。


数据来源: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诊锁界数据库


收入结构的局限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医馆开始在中医生活化、消费化产品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后疫情时代,患者的需求在发生改变,中医诊所、中医馆也不得不寻变、求进,未来中医诊所的创新将会出现以下几大趋势:


中医专科化,在皮肤美容、生殖、妇科、儿科、老年病等专科领域涌现出头部机构;
中医产品化,院内制剂,膏、方、散、剂、颗粒、茶饮、食膳、药妆等成为营收重要板块;
中医生活化,中医可以在生活中多个场景中展现,食品、护肤、养生等;
中医社区化,下沉社区,下沉基层,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的需求;
中医消费化,未来几年消费级的中医服务和产品将集中爆发;
中医智能化,用AI技术挖掘名医名方价值,辅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
中医文化热,中医IP、中医康养小镇、文化教育活动等与中医文化相关的产品服务不断涌现。



3月2日-3日四届中国诊博会暨第五届中国诊所年会,诊锁界特邀中医诊所行业优秀代表,共同分享中医诊所在疫情之下、在行业振兴窗口期的创新发展和突破实践,探寻中医诊所增长的第二曲线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作者:宗正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诊所行业开年大会,沉寂三年后的相聚

扫描下方二维码相约成都,来诊博会现场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甄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