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73
企业经营那么难,你抵押了家当苦苦维持运转。你还以为是你富有担当地在“养企业”、“养员工”吗?对不起,残酷的答案是,没有人会感激你,所有人反而会认为你的空头支票耽误了他们的事业和青春,你才是他们人生中的不幸,你注定会成为员工心目中最不耻的人!
来源: MBS品牌中心
作者:吴优
编辑:南翼
前不久,卫健委公布2022年全国医疗机构亏损一万亿,有43.5%的公立医院处于亏损状态,平均一天亏损30亿。然而实际上更可怕的是,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危机和来自公立医疗的定价天花板,民营医院的日子更惨。2019年一年中,企业注销关门的民营中小医院多达347家,2020年之后,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685家。2021年全年,相关破产重整案件达到100件,同比增长25%。2022年民营医疗机构爆雷事件频发,破产、关门、转让、股东情仇等一幕幕上演,拉开了民营医疗机构倒闭潮的大序幕。
01|2023年民营医疗机构走势如何
❶2023年经济形势如何?相信每个人都有了答案。作为大量普通家庭,医疗支出会大幅萎缩,尽量不生病,尽量不就医,势必是每个家庭缩减大额开支的第一选择。对于大部分家庭,房贷是必须还的,否则要被银行扫地出门;孩子上好的学校、去补习班是不能省的,否则就没有未来;车子虽然可以少开,但每年的费用是要交的;唯一剩下来可以砍的变动成本,就只能让全家避免生病。这和消费医疗的逻辑出发点还不一样(是为了打造家庭竞争力),刚需医疗反而是可以削减的支出项。
所以,由于经济不景气,反而容易先伤害刚需医疗,然后才是消费医疗。
❷颁布医疗行业各种政策的第一出发点是什么?当然是削减公共开支!无论是集采还是DRG/DIP,本质都是控费,就连公立医院大量工作人员都在降薪,凭什么就让你民营医院的日子好过?纵然我们有“健康中国2030计划”,但这背后的逻辑点仍然是增强国民体制,从而降低医疗支出。所以,越是对公立医疗加大控费力度、甚至反腐力度,越是把最后的定价天花板和医保天花板压死在了民营医疗上。只要民营医疗机构的商业定位是“仿公立”(参考《医疗机构品牌创建高阶训练系列教程》之《最佳设计原则》分册),那么它就和公立医疗形成了捆绑联动机制,必然会受宏观政策的高度影响。
❸高度的内卷竞争即将拉开战幕。一旦僧多肉少,消费滞涨,而竞争者数量又大幅增加时(由于大型医疗机构裁员和破产,就必然导致从业者涌出建立更多的中小型机构),就会出现服务水平的竞争上升,但价格却下滑。这会加速落后的机构和医生被淘汰,促使行业全方位升级。当然,从这一点来看,后发优势将会被新入局者拿到,会催生出不少跨界的新物种。
02|破产重组是长亏医疗机构最好结局
❶除了新开业的机构,如果一个有多年经营的老机构,通过运营预测(当然不是自欺欺人的数据造假),发现未来一整年都仍然处于亏损,且根本无法止跌时,就应该考虑及时止损了。很显然,这不是行业或季节周期问题,是其商业定位、产品结构出了根本问题。团队还是次要问题,因为如果仅仅是团队问题,是可以靠全面换血来扭转的。
❷如果为了要全面扭转局面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比如还需要重新装修、购买重型设备等),甚至超过了及时止损带来的短时亏损,那么就应该优先考虑股权重组,及时出售。很显然你的团队连现在经营都无法改善,如果还要投入重金改造,那么再次失败一定是大概率事件。
❸本身债务缠身,已经出现资不抵债,此时闭门大吉、转手清仓一定是最佳选择,而不要等待某个不确定救星的出现。在经济大环境糟糕的情况下,是没有人雪中送炭的。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安慰,因为你每一天的债务都在增加。
❹经营不理想时,股东纠纷严重,意见不统一,但又都在争夺控制权。此时,要么一鼓作气拿下控制权,要么彻底退出。这个时间点还算理想,否则等争执不休导致经营快速下滑时,就是两败俱伤,最后谁都是输家。
04|理性退场是为了更好出发
2023年,是未来最好的一年。对于已经颇不理想的企业来说,选择理性退场、养精蓄锐、再待东山再起,也许才是最佳选择。
无论周围的人如何看不起你、抛弃你、远离你,无论你是否受到了来自债权方、股东、还是员工的以怨报德、背信弃义时,我们都应该泰然处之、一笑而过,更没必要为了当年冲动的承诺和没有意义的面子而负重前行。
世界那么大,是时候放下包袱,换个地方重新爬起来了!
/ END /
本文作者:吴优
/ 好书推荐 /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imageurl="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Dm5HAQPyZDvbyhCNRFlzIM8yEROMZfj9CcM2qzT6Lkt1OAoDJu0Pibh1IQeqDAR9PuxUshGZ0GRWIusS7hl64AA/0?wx_fmt=jpeg"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style="outline: 0px;color: var(--weui-LINK);cursor: pointer;line-height: 0;user-select: none;" href="">
-广告-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甄选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73
7月9日,方舟健客正式登临港交所IPO。开拓市场、携手资本、拥抱创新……互联网医疗行业曾经不乏颠覆与创新的勇者和追梦人,近年来港股的弱流动性和医药生物...
2024-07-09 1537
2024年6月22日,妙佑医疗国际(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在沪正式开设妙佑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
2024-07-09 3613
在医疗领域的前沿,一场由软银集团与 Tempus AI 携手掀起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交融,更是对未来医疗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来源:诊...
2024-07-09 1073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诺和盈),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来源:第一财经编辑:...
2024-06-26 857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
2024-06-07 667
5月23日,新风天域收购“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的发展。来源: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编辑...
2024-06-07 751
中医药食同源市场潜力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来源:中国新闻网浙里编辑:太白封面来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
2024-05-27 94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