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上亿患者需求未被满足,康复护理行业正迈向千亿市场


老龄化趋势增加、亚健康人群增多,国人对健康管理和疼痛康复等意识在不断增强,康复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强的产业链条,国内康复护理市场仍然处于早期,随着疫情防控导致居家情况增加,康复护理的庞大需求正在酝酿,在国家不断促进的康复利好政策,政府康复产业扶植、资本助力技术快速发展、线上科普教育氛围下,康复护理的千亿蓝海市场即将爆发。
来源:元亨祥集团/亿欧智库
编辑:太白


老龄化趋势增加、亚健康人群增多,国人对健康管理和疼痛康复等意识在不断增强,康复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强的产业链条,国内康复护理市场仍然处于早期,随着疫情防控导致居家情况增加,康复护理的庞大需求正在酝酿,在国家不断促进的康复利好政策,政府康复产业扶植、资本助力技术快速发展、线上科普教育氛围下,康复护理的千亿蓝海市场即将爆发。


01康复护理的概念与全局观



康复医学主要是指综合应用医学、教育、社会、职业等多种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功能障碍进行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以改善患者功能、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回归社会的手段。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一同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四大医学”。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躯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职业的)目标,通过护理工作,与康复医师等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以帮助残疾者或患者达到康复或减轻残疾、预防继发残疾的目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残疾人群、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急性伤病及恢复早期患者以及亚健康人群等。

康复护理不同于一般护理,主要的特点有以下:

变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替代护理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在生活上给予全方位的照顾,以减轻病痛,缓解心理压力,但这也使患者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自我培养。康复护理的方法是尽量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患者学会在功能障碍状态下自己照顾自己,实现自我护理。


康复护理评估贯穿护理的全过程。不但要在住院期间根据不同阶段的康复情况,建立康复护理计划和制定具体措施,而且出院后对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也必须提出康复护理方面的计划及指导建议,并根据患者康复后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多种康复技术的综合运用。针对病、伤、残者,不仅仅是功能障碍的器官和肢体等疾病的康复,更重要的是从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这就需要综合运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假肢和矫形器的使用等多种康复疗法来促进康复。


02康复护理产业链概况




康复护理产业链较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上游是康复药物、器械生产商。康复药物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治疗通常会配合使用消炎药物,以消炎、消肿,利于改善机体功能。康复医疗器械常见的有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椅、康复机器人等。


中游是康复服务机构。常见的康复服务机构为康复医院、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门诊/诊所、康复医疗院,以及病残护理院等准康复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包括康复护理、心肺康复、骨关节康复、听力视力康复等多种康复服务。

下游是有康复治疗需求的人群。康复护理服务的患者基数庞大,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群体、术后患者等。

  图:康复护理产业链


03康复市场细分领域供需概况



▍市场需求端分析

(1)需求人群数量庞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康复需求人群广阔。根据《柳叶刀》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我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6亿人。其中,老年人群体和残疾人群体是我国主要康复服务对象,二者合计占康复群体总量的比重超过七成。

①4500万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
受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影响,老年人康复需求将成为国内康复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失能失智人数约为4500万。其中,60-64岁老年人,中重度失能占比为5.8%,轻度失能为8%;8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重度失能达到24.9%,比轻度失能多4%。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群体持续扩大,导致日常专业康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康复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②超7000万残疾人群体
残疾人群体中,有大部分人的康复需求未得到满足。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有850.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77万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36.3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虽然国家在持续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但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依然属于少数。目前,全国残疾人总人数超8500万,推算目前我国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量占比不到13%,还有超过7000万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

③近3亿慢性病患者
我国慢性病患者群体庞大。根据《中国国民健康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有3亿慢性病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高达23%。慢性病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病质慢性病,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其他慢性病。根据《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主要高发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病(55.89‰)、糖尿病(24.71‰)、血脂异常(15.79‰)、脂肪肝(11.64‰)和慢性胃炎或胃溃疡(8.26‰)

过去十年内,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病例较同期增长接近2倍,并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但市面上针对慢病人群的服务和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健康保障类产品都将慢病人群“拒之门外”。

(2)康复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2011年我国康复护理行业市场规模约109亿元,到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预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25亿元,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人口数量的增加,居民康复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康复行业的政策支持是推动康复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图:康复护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康复科门诊量及出院人次占比不断提高,体现出民众康复治疗意识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数据,2020年全国医院门急诊人次为32.31亿,其中康复医学科门急诊人次达到3109万,占比为0.96%;2020年全国医院出院人次为1.83亿,其中康复医学科出院人次为309万,占比为1.69%


