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发文:疫情决胜期,基层诊所要做好这些新任务
在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决胜的尾声,出院患者的健康康复成为此阶段的重点任务,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试行)》通知指出,康复患者的健康监管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将落实在基层医疗机构。
来源:国家卫健委
作者:妙手互助平台顾郎中
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出院康复、健康管理
3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试行)》,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的隔离管理、随访复诊、健康监测、康复医疗等工作做了部署,其中以下几点和基层医疗机构密切相关:
❶定点医院要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要指导出院患者及家属按要求做好隔离管理和自我健康监测。
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要求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在患者较为集中的地区要安排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社区康复任务。
❸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要通过家庭医生签约APP、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与辖区内管理的出院患者开展信息互动,通过“互联网+”等形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的隔离管理、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工作很多是需要基层医疗机构来完成的,再细化到基层社区、村,也就落到了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肩上了。这么来看,今年基层医生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点。
与此同时,《湖北省细化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措施》也发布了。
湖北省细化新冠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措施
▍一、锁定健康管理服务对象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调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相关个人信息、治疗情况、出院医嘱等病历资料推送、交接和共享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主体责任,根据上级医院反馈的信息,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进行管理,做到“应签尽签、应管尽管”。
▍ 二、规范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❶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解除集中隔离康复后2周,预约其做好健康状况复诊,重点复查血常规、生化、氧饱和度,必要时复查胸部影像和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
❷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解除集中隔离康复后4周内,对其加强健康监测。每天了解患者体温、呼吸道症状等健康状况,重点加强对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出院患者,以及重症、危重症出院患者的健康监测,并提供健康咨询和康复指导。
❸在完成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监测后,参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模式,继续做好定期随访工作,对康复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加强健康教育,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
▍ 三、强化健康管理保障措施
❶落实经费保障,确保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中新增5元全部落实到乡、村和社区,统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包括出院患者的复查、追踪、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支出。
❷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努力做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出院随访档案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全闭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APP、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等多种手段与出院患者开展信息互动和随访服务,并将相关随访记录及时录入居民健康档案。
❸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掌握呼吸、运动功能恢复状况的评估、康复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基础性、通用性技能。
❹发挥县域医共体推进资源下沉的协同作用,强化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县级医院专科医生,特别是内科、康复科、心理健康等专业人员,要充分参与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湖北省细化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措施》就进一步明确指出,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进行管理,做到“应签尽签、应管尽管”。所以对于湖北省的基层医生来说,2020年的基层公卫工作就新添了一项任务。
当然,《措施》也强调,确保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中新增5元全部落实到乡、村和社区,统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包括出院患者的复查、追踪、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支出。希望基层医生在尽心尽力完成新加工作的同时,能拿到应有的报酬。
截至3月15日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北京4例,广东4例,上海2例,云南1例,甘肃1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3例。
英国,瑞士等国的防疫做法更加重了输入病例的不确定性。我们基层诊所按照国家统一布署做好规定事宜,也是对国家防疫,全球防疫作的重要贡献。
▼
相关报道
▼



//来源:国家卫健委 作者:妙手互助平台顾郎中
//编辑:太白(lzxx12580)
❖ 慎重声明: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中国新型诊所会员社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