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文章正文

走最难的路,高壁垒专科也受资本青睐

观点 2022年02月15日 19:59 1914 玉衡


在极难突破的领域,找最顶尖的专家,钻研最新的技术,并自带人才补给,于是建起了其他医疗机构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来源:诊锁界
作者:星翼




前段时间,香港亚洲医疗集团(简称“亚洲医疗”)完成折合人民币25.4亿元的D轮融资,离赴港上市的计划又进一步。

亚洲医疗旗下的首家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创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大的非公立心血管专科三甲医院,2011年其心血管外科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获得心脏移植执业资格。目前,武汉亚心医院开放床位750张,平均每年手术量超2.9万例,率先开展的二十余项手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这并非高壁垒专科医疗机构首次获得资本青睐。2020年7月,专攻血液病治疗的陆道培医疗集团获得5亿元B轮融资,同年9月,又完成超过1亿元的B+轮融资;2021年5月,主攻神经专科的三博脑科医院集团也顺利实现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约8亿元;2020年6月底,国内最大的肿瘤专科医疗集团海吉亚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这些备受资本喜爱的民营医疗机构有这么几个相似点——是复杂专科、院士办医、医研教一体。在极难突破的领域,找最顶尖的专家,钻研最新的技术,并自带人才补给,于是建起了其他医疗机构无法逾越的护城河,几乎成为一种“垄断”。而这于资本而言,再悦耳不过。



01高壁垒专科门槛高、竞争小



在一开始,高壁垒专科并没有那么受追捧。

风险投资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之初,最先得到关注的是体检、眼科、口腔、妇产、美容等技术设备门槛较低、回报较快的消费类专科。相比消费专科,心脏外科、脑外科、肿瘤、辅助生殖等复杂专科对技术、人才、设备、配套要求极高,短期内难以规模化发展,自然也无法快速达到资本的上市期望值。

在消费专科如火如荼发展的近一二十年中,也冒出了一些复杂专科医院,如北京陆道培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温州康宁医院、成都锦欣生殖医院等。得益于复杂专科的高门槛,在肿瘤、脑外科、精神科、生殖科等“高精尖”领域赛道上,入局者不多,竞争也不激烈,上述医院一路摸爬滚打,逐渐发展成为了行业标杆。

于是,资本入场。《2021医疗与健康服务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以三博脑科、陆道培医院、美中嘉和为代表的头部专科医疗集团持续受到资本关注,贡献了服务行业总交易金额的三分之一。

资本市场看中的正是这些专科赛道“高价值、高壁垒和稀缺性的特点”。

以心血管专科为例。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3.3亿,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组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66%和43.81%,相当于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这远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死亡率。

尽管目前在心脏病领域有绝对优势的公立医院有阜外医院、安贞医院等,民营医院有武汉亚心等,但面对这么大的需求量,依然是供不应求。



02院士办医的品牌效应



院士办医院的行业影响力,也是吸引资本的一大优势。

如果说“医生办医”往往因其专家属性而自带品牌效应,那么自带“高精尖”光环的院士则是专家中的专家,“院士办医”比医生办医来得更有品牌号召力。对一位重症患者而言,顶尖专家就是如同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院士办医”在国内还属于探索阶段,但在两年前就已经变得火热。2020年,陆道培医疗融资6亿元,树兰医疗准备冲刺A股IPO。陆道培医疗集团由中国骨髓移植事业奠基人陆道培院士于2001年一手创建,而树兰医疗原董事长则是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而此次融资成功的武汉亚心医院的创办团队之一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外科专家朱晓东。

院士头衔之下,是积累多年的学术成果和临床经验,如朱晓东院士有着50余年的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致力于在国内推动心脏瓣膜手术并协助多家医院开展冠心病外科。

院士办医不仅仅意味着前沿的科研理论和过硬的医疗技术,还有勇闯无人区的无畏——治其他医院不能治、不敢治的病,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首例”,以及强烈的救死扶伤情怀。

据丁香园报道,因目睹许多患者苦于排队等候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2001年,70岁的陆道培院士决定创业,建立一家血液病医院,2007年,陆道培的团队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对在公立三甲求医无门的病人一律接诊,那时的陆道培医院也被称为“血液病患者的最后一站”,甚至在河北燕郊的新院址附近,出现了一个“小白村”,常年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属。



03医教研一体实现持续增长



除了专科赛道和医院领头人,增长模式也是资本市场尤为关注的内容。

若想实现专科医院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有源源不断的科研创新和人才供给,神经专科领域的民营龙头企业三博脑科医疗集团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显然做到了极致。

三博医疗的初创团队观察到“世界上最好的医院都是医教研一体化”,但民营医院似乎很少这样发展,他们决定要办一家学院型医院,因而,“博医、博教、博研”从一开始就刻入了三博医疗集团的DNA中。

2010年12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挂牌成立了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也是北京首家被纳入重点高校科研教学体系的民营医院;三博脑科还建立了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癫痫病研究所”。据其官网数据显示,三博脑科在国际著名神经专科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80余篇。

“以医疗为引擎,教学、科研为双翼。”在这样的高配设置下,三博脑科从2001年成立到现在,从未出现过人才短缺问题,反而不断向同行输送人才。

“三博创立的那个年代,整个行业都很小很慢,它可以不慌不忙地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但当下已经几乎没有了三博起步时的那种条件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分析。

武汉亚心医院同样如此,与江汉大学、武汉大学等众多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设实验班和医学中心,不断为亚洲医疗输送人才;在医疗技术上也有多个突破,微创搭桥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TAVI)、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等在湖北省均为首例。

除了医教研一体化之外,武汉亚心医院还积极拥抱数字化医疗,打造了“产、学、研、应用”相结合的心血管医学转化平台,2006年起,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影像诊断。


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像武汉亚心医院这样的民营医疗机构在“高精尖”医疗领域中不断突破前进,走出一条不易被复制的路,恰好是资本最爱听的故事。

高壁垒专科医院在强刚需的严肃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被同行用诸如“首屈一指”“难望项背”此类的词汇来形容,但难以逾越的不止是医疗技术,或许还有创始人的远见与情怀。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作者:星翼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会议信息  /



2022年5月,由诊锁界传媒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诊所配套服务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诊所年会将于广州盛大召开。
本次大会将设置近10余个平行分论坛、10余个卫星会议,盛邀海内外的行业专家与业界精英与会交流,同时下设8000平米的产业展览空间,涵盖诊所发展产业配套的全范畴,为参会者精准对接优质的产业合作资源,为产业提供广泛的交流与交易场景。
点击下方动图,了解详情👇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诊博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