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文章正文

90%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国家卫健委发布“强基层”十年效果

资讯 2022年07月30日 22:41 1195 玉衡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href="" style="letter-spacing: 0.544px;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outline: 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cursor: pointer;line-height: 0;user-select: none;visibility: visible;" localeditorid="3wymazxf6cnpjs5hj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来源:新华社


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成效。一组数字,折射出这10年变迁。


01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超440万人



截至2021年底,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440万人,实现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全覆盖。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6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基层义诊活动,为贾宋镇苏史张村村民检查眼睛。新华社发(张驰 摄)

而在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为91万余个,卫生人员约340万人。

此外,近10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从132万余张增加到171万余张,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的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数量从100.9万人增加到161.5万人。

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十三五”以来全县增加了1200个卫生技术人员编制,每年公开招考200名本科及以上人员充实到县乡医疗机构。习水县县长冉崇庆介绍,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达92.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更加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说。


02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



“强基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工作内容。据介绍,目前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

5月18日,在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居民家中,家庭医生杨静(右)在询问居民叶茂群近期的身体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聂春雷介绍,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活动,出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档升级设施设备。目前,符合条件的基层机构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定点范围。

针对近几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占比有所下降的现象,聂春雷表示,实际门诊人次仍在上升,衡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看综合服务能力,包括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其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03成立32万个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



据介绍,目前全国已成立32万个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夯实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基础。

疫情是一次“大考”。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发挥着“哨点”“探头”作用,承担了筛查、转运、流调、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等大量疫情防控工作。

这也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每年有上亿高血压患者和3500万以上糖尿病患者需要他们去随访,分别超过1000万的孕产妇和新生儿需要他们去做访视,有几千万儿童需要他们提供疫苗接种服务,还要为1亿多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聂春雷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在稳步提升。


04组建超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超过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

5月22日,北京丰台区青塔街道民岳家园社区内,医生李富(左)上门为居民的伤口进行拆线处理。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之后,能够获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等多项服务。”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亚兰介绍。

以朝阳区为例,推行“1+6+N”的特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1是基本服务包,适合普通人群,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一般健康管理等;6是个性化服务包,主要针对重点人群,如慢性病患者随访、妇女儿童保健、老年人体检等;N是定制服务包,针对的是民政、残联等部门认定的特殊人群,可享受上门服务。

“不过,家庭医生不是上门医生或私人医生。”张亚兰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模式的转变,更倡导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可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包括长期处方等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


/  END  /


// 本文来源:新华社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2022第四届诊博会  /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发表评论

诊锁界Copyright ©诊锁界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5361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商务合作:天市 198 6770 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