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3亿疼痛患者4000亿市场!疼痛行业发展现状观察与思考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疼痛群体趋于年轻化,市场需求巨大,预测2022年国内疼痛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全国三甲医院不到300家建制完整疼痛科室,这给了疼痛专科社会化办医很大的机会。
来源:诊锁界
作者: 宗正



全文6566字,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文章主要观点


❑ 1、疼痛行业主要参与者有哪些?分别是什么类型?做得好的头部机构都如何发展?医疗机构如何切入疼痛市场?


❑ 2、在未来,数字化医疗服务才是慢性疼痛患者的最佳解决方案。基层消费群体对治疗疼痛的需求不容忽视,县域和基层一定将会是未来民营专科重点发展的战场。


❑ 3、疼痛是一种心理情绪体验,需要注入人文的关怀。



疼痛,是疾病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身体最直接的语言。

同时,疼痛不仅仅是症状,更是一类疾病。

根据《中国疼痛防控与健康促进战略蓝皮书: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1000万~2000万的速度在快速增长,患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数据来源: Chen B.LiLDonovan C,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of chronic body pain in China: a national studylJl Springerplus 2016, 5(1): 938

目前中国慢性疼痛的诊治现状极不乐观,疼痛知晓率仅14.3%,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不足20%,治疗满意度也非常低,仅8.89%,疼痛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据统计2023国内疼痛市场预计突破4000亿。

疼痛行业的参与者有哪些?做得好的头部机构都是怎样发展情况?医疗机构如何切入“疼痛”市场?


01疼痛赛道主要机构类型



一、消费类、保健类机构:例如养生馆、推拿店:美容院、按摩店、健身房等。

当前我国现有近30万家企业名称含“拔罐、刮痧、艾灸、按摩、推拿、中医理疗”,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中医理疗相关企业,73%的相关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这一类机构往往只是针对一般的颈肩腰椎病做一些保守无创治疗,对于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大多疗效有限。

与传统印象中老气横秋的养生按摩店不同,越来越多的消费类机构更突显年轻化、新式的特征。

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对痛症治疗的需求在与日俱增,无需预约、价格普惠、便利快捷的新式保健机构,对年轻人来说比传统医疗保健机构更具吸引力,让他们脱离压力体会到放松。

有的保健机构会结合国潮元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例如长沙的一家新式按摩连锁门店肩小侠,他们就是从消费者实际肩颈健康及时间需求出发,将服务项目精准简化,提供解决肩颈保持健康的快速有效方案。让消费者在零碎时间,能快速实现肩颈健康需求,类似于美国美国最大脊柱按摩诊所The Joint(10年连锁门店增长近百倍,美国最大脊柱按摩诊所The Joint如何做到 ),只不过肩小侠是生活消费类机构非医疗机构。

虽然与医疗级别机构相比,它们不能解决太复杂的太专业的疼痛问题,但这一类机构仍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

  价格性价比高,客户群体负担小
❑  高质量服务体验
  选址定在社区或写字楼、商圈,客户触手可及,便利便捷可以利用中午休息等零散时间完成疼痛管理
   同时延长营业时间,晚上和周末照常营业

在疼痛管理方面做出一定规模的有颐而康、奈瑞儿等,其中奈瑞儿已经全国9座城市开了200多家门店,痛症调理是其三大业务板块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保健机构养生馆拿到医疗资质,开始转型做以外治为主的中医馆,往医疗级靠拢。颐而康甚至还成立了颈肩腰腿痛二级专科医院,以及多个门诊,专门针对各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疾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风湿、膝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症等颈肩腰腿相关疾病实施辨证施治。

颐而康颈肩腰腿痛专科医院

二、医疗级别的疼痛管理

1、康复机构:

(1)运动康复

优复门诊与优复拉伸——优复门诊聚焦运动医疗、肌骨康复以及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治,优复拉伸主要为运动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有术后需求的人群提供身体改善服务,通过肌肉拉伸与筋膜放松,来缓解客户的疼痛与舒缓身体疲劳。

