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文章正文

培训“授证”被罚!医美龙头为何不投研发和生产,反而搞起亏本的培训?

资讯 2022年10月11日 12:11 3047 玉衡


前不久,厂家给医生授证被罚一事引人侧目,有关产品厂商培训医生的话题成为行业焦点。近日,医美市场一龙头企业在上海设立的培训中心正式落地启用,再次引发关注。

来源:科创板日报





前不久,厂家给医生授证被罚一事引人侧目,有关产品厂商培训医生的话题成为行业焦点。近日,医美市场一龙头企业在上海设立的培训中心正式落地启用再次引发关注。

据报道,该培训中心占地1500平,拟计划开展医美专业教育和产品临床应用培训等,每年可为专业医美医生提供2500到3000人次的培训。培训项目负责人将之定义为“公司2022年在中国最重要的投资项目”。截至目前,培训不收取学费。

该中心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占地面积约1500平,拥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整个创新中心共设有6间诊室、一间演播室、一间会议室,其中,每间诊室均配备了高清摄像头,会议室则装有高清大屏,似是为远程直播做准备。

另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其培训所针对的对象为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培训所使用的产品为企业的自有产品。


01医美龙头纷纷投资培训




“龙头”不投资研发、生产或销售,反而做起了亏本的培训,这是为何?这又缘何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培训项目负责人表示,成熟的消费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多样化的产品是支撑起医美行业向上发展的三块基石,“创新中心的建立,是想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培养医美医师,进而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透露出了国内医美行业的新动向:经过若干年的市场教育后,国内医美市场的消费者已逐渐趋于理性,医美行业或将从追求“高获客率”转而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发展。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专业医美医生对于上游产品端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

某专业调研机构于今年7月发表的行研也提到了这一点:国内医美产品的前期发展具有“壁垒高筑+稀缺性凸显”的特点,走的是细分赛道、大单品模式。比如,艾尔建-保妥适-肉毒、爱美客-嗨体-颈纹、华东医药-少女针-再生。后期,随着竞品出现,新品抢占份额并易引发价格战,需从大单品走向明星产品矩阵,提升不可替代力;同时,随着竞品增多,产品方对渠道的议价力难免弱化,因此需提高对渠道和医生的服务力,深入绑定双向赋能。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前述几家医美企业也已跟上趋势,加码医师培训。比如,爱美客创建了医生分享、服务平台“全轩学院”,据最新数据,该平台的注册医师超过1万人;华东医药则建立线上+线下培训医师体系,其“少女针”培训认证的医生数量超过700人;艾尔建美学在2020年前后试水线上医美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了医学解剖、注射技术、消费心理学、医美个人发展等。截至目前,已有1.5万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医生实名注册。


02医生或为产品获客关键




消费者可以从哪些渠道可获取医美产品信息?几年前,很多人给出的回答会是:新氧、小红书、电梯广告牌、网页弹窗等等。

近几年,整个医美营销环境已悄然改变。某机构问卷调研显示,在医美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影响因子中,有将近90%的医美消费者看重权威人士的专业意见,而非选择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广告。这意味着,与网络分享平台相比,医美医生可能已成为医美产品更为重要的“流量”入口。



这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在医美决策、支付能力等方面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行业监管趋严,提前加速了医美行业的正规化发展。

据某调研机构梳理,2021年后,医美行业强监管政策陆续出台:2021年8月八部委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2021年11月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医美培训速成班乱象……

行业观点认为,在新监管环境下,中国医美已经过了红利期和赚快钱的时代。


03医美医师已成稀缺资源




另一方面,国内医美医生稀缺、医美专业培训体系更近乎“空白”。这些问题,将是下一发展周期内中国医美市场必然要面对的核心课题。据相关行业报告,2020年,我国合计符合医美行业规范的专业医疗从业人员为3.2万人;另据天眼查,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合规注册的医疗美容机构合计共1.5万家。

“这意味着,同我国快速发展的医美市场相比,符合医美行业规范的专业医疗从业者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市场供求存在不平衡。”上述报告指出。


这一供需矛盾在下沉市场显得尤为突出。有媒体报道曾指出,为了寻求更好的医美效果,求美者们甚至不惜组团到省会城市甚至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做医美项目,尤其是整形外科类项目。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间,深圳医美市场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其中2019年医美消费同比增长超196%;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深圳的医美消费规模依然稳居全国第4位。不少的“贡献力量”来自周边二三线城市。“有深圳周边城市的顾客主动来医美机构当客服,以便拿到整形手术的内部员工价,一旦完成手术就辞职。”相关媒体曾表示。

即便是这两年流行的“轻医美”项目,其实也很依赖于医生的“技法”。

“如果是手术类医美,没有资质的医生也不敢轻易上手;而像注射类医美,操作难度看似不大,可是实际上很讲究。”前述从业者人员对记者进一步表示,比如,肉毒素,打在什么位置、打到什么深度、打多少量,都需要专业医生综合不同品牌肉毒素的性能与消费者的追求来进行综合判断,因此针对产品来进行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性了。



/  END  /



// 本文来源:科创板日报

//编辑:九斿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2022第四届诊博会精华议题速览  /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0" style="outline: 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cursor: pointer;line-height: 0;user-select: none;" href="">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