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年门诊超4亿,从治病到健康,“妇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成民营医疗突破口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imageurl="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Dm5HAQPyZDvpeeWmIjsT7PdQFtd6b4UcF0aPibdib744WxgHiaHibDbQGdeLjQNsIOELPpiazwKPwO06CsHS4SCne4g/640?wx_fmt=gif&from=appmsg"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2024年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提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在我国,妇女和儿童占总人口的 2/3,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缺一不可。从“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预防和减少妇女儿童疾病发生。
来源:诊锁界综合
编辑: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1月31日,2024年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中提到,2023年全国妇幼健康战线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提到了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围绕“妇女生命全周期、儿童生长全过程”拓展服务链条、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我国,妇女和儿童占总人口的2/3,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20年底,我国女性人口总量已达到6.8亿人,据WHO统计,我国有70%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感染等妇科疾病,育龄妇女更是高达90%。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妇儿年门诊量在4亿人次以上。《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行动中提出完善女性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围绕不同生理阶段健康需求,提供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从“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将是所有医疗机构的未来办医定位和机遇。

妇女儿童的健康周期是什么?
妇女儿童的健康周期在不同阶段侧重点都不一样。所以在合适的时间提供个性化的、阶段性的健康服务和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具体的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帮助。
♦对于妇女来说,健康周期通常包括以下阶段:
1.女童和少女时期:关注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心理健康和预防疾病。
2.育龄期:包括生理期管理、生育健康、避孕、性健康等方面。
3.孕期和哺乳期:关注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安全、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等。
4.更年期和老年期:关注更年期症状管理、骨质疏松预防、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等。
♦对于儿童来说,健康周期通常包括以下阶段:
1.婴儿期和幼儿期:关注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免疫接种、预防疾病等。
2.学龄期:关注学校健康、视力和口腔健康、心理健康等。
3.青少年期:关注青春期健康、心理健康、性教育、预防青少年健康问题等。

女性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预防保健与心理健康亟待改善
女性的健康与儿童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包括:母亲健康对胎儿的影响,儿童后续的生长发育、女性健康问题导致的遗传倾向等等。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动,国内的医疗保健也在逐步完善:
据2023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2023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98.69%,较2023年提高2.33个百分点;一些常见病的检查率也达到了97.45%。
但女性的预防医疗健康保障是包括多个方面,不仅仅是产检和常见病筛查,同时包括:盆底功能障碍、盆腔炎症、子宫肌瘤等疾病的防治,女性的心理健康等等。据全球女性健康指数统计,世界平均水平得分为54分,按五个维度(预防保健、情绪健康、对健康和安全的看法、基本需求和个体健康),世界平均得分为19、66、70、67、71。

中国的五个维度得分为:19、72、88、86、85。可以看到,预防保健这块才刚够到世界平均水平,低于G20国家平均水平,仍较落后。即癌症、糖尿病、高血压、性传播疾病或感染检测覆盖度。
其中据全球女性健康报告统计显示:
1.癌症筛查覆盖率低:全球仅有12%的女性报告称接受过癌症筛查,这意味着大量女性没有得到早期筛查和预防的机会。
2.糖尿病筛查率不足:尽管糖尿病是全球女性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但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女性接受了糖尿病筛查。
3.血压检测覆盖率低:全球只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接受了血压检测。
4.性传播疾病/感染检测率低:少于九分之一的女性报告称接受过性传播疾病/感染检测,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艾滋病病毒、癌症和不孕等。

Susan Harvey博士,豪洛捷公司的副总裁指出:“预防筛查是预防疾病和感染、提高女性预期寿命和生育能力的关键第一步。然而,很多女性未能获得癌症、性传播疾病和感染的例行检测,而心脏代谢疾病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本可以通过早期监测和治疗来加以预防。”
可见,在全球女性的预防保健板块都偏低的情况下,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这块的任务就显得更为艰巨了。加上政府补助占妇幼保健工作的基金投入不到位,妇幼保健机构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不得不拓展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逐步呈现“重临床、轻保健,重有偿、轻无偿”的发展方向,最终导致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特征逐渐淡化,并逐渐形成了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女性和儿童的健康保障项目缺乏的现象。
根据L.E.K调查的590名美国女性为例,关于女性健康临床领域和未满足需求,其中按女性健康状况/关注领域划分,消费者表示盆腔和子宫护理(包括子宫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问题)和MHFB领域((母婴儿童青少年健康) 的未满足需求最高。
其中宫颈癌和乳腺癌是严重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国家重视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妇女“两癌”进行免费筛查工程,但“两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宫颈癌患病率9.97/10万,乳腺癌患病率24.73/10万。这对如今生育率低迷的现状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科普和疾病筛查,不能及时对症下药,从而影响生育甚至生命。
女性的健康得不到保障,怀孕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健康问题无从下手,不仅影响孕妇也会直接影响到胎儿后续的健康成长。
但同时也说明了在预防筛查以及对筛查异常者的跟踪管理这块,还有很大的市场有待开拓。
除了预防保障之外,在情绪健康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全球女性健康指南统计了女性是否经历过焦虑、悲伤、压力和愤怒。
整体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负面情绪,1/4的人经历了愤怒,3/10的人经历了悲伤,4/10的女性经历了压力,4/10的女性经历了焦虑。

根据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0%的孕妇和13%的产妇患有抑郁症。同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平均患病率已达14.7%,孕产期不同阶段可疑抑郁或抑郁的总体阳性率为20.17%~27.57%。这意味着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左右不开心的新手妈妈正经受着蓝色忧伤的困扰,严重者甚至会酿成生命的悲剧。
妇女心理健康是妇女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妇女心理健康管理中仍有不足,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心理咨询、评估和指导,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和社区支持等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并非易事,但是还是大有可为。


关注女性健康,促进儿童发展根据2024年伊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印发文件,全面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技术评估工作。作为衡量国民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2022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5.7/10万。中国妇幼健康指出在江西,这一最新数据是5.71/10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南昌许多准妈妈首选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孩子。在怀孕12周后,医院会对门诊筛查出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分类,对产检中血压异常的孕妇建立监测群,医生随时监控并且指导她们每天上报血压数值和用药情况,恢复正常后即可退出监测群,实现了危重孕产妇零死亡的成绩。医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开展新技术和多学科合作,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并在区域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只有女性的健康得到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治疗的龋洞不会自行愈合,如果不进行干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同时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态势尚未根本转变,对儿童眼保健及视力防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科学养育知识和健康护养技能不足,定期接受视力检查的意识不强,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明显不够。
除了口腔和视力问题,儿童超重和矮小症也在逐步飙升,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众多举措来预防保障儿童各方面的健康,但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更多有效的医疗保障手段的预防干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儿童健康成长上,可以加强(滑动浏览):1. 加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包括疫苗接种、体检、健康教育等,提高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提升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儿童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3. 培养专业的儿童医疗队伍:加强儿科医生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完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报销比例,降低儿童就医负担。


5.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6. 推动儿童医疗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实现儿童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一手抓女性健康一手抓儿童健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让妇幼健康协同进步。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更多运营干货欢迎关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