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康复医学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如今,康复行业更是成为医疗投资市场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来源:...
2023-02-17 6506
疫情使眼科医院业绩承压,疫后弹性可期。疫情对医院门诊量及手术量有明显影响, 2020年疫情爆发后,多地医院停诊,2020Q1眼科连锁公司收入下滑了25%-40%。根 据海外经验,防疫管控放松后,短期内门诊量会因新冠确诊病例大幅增加而有所下滑, 但恢复迅速,尤其是眼科门诊,同比增速比刚需科室增速平均高12%。
眼科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增长空间广阔。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25年民营市场规模预 计将达1,103亿元,2019-2025年CAGR18.3%,在细分领域中2019-2025 年CAGR医学视光为17.4%;屈光手术为28.6%;白内障为10.1%。高速增长主要源于我国目前庞大的眼病患者、治疗的低渗透率以及对眼科手术的认知度不断提升。
连锁扩张加速,消费类、高端类业务助力高速增长。在扩张节奏上,各家公司均在提速。爱尔眼科稳步扩张,致力于打造“1+8”区域性眼科中心;华厦眼科视光中心建设与眼科医院外延并购齐发展;普瑞眼科重点聚焦全国中心城市;何氏眼科以“1+N” 战略进行省外扩张。
在业务结构上,各家公司均聚焦发展高毛利的屈光与视光业务, 在白内障业务上向中高端白内障手术转型。外延+内部业务调整助力高速成长。
01|疫情使医院业绩承压,疫后弹性可期
1.1 眼科医院因疫情影响,短期业绩承压
医院诊疗人次受疫情及管控措施影响,眼科等消费类科室更敏感。2020年1-3月,国内疫情爆发,疫情相关地区采取封控措施,我国医院诊疗人次明显下降,2月份降至最低点, 就诊1.3亿人次,增速为-49.0%。
2021年疫情缓和,医院诊疗情况恢复至疫情爆发前水平。2022年自2月开始,因散发疫情,全国多地进入静态管理管制,医院就诊人数受影响,2022年2月全国医院仅3亿人次,并于 4月再次负增长,6月回正。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受疫情影响情况相同。分科室来看,眼科、口腔科等消费类科室对疫情及相关管控措施更敏感。2020年医院眼科门急诊人次数同比 下降11.9%,口腔科为14.0%,2021年疫情缓和后,恢复也较好,眼科2021年同比增长19.6%,口腔科同比增长20.7%。
1.2 防疫政策优化,眼科医疗服务弹性可期
刚需科室恢复较快,眼科弹性较大。在英国封控期间,外科、眼科因需进行侵 入性操作,整体诊疗量降幅较大。20M4 时,内科门诊量同比-49.2%,外科-60%, 眼科-62%。在21年7月开始逐步放开后, 内科和外科门诊量恢复较快,21年3月,内科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外科已恢复并反 超疫情前水平。眼科门诊量尚未恢复至疫 情前水平,但管控放松后,眼科同比增速 比内科、外科增速平均高12%。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明确,有望助力眼科服务行业复苏。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通过扩大内需消费恢复经 济和稳增长,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在服务消费中,《纲要》提出要提供 多层次医疗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疫情扰动下,医院正常诊疗活动受影响,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疫情对医院的扰动消失,促消费,尤其是促进医疗健康服务消费政策落地后,2023年眼科服务行业有望迎来复苏。长期来看,扩大内需消费要提高居民可 支配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提高后将直接提升居民医疗服务的就诊及支付意愿,长期利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
02|眼科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增长空间广阔
2.1 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持续扩容,民营眼科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眼病患者基数庞大,各类常见眼科疾病患病人数均远超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在常见致盲性疾病中,我国白内障患者总数是美国的7.28倍、青光眼是7.69倍、葡萄膜炎是11.00倍,我国的眼科疾病负担远超美国。
根据柳叶刀杂志数据,我国2019年视力受 损人群近6000万人,其中失明人群就有869万人,未来随着老龄化加剧、电子产品广泛使用,眼病患者人群 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眼科刚性治疗需求逐渐释放。
近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持续上升,眼病患者的治疗意愿随之提高。2015年我国眼科门 急诊数量为0.98亿人,2021年提升至1.34亿人,2015-2021年CAGR为5.28%,其中眼科专科医院就诊人数 在眼科就诊总数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20.71%增长至2021年的30.81%。
2.2 眼科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消费级眼科服务潜力巨大
按治疗类型分,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主要包括医学视光、屈光手术、白内障 治疗。根据灼识咨询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医学视光市场规模为221.0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 21.3%。屈光手术市场规模为174.3亿元,占比16.8%。视光与屈光手术市场来源于近视人群,基数大且每年新增人数多。白内障市场规 模为187.8亿元,占比18.1%,源于我国老龄化加剧,白内障属于老年性、致盲性疾病。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至国家战略,医学视光渗透率显著提高。我国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儿童青少年是近视防控的重点人群。根据卫健委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共有6.6 亿近视人群,近视率为47.1%,其中儿童青少年人群近视率为52.7%。近视和用眼程度紧密相关。为促进儿 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展开,国家连续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防治指南》和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等文件,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目标是在 2030年将上述人群近视率分别控制在3.0%、38.0%、60.0%、70.0%。
