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国家卫健委: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重点补足基层医疗短板,继续发挥中医药优势


2021年7月23日上午10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就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问题做了报告。其中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包括:


截至2020年底,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从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患者下转的人次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38.4%。


重点提及的问题包括:


1.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的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我们国家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且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仍然是短板。这个服务能力需要长期的建设和加强,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


3.信息化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

文字及图片资料来源:中国网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整理





分级诊疗制度的阶段性

成果及问题



在“十三五”期间,中央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推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分级诊疗制度的顶层设计与落地措施


一是强基层,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基层首诊的相关制度基础。


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远程医疗制度,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


出台了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加强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同时健全对县医院的对口帮扶机制,能够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是构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健全双向转诊和上下联动的相关制度。


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制定了一些常见病种双向转诊的原则和流程。


以慢病为切入点对慢病的分级诊疗提出技术方案,同时还要完善与分级诊疗相关联的一些政策制度,比如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薪酬分配以及绩效考核等,通过这些制度来推进各级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功能定位。


三是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形成急慢分治的相关制度。


推动实施日间手术,建立和实施了“五大中心”建设,聚焦影响人民群众的一些重点疾病,像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以及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的救治的中心,推动“五大中心”建设来整合各科室建立便捷流程以病人为中心。


同时,发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推动康复医疗工作,不断满足急危重症与慢性病的医疗服务需求,形成急慢分治的格局。


四是加强体系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规范医联体建设,推广远程医疗服务,深入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特别是增强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分级诊疗制度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基层首诊有效推进,截至2020年底,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从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


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双向转诊更加有序,特别是患者下转的人次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38.4%。


急慢分治初见成效,日间手术试点病种已经达到120种,“五大中心”建设累计超过1.4万个。


上下联动在不断增强,各种模式医联体目前超过1.5万个,为提供一体化、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成果较突出的地区案例


上海:目前,上海社区卫生服务门诊量超过全市门诊量1/3以上,成效是比较显著的,特别是和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在社区就诊率近60%。


浙江:是全国较早探索开展医联体建设的省份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医联体改革覆盖所有地市的省份。改革经验主要有:


❶ 推进“双下沉、两提升”。


以城市医院、城市医生“双下沉”,促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两方面的提升。这项工作持续推进了将近十年,累计有54家城市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紧密合作,7000余名城市医生下沉到县级医院开展工作。


❷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浙江是全省域推进医共体改革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208个县级医院和106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成了161个医共体,通过扁平化的管理、垂直化运行、同质化服务实现从强县级到强县域。


❸ 规范化推进“两慢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


依托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在全省22个县率先实现高血压、糖尿病这两个慢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就是分级诊疗闭环关系。同时在22个县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展病种范围以及改革试点县域的范围,建立起了医防融合、连续服务、分级诊疗的协同机制。


❹ 清单化推进双向转诊服务。


基层三大清单:

——基层的首诊清单,根据每个地方医疗服务能力,提倡在基层首诊

——县级下转清单

——县域不轻易外转的病种清单,在县里能够解决的,原则上在县里解决,同时医保政策等等都有与之相关的配套。


▐分级诊疗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有分级无诊疗


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的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且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仍然是短板。这个服务能力需要长期的建设和加强,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



中医药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优势和作用



中医药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在分级诊疗体系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建设,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中医。


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基层中医馆总数已经达到3.63万个,85.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1%乡镇卫生院都已经设置了中医馆。


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的诊疗量已经占到40%以上。


二是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带动基层中医药整体水平提升。


鼓励和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和中医专科联盟,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三是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诊疗,以及“一老一小”就是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还有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2019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说过这样一句话“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之时”,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整理

//整理:宗正(Asen_Lai)

//编辑:东壁(Arctic_Northism)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推荐阅读 -


 最新!国务院5年规划:基层医疗仍是主旋律,推进分级诊疗建设,鼓励执业医师开诊所
  分级诊疗深刻影响医疗健康产业,市场从业者面临哪些危机与诱惑?
●  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分级诊疗是防止医疗市场失衡的“平衡木”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大湾区社会办医年会详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