与此同时,健行者、体创动力、冉冉、弘道运动康复等头部运动康复机构,在疼痛管理上也有一定的经验与优势。

其中,长沙的信睦运动康复中心较为专注于疼痛专科的连锁与发展,他们以疼痛入手,通过评估、疼痛、康复、营养、心理、运动等六维一体的方式解决客户问题。

(2)脊柱专科

代表案例——龙脊康的医疗产品定位针对肌骨类疼痛患者,在保持医疗属性的前提下,聚焦脊椎病垂直领域,做全年龄段的覆盖。类似的机构还有华东地区的正中脊、西南地区的铃医脊科等。

(3)运动按摩

代表案例——安一野、纳贝先生

以往为运动员提供的运动康复服务正在成为全民特别是亚健康群体的需求,运动爱好者、办公族等通过解决肌肉紧绷、肌肉酸痛、肌肉不平衡等问题,消除个体疲劳、预防运动损伤以及疼痛的产生等需求不断涌现。相比于其他按摩行业机构,这一类机构从医疗降维做消费,既能评估找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更懂运动锻炼,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2、社区卫生中心“疼痛门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中心以及基层诊所都纷纷设置了“疼痛门诊”,不受医保卡脖子,成为社区小型医疗机构突出重围的利器。而且同感冒一样,痛症也是比较常见、多发。据医学界智库报道,郑州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开始打造疼痛门诊,每年的门诊量超过了10000人次,业务收入达到了600多万,成为社区卫生中心探索疼痛门诊的典型代表。除了传统的拔罐、正骨、理疗、推拿等方式,他们还一口气买了肌骨超声、射频疼痛治疗仪、低温等离子、C型臂、臭氧治疗仪……学习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头面部痛、癌症疼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病症。

近两年来,诊锁界在走访各地社区卫生中心或基层诊所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社区医疗机构都陆续新设了疼痛专科。从业者告诉我们,表面上看,疼痛专科是一个专科方向,其实是一个“亚全科”概念。因为疼痛只是一个症状,但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疼痛,例如颈肩腰腿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软组织痛、偏头痛、癌性痛等,这些疼痛的诊疗是多学科的,包括疼痛科、骨科、康复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等,这表明疼痛专科的内涵原比我们想象中的丰富。

3、中医机构:

综合类中医馆的“疼痛科室”——例如大通中医馆疼痛专科,采取“评估、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诊疗体系,业务主要为针灸、推拿、正骨等,模式相对规范化、可复制化。

大通中医疼痛科服务流程规范

医生+治疗师+护士的铁三角组合为主,医生的角色是技术总监,保证治疗质量,把控医疗风险。推拿师协助医生进行技术输出,两者同属技术型岗位。护士属服务型岗位,成为维护团队与患者关系的桥梁,负责咨询、预约、客户管理等内容。形成技术+服务“双核模式”,稳定的技术输出保证疗效,疗效是口碑的基础,优良的服务带来更佳的体验感,随即成为口碑的放大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大通中医疼痛专科(针推)团队

中医馆或综合中医门诊开展疼痛科业务,不是请几个理疗师、买几台机器就能做成的事,重要的是需要搭建专业的团队,提供差异化的多元化的患者服务体验。

综合中医馆疼痛科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针灸——神经疼痛、肌肉、骨骼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


推拿理疗——颈肩腰腿痛、临床上也可用于中风、心脏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康复治疗


❑、中药——慢性病、周炎骨质增生、肥鞘炎、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直性脊柱炎、闪腰、偏瘫脑中风的康复治疗等


❑、艾炙——痛经,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阳气不足等


拔火罐——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等


除此以外还包括按摩、刮痧、耳穴、正骨、整脊、中药外敷、药浴、火疗、熏蒸、电疗、蜡疗等。


部分中医馆会引进一些中医康复仪器,配合治疗,例如: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电子针疗仪、扶阳透灸仪、电灼光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等


