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文章正文

破除“唯论文论”!多地将健康科普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

资讯 2022年11月26日 19:58 1051 玉衡
长期以来,职称评审中,学术论文的发表成为评价一位医生必须可少的硬指标,而科普作品最多只能作为参考,得不到重视。明确将科普作品纳入职称评价标准,破除了“唯论文”的做法,不仅是解决人才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还将激发科普创作热情,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学习资料。同时,可以为老百姓注重疾病预防提供保障,有效地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近期,多地出台政策,将健康科普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核标准中。


陕西: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考核科普能力



11月9日,陕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完善职称评价标准,重点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对公共卫生类别医师单独制定评价标准,其中就包括健康教育和科普等方面的能力。并明确科普作品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据悉,这也是陕西省首次将科普作品纳入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上海:健康科普纳入高级职称评价体系



11月1日,上海市人社局、卫健委等印发《关于深化上海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加强健康科普机制化建设,将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包括作为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及以上科普期刊上公开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2000字以上的科普文章,或作为主编公开出版与申报专业相关的专著,或在省部级及以上的官方媒体发布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科普作品,或完成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局级及以上科普课题、科普项目且成果通过验收,或获得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局级及以上科普奖项。

11月7日,在第五届进博会现场的健康上海演播厅直播访谈中,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上海市将健康科普纳入卫生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将进一步为健康科普创新提供制度支撑,大力构建良好的行业文化与科普生态。


重庆:科普作品发表有载体要求



10月25日,重庆市人社局、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科普作品纳入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其中对于科普作品发布的载体做了明确的要求,包括科普图书(取得ISBN编号)、科普期刊(取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科普类有声读物(出版单位须为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具有出版资质、音像电子制作资质及网络出版服务资质的单位)和报纸(取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河南:每年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不少于2次



5月6日,河南省人社厅印发《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其中规定申报高级职称需完成健康科普工作要求,每年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不少于2次。健康科普活动包括:(一)进社区、乡村、学校、单位和大众媒体开展的健康科普讲座;(二)参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活动;(三)在省市县广播电视报刊、省级以上行业报刊,或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官方媒体,刊发科普文章、音视频作品。


天津: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申报需满足科普专著字数要求



3月9日,天津市人社局、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申报需满足作为副主编及以上,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专著,副高级职称要求本人承担字数累计不低于5万字,高级职称要求本人承担字数累计不低于10万字。

除上述省市以外,黑龙江、吉林、安徽、湖北等地,也都出台类似规定。


/  END  /


//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2中国诊博会官微界面 
/   运 营 好 物  /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臻选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