▍市场供给端分析

(1)康复医院数量持续增加,民营机构为主要驱动力

我国康复资源整体发展较快。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数据,我国康复医院数量由2010年的268家增加至2020年的739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68%,占医院总数的比重由1.28%提升至2.09%。在政策支持行业发展下,社会资本持续进入康复服务行业,民营康复医院增长迅速。2020年民营康复医院数量为573家,占比达到77.54%,已成为康复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康复医院数量及占医院总数比

  图:国内公立、民营康复医院占比

(2)康复医学科床位和人才供给逐年增长,但仍有较大缺口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2015-2020年,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从16.18万张上升至30.04万张,年均复合增速为13.17%。虽然我国康复床位数在增长,但仍未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以2020年来看,当年每千人拥有的康复科室床位数为0.21张,以人均康复床位目标0.5张/千人,2020年我国人口约14亿人,推算出2020年全国目标康复床位数为70万张;实际上,2020年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约30万张,康复床位缺口预计高达40万张。

图: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与占比

2015-2020年,康复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从0.81万人增加至1.64万人,执业医师数量从0.70万人增加至1.42万人,年均复合增速均超过15%。

尽管康复服务人员供给量有较快速度增长,
但缺口仍然较为明显。以2020年来看,每十万人拥有的执业医师数量仅为1.01人。另外,根据三级和二级康复医院建设最低标准为每床至少配备医师分别为0.2名、0.15名,每床至少配备康复治疗师分别为0.4名、0.3名。

若以此标准推算,2020年我国康复医院医师数量至少应为4.5-6万名,康复治疗师数量至少应为9-12万名;
而2020年我国康复医院执业(助理)医师仅1.64万人,执业医师仅1.42万人。

  图:康复医院执业(助理)和执业医师数

▍产后康复细分市场分析 


女性在产后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扰,为解决此类痛点,产后康复行业顺势而生。产后康复需求适应人群扩展,且需求多样化,但由于女性在产后闲暇时间少,机构康复人群占比低,外出康复治疗时间少,实际产后康复机构的渗透率仅有20.6%。

约有1/3产妇在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中尿失禁最为常见。因此,盆底肌康复作为基础项目,刚需性较强。在需求服务上,随着人群对美的关注提升,产后康复已经从较为刚需的盆底肌、骨盆、腹直肌修复,延伸到对身材管理、美容护理等升级的需求。由此,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图源:亿欧智库《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



图源:亿欧智库,《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


对比产康中心经营情况,虽然两类机构的服务费用较运动康复低廉,盆底修复价格约为200元/次。但产后康复中心的整体投入成本相对其他细分市场少,机构的回报性仍然较好。据多位从业者表述,一、二线城市机构的盈亏平衡周期可在6个月至1年。


尽管医疗级产康中心在各类成本上都不具备优势,但是由于机构良莠不齐,行业对与非医疗类机构的信任感有所降低,医疗级产康中心具备的专业资质优势,将会给顾客带来更系统性的治疗,项目的丰富性得到提升,其发展潜力更强。

▍运动康复细分市场分析 


随着运动的普及,我国7岁以上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超37.2%,运动损伤人群逐年增加。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陈世益教授表示我国有超过35%的国民参与运动,其中,10%的人可能会发生运动损伤。而今,运动康复的范畴从运动员、运动人群, 拓展至所有运动康复训练需求的人群。


运动康复渗透率低,人群对与运动康复的态度较好,41.2%的人群认为非常需要,但是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实际进行运动康复的人较少。



图源:亿欧智库,《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


在运营方面,半数以上机构能够盈利,其中,运动康复诊所的运营成本较重, 但收入的可拓展空间更大。

据亿欧通过多位企业专家访谈了解,在一线城市,50%以上的机构能够实现盈利,仅不足20%的机构面临亏损。对比运动康复诊所和工作室的经营情况,在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房屋成本等方面,诊所由于合规性要求,其成本平均为工作室的2倍。

在收入方面,稳定的获客渠道是影响是机构能否持续的主要因素。机构通过异业合作、医生转诊、线上广告、新媒体营销等多重渠道并行。其中,运动员与健身背景的工作室的主要客户来源于健身房;而诊所则可通过医生多点执业,采取医带患的形式,具有较高的依从性。


运动康复机构经营

图源:亿欧智库,《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

04三大挑战:人才、运营、管理




在刚性需求增加、政策助推的背景下,康养项目成为各路资本竞相争夺的对象。但是,如何迅速抢占制高点呢?