4、中医专科机构

例如深圳通透堂,一家推拿专科中医机构,他们认为在中医所有的治疗体系“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中,最能够标准化的就是推拿,他们将疼痛专科技术拆解,形成可复制、标准化的流程,把疼痛分为32个核心痛点,255个常见痛点和1000个左右的存在痛点。


并且,通透堂是以“疼痛”作为流量入口,去构建自己的慢病管理体系。他们认为“疼痛”与“慢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的病因,同时治疗方案上也方便进行协同与相辅相成,所以他们做的是止痛、治痛、预防复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定位精准到了职业劳损、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

相比于中青年职场人群,通透堂50-6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占比10%都不到,但是他们给机构带来的营业收入占到了30%以上。老年人来的频率很高,最多的一年治疗上百次的都有,因为他们除了有颈肩腰腿疼痛以外,都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慢性妇科疾病之类的慢性疾病。通过推拿,他们这些慢性疾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也是通透堂以“疼痛”为入口构建慢病体系的重要原因。

通透堂尹成元院长做推拿教学

通透堂在深圳市中心CBD 开了 1300 平米推拿专科诊所,并有10家以上连锁分店。他们对疼痛专科机构选址也有一定的思考,开设不同的单店,打通全场景的患者覆盖。从最开始的旗舰店到社区店、商圈店、写字楼店、园区店,通透堂覆盖了工作、居家、消费全场景的患者。

深圳的上善堂是另一种风格的疼痛专科中医馆,以疼痛康复、中医外治为主营,风格偏年轻化,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运营上有成熟的思路。新客来源大众点评、美团较多,且复购率高,客群以18岁到45岁年轻人为主,多为科技园程序员上班族。他们装修风格也比较简洁、年轻化,与传统的中医诊所不一样。


5、西医疼痛专科连锁

国内第一家疼痛专科连锁医疗机构是禾普疼痛,他们在北京、西安、广东、南京、重庆等多地都有布局,定位为『小而美』的疼痛专科门诊,以“疼痛专科品牌连锁诊所”和“疼痛专科医师培训”为核心业务。

禾普疼痛是不可能所有的疼痛都去解决的。他们梳理自己的拳头产品,做公立医院的补充,做出差异化的竞争,他们认为很多患者去看公立医院疼痛科并不是因为颈椎病、关节疼,或者一些简单的腰痛,疼痛真正的核心是神经痛,病理性神经痛,禾普医疗专注于解决基层医院解决不了的,运动康复和三甲医院不看的疼痛科疾病,其中做得最核心就是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这些是禾普医疗聚焦的核心产品。

与康复机构多采取物理治疗手段不同,这一类的疼痛专科连锁还应用了微创介入治疗等方法~诊所以“可视化精准疼痛治疗”为核心技术,结合超激光治疗、脉动诊疗、PLP疗法等技术,开展中高端疼痛医疗服务。以往疼痛患者穿梭于公立医院各个科室却不得治的情况,在禾普就能通过综合诊疗的方式得到解决,真正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细化疼痛诊治。

目前禾普疼痛面对的核心客群以70后、80后的白领、上班族为主,随着消费升级,具有消费力的这一批人群成为中高端诊所或诊疗机构的消费“主力军”。


6、公立医院疼痛科

疼痛科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才发文批准二级以上的医院开设“疼痛科”。公立医院的疼痛科业务大部分是由麻醉科医师承担,疼痛专科病房以及相关手术,大多数医院还没有独立开展,也没有大力开展疼痛科各项核心技术。所以,疼痛科在公立医院体系里,还属于不被重视的新型边缘学科。这给了疼痛专科社会化办医很大的机会。



02数字疗法与下沉市场是趋势




1、数字化

疼痛管理的未来一定在数字疗法,数字疗法把家庭、社区场景链接进整个慢病管理中,在未来,数字化医疗服务才是慢性疼痛患者的最佳解决方案。

疼痛管理的数字疗法比较成熟的目前是在癌痛领域,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超过 350 万,每四个初诊患者中就有一个发生疼痛。癌症晚期患者中,疼痛发生率则高达 60% 至 80%。其中每三个患者中就有一个达到重度疼痛。

