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让患者在家门口看病,基层崛起催生精准医疗千亿市场

精准医疗不应高高在上,只存在于大三甲医院,还应该落在广大的乡村、县域等基层,进而造福更多百姓。
来源:虎嗅网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的问题,让很多身处低线城市和农村的患者们习惯性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诊。对他们而言,一线城市的大医院意味着可以咨询更权威的专家、得到更精准的诊断;甚至当居住地医生已经宣布“治不了”时,可以在“大医院”为家人或自己延长哪怕一年半载的生命。
 
他们就像一只只“候鸟”,从居住地向就诊地迁徙,辗转于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
 
在很多患者的印象中,重症或者疑难杂症,似乎只有一线城市大型三甲医院才能解决。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分级诊疗的推进,让很多过去只能在大医院看的疾病也能在家门口看了。比如,类似甲状腺癌、乳腺癌等,都可以在基层按照慢性病管理,进行日间化疗、术后康复、长期随访等。
 
在面对很多本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而实现提早防治、采取措施的疾病时,家门口的医疗机构更应为基层老百姓撑起健康的第一道“保护伞”。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打破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提升基层的诊疗能力。

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能开药、包扎、打疫苗,甚至还是昏暗的大厅,阴冷的走廊……
 
这样的印象和观念,要改一改了。今天如果你去县医院或城市里的社区中心,大概率会惊喜地发现,那里不仅宽敞、明亮,而且能够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全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越来越近了。

新乡同盟医院放射科

借助GE医疗爱迪生魔盒进行AI辅诊


在河南新乡,就有两个患者在县医院做常规检查时,发现了“肺结节毛玻璃癌前病变”,为后期治疗,争取到了宝贵时间。足以见得,精准医疗也不再是大医院的专属。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再加上异地就医成本较高,让基层百姓家门口看病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过去一天30到40个患者,现在每天都有100多个病人。”有浙江省瑞安市塘下人民医院临床专家透露。

根据相关走访数据显示,部分基层医院每台CT机每天检查的患者数甚至达到200人左右。

这样的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我国有3000个行政县,6000家县医院,服务人群达9亿人。据《202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县域及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数57.2亿人次,在总就诊人数中占到67.5%,比上一年增加了2.4亿人次。县域及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全面提升精准诊疗的能力更显得迫在眉睫。

以肺结节为例,通过精准诊断及早发现肺结节,将大大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5年生存率。近年来,县级医院组织的肺结节筛查,每年都有上万人参与。

但这背后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据悉,每位患者做一次肺部CT,就会产生超过300张图像。200个人,就意味着或可能产生上万张图片。如果依靠医务人员用肉眼查看并做出判断,不仅工作量巨大,还容易出现疏漏。

“类似磨玻璃肺结节这样的病变,只有3到4毫米,肉眼来看很容易漏掉。”前述临床专家表示。

于是,AI、5G、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成了打破空间障碍有力武器,打通小医院与大医院的结界,成为快速提高基层医生诊疗能力的“最佳助手”。大三甲医院的经验,通过远程、辅助诊疗等方式加速输送给基层,指导基层医院更快捷精准地做出诊断、制定诊疗措施。
 
对此,河南新乡的新乡同盟医院的院长就深有感触:“AI辅诊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基层医院影像科突破不少难点,拉近了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差距。”以该院使用的GE医疗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可让CT设备在AI技术支持下,为病情诊断提供病灶的数量、体积、占比等定量评估信息,进而帮助基层医生进行病灶诊断。
 
当然,这些新技术也在助力推动大三甲医院向更高精尖的领域发展,包括寻找复杂疑难病症病因、探索创新疗方等,最终反哺基层,在精准医疗领域形成新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基层的崛起,也在促进中国精准医疗市场的爆发。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前瞻经济学人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2年,中国精准医疗市场规模从611亿元增长到了1000亿元,到2024年将达到1356亿元的新高。
 
谁能更好地满足需求、解决痛点,谁就能抓住这一市场机遇。

相较于全球层面更聚焦个体化诊疗的精准医疗而言,对于中国基层医疗的精准医疗是指让每位患者都能看上病、看好病,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院长董家鸿教授就曾表示,在我国,精准医疗是整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认知人体机能与疾病本质,系统优化人类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原理和实践,以高效、安全、经济的健康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最大化健康效益的新型健康医疗服务范式[1]
 
事实上,类似的概念也体现在“精准防控”,也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体来说,大三甲医院聚焦重疾、疑难杂症的科研攻关与创新治疗,县域与基层医院主攻常见病、高发病的早筛早诊与疾病管理。

精准医疗不仅仅是这些听上去离大众很远的前沿诊疗研究或者手段。此前曾有一位基层医生就表示过:“某位病患的一次就诊可能是某个疾病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统计数据。但是对于患者自身来说,一次就诊就是一次重获健康的希望。”
 
据他分享的一则故事,一个农村病患跑了好几百公里去看病,来到医院,不是遇见“要空腹才能验血或做B超”,就是“这家医院不认村里卫生所的片子”,导致来回折腾跑了好多地方,不仅浪费了时间、路费、精力,更有甚者还因此耽误病情,错失最佳诊疗时机。因此,越来越多观点认为,精准医疗不应高高在上,只存在于大三甲医院,还应该落在广大的乡村、县域等基层,进而造福更多百姓。


/  END  /


// 本文来源:虎嗅网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