最大的门槛就是康复人才的稀缺。全国康复医疗师总人数约为2万人,每10万人口平均康复治疗师人数仅为0.4人,远低于中等及以上发达国家。即便像301医院、协和医院,在高端健康管理方面,医疗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康复医务人员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康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不少入局者缺乏对康养产业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医养结合不只是医疗,而是全过程的健康服务,重点是前端的健康管理、慢病管控和后端的失能照护、临终关怀。除了人才问题,其次就是运营问题。“一个医院培养出能够独立工作,独当一面的医生至少需要十年,还需要医生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这很难。


公立医院这座大庙里,专家不用担心没有患者,但对于走出体制自己创业的民营医院则不同,有没有病人能不能活下来是很大的问题。”民营医院三博脑科院长闫长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起了一般民营医院不做脑科的原因。


民营医院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存在康复数据不规范、评估量表主观性强、康复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等痛点,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而且,对比国外相对成熟的康复医疗,国内的康复医疗可以说尚处萌芽阶段。市场教育不足、康复理念缺失、医保支付偏低、转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国内康复医院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就诊量低。


现在,国家要求二级和一级医院开始小型护理医院,这情况下也需要医院自己主动发起改革,做一些创新。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方式是靠资源的开放,尤其在医疗信息数据的开放,因为没有医疗信息数据的支撑很难做到院内院外的评估,开放的态度也是真正能够讲患者居家、康复支撑起来的关键的因素。



05他山之石--美国、日本




目前,康养产业在中国尚属发展的初级阶段,美国作为全球医疗保健及康养产业大国,其康养产业发展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同业有启发和帮助;日本进入老龄社会比中国早近30年。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老龄化率超过20%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日本于2007年迈入“超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给日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促使日本较早就开始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建设,通过多项举措和设计,日本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养老年金保险制度、介护保险和长寿医疗保险的“一体两翼”格局。这些国家的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企业创新、资本促进等重要发展要素,值得中国学习。


美国康复机构呈现精细化、细分化、医保覆盖全、独立康复机构承担重要角色等特点。在美国,各类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和康复界定,通过不同比例的报销政策,形成了机构间的明确分工,有效的缓解了急诊医院的病患压力。美国具有流畅的分诊转诊途径。

商业模式方面,美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健全离不开医保支付系统的导向作用。美国的医保支付是以美国康复医学统一数据系统为基础,以独立功能量表(FIM)为评估工具,以一系列功能相关分类法为依据的预付制。

美国大型康复公司收入80%以上收入来源于医保费用(Medicare及Medicaid),金德里德、康博恩、优选医疗、布鲁克代尔等美国知名康养企业。

通过中美两国康复产业发展情况对比发现,康复机构美国是中国的10倍,康复医师数量是中国的3倍,人均康复费用中国为美国的1/17。

而日本则通过政策推动保障体系、科技进步推动以及大力发展康复福祉辅具等方式进行发展。


2000年,介护保险法的推出,日本养老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企业纷纷涉足中高端养老机构,并在多年的竞争中,各大集团化养老机构形成了自己各异的风格,如合掌苑通过“让与合掌苑有关的所有人都感到幸福”的理念,提升自身的运营软实力。

纵观日本养老产业,养老机器人及新技术的应用为日本养老产业解决了人手不足、提升服务体验、延缓失智老人病情、帮助轻中度失能老人恢复行动能力等问题。

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的老年用品制造业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全球共有6万多种老年用品,其中日本生产的近4万种,且日本老年用品智能化水平较高。

每年11月,东京会吸引来自全球各地养老康复的企业汇聚一堂,展示、探讨养老产业为未来。Hospex Japan 2019开设医院设备展、介护福祉设备展、医院福祉食品展、医疗AI/IoT设备展等13个分类。

不过,对比发达国家正是我国在康复医疗方面的不足,孕育了较大的发展机会






写在最后:

本质上来说,康复是受到支付方推动才能催生的行业,在中国支付方长期弱势的情况下,康复行业以及康复护理产业发展的缓慢也是情理之中,随着长期护理险的推进和各种商业护理险种的推出,我国康复护理行业也将在资本推动、护理人才培养、社会办医机构市场快速发展之下,迈进千亿级规模大关。


/  END  /


//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
// 编辑:星翼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运 营 好 物  /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臻选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