目前大部分这类机构都在打磨以居家进行疼痛管理的数字疗法产品。例如铂桐医疗,他们是一家以“癌痛”为切入点的疼痛管理平台,他们以数据交互为基础智能算法为核心,去赋能医疗机构,帮助医疗机构建立疼痛治疗的标准化临床路径。未来还将拓展到营养、心理等全方位肿瘤患者健康管理。

另一家数字化疼痛管理代表疼爱健康,以线上互联网医院为主、线下疼痛国际诊所治疗为辅的模式,切入了疼痛全周期预防、诊断、治疗和随访环节。会运用AI智能自我诊断、药物、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治疗方式,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管理,以及完成冥想康复训练等。

2、下沉市场

基层疼痛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举个例子,贵州榕江县某中医院组织人员建设疼痛科室,第一年营收30万,第二年营收400万,第三年疼痛科一分为二,一个以治痛风为主,一个以疼痛为主,两个科室去年营收均突破600万−700万,对整个中医院的营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基层消费群体对治疗疼痛的需求不容忽视,县域和基层一定将会是未来民营专科重点发展的战场。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到下沉市场去做疼痛就一定好做,巨大的疼痛管理需求驱动下,近年来基层如雨后春笋一般新增了许多疼痛医疗机构,但同时也有很多人退出基层疼痛市场,疼痛机构对人的依赖过重,大部分成本付给医生和技师,钱给少了会流失人才,给多了诊所又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其次,行业门槛低,从地摊到养生馆,都在做疼痛,客户分流严重。


03疼痛是一种心理情绪体验,需要注入人文的关怀




医学长久以来的目标是治疗疾病,而非疼痛。

对于疼痛,最常见的误区是,“病痛”二字,病在前,痛在后,痛只是疾病的症状,治好了病,痛就消失了。但事实上,“疼痛不仅是症状,更是一类疾病”,包括脊柱源性疼痛、软组织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还有癌痛。

慢性疼痛分成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疼痛没有伴随任何别的疾病;继发性疼痛是由一些损伤和疾病产生的,但原有的疾病已经康复,疼痛本身却长久地遗留了下来。

东方文化强调忍耐,崇高的英雄人物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忍住疼痛、毫无畏惧,怕疼是弱者、胆小鬼的标记。对于病痛,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忍再忍。

从医学的角度上看,这些对疼痛的轻视和忍耐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和任何疾病一样,慢性疼痛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与此同时,长期被慢性疼痛折磨的病人,约有80%都伴有心理和情绪问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曾经说过——如果不能关注病人心理上的变化,一个疼痛科大夫的疗效提高不了。

任何疾病都有社会学属性,疼痛是一种主观的、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对于一些饱受慢性疼痛困扰的患者而言,来自疼痛科医生的倾听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除了技术的创新、手法的独到,亦不能忘记医疗的本质应该是安慰、帮助和拯救,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意大利医史学家阿尔图罗·卡斯蒂廖尼在《医学史》中写道:“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医学和解除疼痛密切相连,不了解疼痛,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医学真谛。

我们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对疼痛漠视和误解了太久,对于疼痛这件事,那个美妙的蓝图早在2004年第一个“全球征服疼痛日”时就已经被绘出,那就是——


所有人都有权不受歧视地获得疼痛管理; 

痛苦的人有权承认自己的痛苦,并了解如何进行评估和管理; 

所有有疼痛的人有权通过训练有素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获得适当的止痛和治疗。 

希望每个饱受疼痛折磨的人们,能得到安慰与医治,就像医学只做了三件事:发现并治疗疼痛背后的病,然后止痛,让我们在没有疼痛中变老。

参考资料:


《中国疼痛防控与健康促进战略蓝皮书: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
三联生活周刊第1059期:《忍一忍就过去了?不,疼痛是种病,得治》
医学界智库《年收入600万!这个社区医院疼痛可怎么做到的?》
诊锁界《分级诊疗模式下,社区疼痛专科诊所如何打造?》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作者:宗正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推荐阅读  /


/ 诊锁甄选-运营好书推荐 /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