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小社康将有大动作!深圳发布42条指引做强基层卫生健康


导语:小小的社康机构将是医改的“重头戏”。深圳市委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其中一个“小目标”就是在“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方面走在前列。加强社康服务体系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来源:读创健康

记者: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郑健阳

通讯员:深卫信

3月20日,深圳市卫健委召开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推进会,继续为基层健康“添砖加瓦”,为基层医护人员“加油打气”。

3月20日,深圳市卫健委召开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推进会现场。

会议发布了《深圳市2019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提出42条具体措施,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基层医疗集团为服务后盾,社康机构为服务网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责任主体的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将基层诊疗量占比提高至45%以上,全面改善市民对社区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深圳将试点开通家庭医生呼叫平台,免费为市民提供热线服务,居民有任何身体问题,都可以在热线服务时间内致电家庭医生呼叫平台,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

现状:每个社区基本都有1家社康机构

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指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深化医改的总原则,“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我们始终把‘强基层’摆在首位,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

罗湖文华社康。

10年来,深圳在社康中心“院办院管”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优化调整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架构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基创优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是完善社康服务体系。2014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投入10亿多元用于社康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建立“区域社康中心+社康站”管理模式,2018年,全市再新增社康机构42家,社康机构总数增加至668家,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有1家区域社康中心、每个社区有1家社康机构”。

二是增强“强基层”政策导向。深圳将社康机构的门诊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40元/人次,在9家基层医疗集团推行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改革,激励其由“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社康医务人员的薪酬基本实现不低于举办医院同类同级人员的水平,在社康工作、取得副高以上职称的全科医师可以“超岗”聘任,对到社康机构工作的规培毕业生最高给予35万元生活补助。

三是提升社康服务能力。深圳率先出台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和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医养融合服务规范,推动医院的专科号源优先给社康和家庭医生使用,社康上转病人优先诊疗。2018年,双向转诊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基层总诊疗人次占比提高至75%左右,全市组建了2296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累计签约337万名居民、累计建立家庭病床8300多张,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3%。

四是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圳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元/人,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各区、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持续加大人、财、物投入和绩效考核力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和居民健康改善效果显著提升。

五是推进社康信息化建设。2018年,深圳正式启用网络版社康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实名制建档,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35万份,建档率75%,基本实现了社康机构与举办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的信息化,社康系统与各公共卫生系统各自独立、互不联通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今年重点:42条措施“强基层”

会上,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强调,基层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和支点,是深化医改的重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基础不牢,就无法构建起支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系的“健康大厦”。

罗湖文华社康全科医生在为小朋友看病。

接下来,深圳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发力“强基层”,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基层医疗集团建设。全市各区要全面推广罗湖医改经验,加快完善基层医疗集团规划布局,推动基层医疗集团全面挂牌运作、协调高效运转,并加大集团的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推进后勤保障、检验检查、药品配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一体化,推动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基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公共卫生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二是做强市民健康服务大平台。研究制订《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办法》,出台社会力量开办社康机构服务指引,疏通社会力量办社康机构审批服务堵点,鼓励社会力量在商业楼宇、企业总部、工业园区开办社康机构,年内新增社康机构100家以上,并在全市社康机构全面配置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三是“补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在院校教育上,推动本市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系或全科医学学院,建设一批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在毕业后教育上,扩大全科规培学员招生规模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规模,将每年转岗培训名额提高到300名。在人才使用激励上,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强化医院绩效分配的强基层导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于人员支出的部分在绩效工资总额外单列管理,鼓励在社康机构实行目标年薪、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搞活用人方式和分配机制。在人才评价管理上,改革基层医疗集团全科医学类高级职称评审制度,推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将临床工作能力和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和家医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作为重要依据。

四是加快社区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12361”工程进度,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病历库、电子健康档案库三库融通。在纵向融合上,加快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康机构之间电子病历、体检报告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在横向融合上,加快推进社康信息系统与计免、精防、肺结核等专业条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减少基层医务人员重复录入、比对和校对服务数据,实现社康服务信息化、智能化。

为了优化市民体验,深圳将在社康机构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码”,实现“四扫码”:扫码建档查档、扫码预约签约、扫码上转下转、扫码查询检验检查结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深圳市2019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提出42条“强基层”具体措施,为相关单位和机构提供详细指引。

会上,深圳市项目办通报了2018年度全市各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随后,5家单位进行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经验分享,其中罗湖区卫生健康局介绍了“全科医生进校园”,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介绍了“全人照顾新模式”,龙岗区卫生健康局介绍了“社康服务质量提升”,光明区卫生健康局介绍了“家庭病床服务”,罗湖区文华社康中心介绍了“家庭医生服务扩面提质”。

会议还为2018年度深圳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的优胜者进行了颁奖。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