视光矫正渗透率稳步提升。屈光不正治疗方式包括屈光手术与医学视光两种,医学视光治疗具有无侵入、单次花费低、可及性更高的特点,患者接受度较高。随着我国青少年学习负担加重,电子设备发展,以近视为代表的屈光不正发病率逐年升高,对验光、配镜服务的需求和医学视光渗透率稳步提升,根据爱博医疗的测算,OK镜在8-18岁青少年中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0.88%,提升至2025年的3.15%。
医学视光由医学验光配镜和屈光不正视力矫正两部分组成。
其中,医学验光配镜包括框架眼镜、软性角膜接触镜、各种功能性镜片眼镜等。屈光不正视力矫正包括角膜 塑形镜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等。
根据《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非进展性近视的矫正方法包括 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对于近视进展快速,即进展量≥0.75D/年的人群,矫正方法包括角膜塑形镜、特殊设计的框架眼镜如渐进多焦框架镜、多焦点接触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相较于以框架眼镜为主的普通眼镜店,医学视光服务能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并根据患者屈光不正情况与个人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3|行业格局: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3.1 毛利率:整体稳中有升,爱尔眼科规模效应明显
爱尔眼科毛利率领先,各公司毛利率整体上稳中有升。各公司毛利率均平稳上升,2022Q1-3,爱尔眼科毛利率51.9%,比2017年上升了5.6%;华厦眼科毛利率 48.0%,提升了6.1%;普瑞眼科毛利率44.5%,提升了4.3%;何氏眼科毛利率为41.6%,提升了1.2%。
毛利率主要受材料成本影响,爱尔眼科在成本上规模效应明显。毛利率高低与收入规模相关,主要因在眼科医院的成本构成中,药品、医用耗材、视光材料等材料成本占主要,各公司2021年材料成本在收入中平均占比为27.0%,人工成本平均占比为14.7%。
公司业务规模越大, 材料的采购量越大,公司与供应商谈判时议价权越强,爱尔眼科收入规模最大,在材料采购上规模效应明显。何氏、普瑞、华厦也均设置集中采购平台,充分发挥公司的议价权和规模效应。
3.2 净利率:不断提升,其中爱尔眼科盈利能力突出
爱尔眼科净利率逐年提高,快速扩 张期眼科医院净利率差异较大。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由于近 几年处于快速扩张期,体内新开医院尚处于培育期,对净利率影响较大。整体上,各家公司净利率水平均在不断提升。2022Q1-3爱尔眼科净利率突破18%。2018-2021年归母净利润CAGR:爱尔 眼科32.1%,华厦眼科40.4%,普瑞眼科44.2%,何氏眼科15.5%。
3.3 销售费用:各公司差异较大,随着品牌建立将逐步回落
快速扩张阶段宣传推广费用较多,整体销 售费用率高于品牌成熟的爱尔眼科。在成本费用拆分中,对净利润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销 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各家公司管理费用率均保持13%左右。销售费用率差异较大,主要因各公司的品牌推广策略与市场扩张阶段不同。
普瑞眼科旗下医院均位于中心城市,前期品牌宣传投入较多,因此销售费用率在行业中较高,随着市场打开,品牌效应建立,销售费用率明显改善,2021年比2017 年下降了5.0%。未来随着新开医院步入正轨,何 氏、普瑞、华厦的销售费用率将持续改善。
04|院区分析:深化全国布,局加强核心区域品牌影响力
05|业务分析:不断向消费类、高端业务调整
/ END /
/ 2023活动预告 /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style="outline: 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cursor: pointer;line-height: 0;user-select: none;" href>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甄选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中国康复医学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康复医学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如今,康复行业更是成为医疗投资市场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来源:...
2023-02-17 6506
随着疫情防控新常态的到来,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原生需求回弹、市场推广产品创新、估值切换、投融资行为升温等迹象,我们有理由相信2023年是中国市场向“后疫情...
2023-02-07 6272
亿欧智库发布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报告从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行业细分市场、科技赋能行业创新、康复医疗企业案例分析、以及行业...
2023-02-04 6404
随着健康消费意识提升和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内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在近5年内迅猛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民营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已于2021年突破1000亿...
2023-01-30 6115
据海外经验,防疫管控放松后,短期内门诊量会因新冠确诊病例大幅增加而有所下滑, 但恢复迅速,尤其是眼科门诊,同比增速比刚需科室增速平均高12%。来源:眼...
2023-01-24 5378
中国医院领域正在迎来“超级并购”的时代。来源:泰合资本在宏观环境动荡加剧的2022年,资本开始趋向两极化发展:一方面,资本愈发向以新一代技术革命为代表...
2022-08-14 13627
导语:近日,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领投,创业团队和睿泽创投继续跟投的唯嘉儿科宣布完成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完成后,唯嘉儿科总体...
2021-11-01 10502
导语:2021年10月15日,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立明生物”)正式宣布完成5.6亿元规模D轮融资。本轮融资再次获得顶级投资机构青睐...
2021-10-15 996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