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案例文章正文

保险巨头跨界探索康养,如何抢占“银发”市场?深耕康养市场, 泰康为何再次上榜世界500强?

案例 2021年08月12日 10:39 4562 宗正
微信图片_20210812113058.jpg

导语:医养结合已经成为养老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这是在于,通过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结合为一体,医养结合能促使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深度融合与联动发展,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养老是一门大产业。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共14.1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占13.5%,相比1991年增加了1.22亿。参考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21%~40%为重度老龄化。也就是说,我国已经处在中度老龄化的边缘


为应对巨大的健康养老需求,监管层近年来在政策上推出一系列组合拳。截止今年2月,全国31个省区市党委陆续审议通过了当地“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各地的规划中,养老被给予了重点关注,其中,“对公共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多个省区市未来五年发展的着力点。

 

基于此,我国养老产业正在迎来大发展,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其中,医养结合已经成为养老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这是在于,通过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结合为一体,医养结合能促使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深度融合与联动发展,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顺应这个大趋势,大健康行业正被重塑: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技术在新的需求和政策的支持下,不断衍生和演化,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量。 变局之下,一幅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蓝图正在描绘。


01|中国式养老难点在哪?


我国老龄化挑战日趋严峻。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7.8%,而上个世纪90年代该项数据比例不足9%。这意味着,以前1个老年人平均有11个人赡养,而现在1个老人平均只有约6个人赡养,社会的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从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多年的部分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健全的养老金体系是应对养老负担的有效举措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在积极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与建设,我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形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养老压力。 但是,囿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基本养老保险目前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显示,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12310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228亿元,平均每人每月养老保险待遇3332.5元,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期全国有16032万人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均162元一个月,替代率低。


 二是财政负担压力大。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供款方,政府给付老年人口基本养老金,同时对居民缴费予以补助。


根据社科院在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或许在2035年耗尽,十四五期间我国养老金保障缺口可能达到8到10万亿元。 不仅如此,正在开启的长寿时代,还面临着长者带病生存这一困境。


相关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75%拥有慢病,65岁以上的人65%拥有2种以上慢病,人们将带病长期生存。因此,人们还有养老、照护、医疗健康,以及财富管理等需求


02|“保险+医养”,医疗健康闭环如何打造?


面对养老这个万亿级市场大风口,除了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外,产业端也在发力。可以看到,近年来,不论是险企、房地产企业,还是科技巨头,亦或是一些创新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与布局。 例如我国保险巨头泰康,其从预见到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将发生深远的变化开始,便大力布局长寿经济。2007年,泰康开始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把虚拟的保险变成可以为客户提供刚需和紧缺的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需求。


如何在康养方面的进行深入服务?数字化和智慧医养成为一个突破方向,在智慧医养上,泰康之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才。

针对老年人对智慧医养产品接受慢的问题,工作人员会对居民进行宣传、辅导,帮助居民快速适应产品。同时,组建一支由专业管家、社工、医生、护士组成的团队,能够及时发现、响应居民需求和异常情况。


截至目前,泰康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了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地上总面积331万平方米,规划超3.7万户养老生活单元和约2100张医疗床位。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和杭州7个城市的养老社区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到2021年年底,还将有四处养老社区开业。


除了深度融合内部资源,对接外部生态也很重要。泰康在线与超500家渠道、逾2700家医院、700余家体检机构、60余家中高端儿科诊所和超5000家药房开展合作。 可以看到,在用保险作为撬动整个健康生态体系的思路里,保险的作用不仅在于财务的平衡,更在于资源和服务的分配 


 

03|深耕康养市场,泰康为何再次上榜世界500强?



深耕康养市场的泰康,正在持续稳健发展。


从行业层面看,泰康踩中了保险与大健康结合的风口。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健康险业务原保费收入8172.7亿元,同比增加1106.7亿元,增长15.7%,增速高于寿险、产险、意外险等大类险种,行业正迎来加速发展期。


 另外,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医养产业也正处在关键发展期,这里面有两个重要趋势值得关注。其一是基于医卫条件和经济水平改善,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长寿社会正在到来;其二,高龄人群的护理需求正在释放,医养相关产业将被带动起来 可以看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与长寿经济相关的健康险、医养等细分赛道蓄势待发。在这些领域,泰康围绕高品质养老服务做了率先的尝试与实践,这是其取得迅速发展的中观原因。 


综上来看,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崛起,以及踩中养老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坚持持续创新的泰康四次荣登世界500强,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排名也多次跃升。


04|商业向善,长寿时代更需长期主义


医疗大健康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


从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但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目前我国医疗支付结构仍有待优化,亟需商业保险承担起更重要的补充作用。数据显示,我国个人支付占医疗开支比例高达39.7%,相比之下,美国这一数字仅19%,德国为12%。 于是去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加速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支付方式改革和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 在此趋势下,以泰康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加速构建“险+医”的模式。但问题在于,医疗支付的管理十分复杂,医疗资源的聚集与整合也考验综合能力,这是一件开拓性的事业,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坚持与验证,所以更需要长期主义的坚持。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需求和市场,巨头们都在积极探索与布局。但医疗大健康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事关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因此并不是一个“快”行业


它需要入局者理解和洞察银发人群的真实需求,也需要花足够的耐心与精力构建适宜的模式与服务。毕竟,老龄化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社会的一份责任。 而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或许是最好的答案,也是最强的壁垒。


—— END ——


//本文来源:动脉网

//编辑:宗正(Asen_Lai)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主页banner (5).jpg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