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文章正文

新中国70年医院、诊所、卫生人员的发展

资讯 2019年10月08日 15:21 7535 林风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周年。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为蜚声国际的社会主义强国。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整理

编辑:玉衡

医疗机构数量:3670——99.7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

人均预期寿命:35岁——77岁

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6.1‰。医疗质量排名:111——48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医疗保障参保率:95%以上

我国已织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01 医院数量稳步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建设医疗服务体系,随着政府在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医疗条件的持续提升,医院数量和床位数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院2803家,医院基本上集中在城镇,医疗技术比较低下,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特别是乡村地区,缺乏起码的医疗卫生保障,医疗环境亟待改善。到2018年,医院数量已发展到33009家,其中:公立医院12032家,民营医院20977家。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过去十年中,公立医院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得益于社会办医政策的推广、社会资本大举进入民营医疗领域,民营医院数量上升趋势明显,2015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赶超公立医院。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建国初期(1950年数据),床位数仅11.91万张,而截至到2018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4万张,其中:医院652.0万张(占77.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8.4万张(占18.8%)。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70年来中医医院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全国基本完成了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体系建设,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7年末,全国中医医院数量为3695家。


02 社会办医政策带来“诊所热”


在过去70年中,诊所数量的变化跌宕起伏。在经历“悬崖式”下跌以及“爆发式”增长后,2011年以来,随着鼓励社会办医等相关利好政策的实施,诊所数量呈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截止到2018年末,全国共有诊所数量为228019家。在地区分布中,截止到2017年末,东部地区诊所数量占比最多达41.36%,西部地区32.71%,中部25.93%。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在省份分布中,山东省诊所数量最多,达16812家,其次是四川省15445家,河北省14307家。第四位到第十位分别为:广东省、辽宁省、湖南省、浙江省、广西省、山西省、江苏省。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03 注重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卫生人才队伍软实力建设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建国70年来,全国卫生人员数量已从建国初期的61.12万人,发展到2018年的1230.0万人,增加了20.12倍。其中,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注册护士数量首次超过执业医师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70年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中,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人数均稳步增长。2018年末,全国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为360.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301.0万人;注册护士数量从3.78万人,增长到409.9万人;医护比为1:1.36,医护比例倒置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

在学历结构上,截止到2018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本科及以上占34.6%,大学专科占比37.76%。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技术职务(聘)结构:高级(主任及副主任级)占8.0%、中级(主治及主管)占19.9%、初级(师、士级)占61.1%、待聘占10.9%。

2018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机构分布:公立医院51.1%(486.8万人),民营医院13.22%(126.1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12%(268.3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2018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9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9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22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34人。


04 卫生支出总费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458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03亿元,增长了约196倍。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卫生支出总费用也呈快速增长趋势。1980年,卫生支出总费用仅为143.23亿人民币,占GDP总量的3%,2018年,卫生支出总费用为57998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的6%。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6390.7亿元(占28.3%),社会卫生支出24944.7亿元(占43.0%),个人卫生支出16662.9亿元(占28.7%)。人均卫生总费用4148.1元。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05 70年农村卫生变化


卫生院、赤脚医生、乡村医生...作为广大全国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名称几经更替。中国离不开乡村医生,可以说,没有乡村医生,就没有今天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繁荣昌盛。

乡村医疗服务最主要集中在乡村卫生室。1985年,全国共有777674家乡村卫生室,2018年底,全国54.2万个行政村共设62.2万个村卫生室。2017年-2018年间,乡村卫生室便减少了近10000家。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1970年,全国共有乡村医生/卫生院477.9万人,2018年,其数量锐减至90.7万人。2018年底,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2.32人。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制图:诊锁界


06 预期寿命稳步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取得了很大提升,充分保障了居民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婴儿死亡率在200‰左右,预期寿命为35岁,而2017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6.8‰,预期寿命为76.7岁(表1),我国居民健康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我国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必将继续提升。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整理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记者田茹、刘玫妍、梁缘、范洪岩、王永文整理。)、健康中国(《中国卫生统计杂志》作者:邓妍 郭海强。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统计编辑部。)

标签: 资讯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