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从“赤脚医生”到“执业村医”,一场跨越62年的接力与坚守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imageurl="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Dm5HAQPyZDvpeeWmIjsT7PdQFtd6b4UcF0aPibdib744WxgHiaHibDbQGdeLjQNsIOELPpiazwKPwO06CsHS4SCne4g/640?wx_fmt=gif&from=appmsg"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href="">
自1962年晏朝兴开始行医以来,晏家两代人已经在青林村接力驻守了62年,见证了乡村诊所从一间小药店变成70多平方米的卫生室。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井木
封面来源:重庆日报




2月10日,大年初一。重庆市万州区响水镇青林村的空气中还弥漫着烟花燃放后的火药味。
早上7时,村卫生室的卷帘门“哗啦”一声拉开,晏廷文、晏廷贵兄弟俩的新年,又在新一轮值守中开始。



晏廷文正在青林村卫生室内为患者配药。他的左侧是为村民代煎的中药饮剂。记者 刘冲 摄

晏廷文、晏廷贵兄弟俩的父亲是老村医晏朝兴,已退休4年。自1962年晏朝兴开始行医以来,晏家两代人已经在青林村接力驻守了62年,见证了乡村诊所从一间小药店变成70多平方米的卫生室。
如今,卫生室内不仅有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药物,针灸、按摩、拔罐等中医设备也一应俱全,村民们的一些常见病都可以在这间小诊所里治疗。
青林村唯一的“赤脚医生”晏朝兴当上医生,更像是一场巧合。
1955年,17岁的晏朝兴守着一亩三分地,靠一把子力气养活家人。
彼时,缺医少药在农村地区十分普遍,规模小的村连卫生室都没有,村里能有个“老郎中”已经算“高配”。也是在那个时候,乡里的医院准备落户在青林村里,医院正计划培养一批“赤脚医生”。晏朝兴对行医治病感兴趣,加上年轻、领悟力高,因此成为青林村“赤脚医生”的唯一人选。
晏朝兴先是当学徒,后来又到了乡里卫生院学习。后来,回村的时间多了,他学会了什么就现学现用,能治的病越来越多。
1962年,23岁的晏朝兴在村里开起一间小药店,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赤脚医生”之路。
晏廷文(左一)在村民向德凤家中出外诊。向德凤患有关节炎,不便出远门,春节前,晏廷文先后两次到他家中外诊。记者 刘冲 摄
青林村村民大部分住在山沟,2010年以前,村里唯一一条村道还是土路。
每周,晏朝兴都会沿着村民开辟的山路,翻进大山给村民看病。村里几乎所有人的身体状况,他都了如指掌。村里医疗条件有限,常常缺医少药,晏朝兴在山里赶路时,还不忘采集一些中药材,卫生室没有病人的时候,他就蹬着药碾自制草药。
药碾响了一年又一年,父亲把脉、瞧病的样子,也印入了两个儿子的童年记忆。
两个儿子先后当上执业医生小时候,大儿子晏廷文常和父亲一道出诊。所到之处,听着村民一路“晏大夫”“晏医生”亲热地招呼,他对村医的身份愈发尊敬。

时间一久,晏廷文“偷师”学了几招,外诊时“蒙对”病症的次数越来越多,一颗当医生的种子在他心中发芽。
父亲见他有兴趣,便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

学病理、读脉象、学药性……此后几年里,晏廷文跟着父亲外诊,对各种病症诊疗已掌握得八九不离十。



晏廷文在村民家中为其号脉。记者 刘冲 摄

1990年,晏廷文通过镇上卫生院的考核,先后拿到村医上岗证、执业资格证,成了村里第一个执业乡村医生

同在23岁的年纪出任村医,父子两代人的轨迹,在时隔35年后微妙地“并轨”。
村卫生室有了晏廷文“坐镇”,晏朝兴便放心地外出,并给儿子指定10天的空档期作为正式上岗的考核期。
“20多岁的娃娃,懂不懂看病哦?”“还是等你父亲回来了再看……”
晏廷文独立行医头一天,村民议论纷纷。
见村民不信任自己,晏廷文想了个法子:所有来瞧病的患者,不用开口讲症状,他号脉、观察,症状讲对了他就看,讲不对村民就再寻其他大夫。
10天时间,晏廷文没有说错一个病人的症状。
“晏大夫快救命!”一次,青林村邻近的花屋村村民付大爷半夜突然全身僵硬,呼吸困难,付大爷的妻子敲响了卫生室的门。
晏廷文带上药箱赶到现场一看,确认付大爷是突发心梗,并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半个小时后,付大爷悠悠转醒。
晏廷文又用药稳定付大爷的病情,并联系区里的医院,将付大爷送去做进一步治疗。
“多亏了晏大夫,才给我捡回一条命。”事后,付大爷握着晏廷文的手连连感谢。
考核期结束后,晏朝兴担心后继无人的“心事”,也算放下了。
卫生室有人值班,另一个人还可以上山出诊,一老一少合作得很好。
小儿子晏廷贵看着大哥、父亲治病救人,也萌生了当村医的想法。

1997年,晏廷贵和大哥晏廷文一道考入万县中医药学校(现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并在同一年毕业,经考核后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
2000年,同样是在23岁的年纪,晏廷贵和大哥一样,成为了一名执业乡村医生。

自那以后,一间乡村卫生室内,两代人、三个身影忙碌着。


两代人的“主场交接”
渐渐地,父亲老去,两个儿子接棒,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这个乡村诊所的“主场交接”。

三辆被骑坏的摩托车是最好的见证者。

2015年,晏廷文用工资买下第一辆摩托车,外出取药、看诊,变得省事儿多了,一天能多瞧上几个病人。

摩托车经过改造后,兄弟俩一次外诊可以多带几十味常用药品,外出带的诊疗设备也从最开始仅有温度计和听诊器,变成血压计、血糖仪等一应俱全。

青林村的卫生室,通过父子两代人一点点建设,变成如今二层小楼的模样。
晏廷文去年购买了新汽车,能携带的药物超过100种,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充当救护车运送患者。记者 刘冲 摄年轻时,父亲点着煤油灯,在村口一间小药店看病,人一多就水泄不通;后来,父子三人搬到了正街上的一间门面,还是打挤;直到2000年以后,卫生室才逐渐固定到父子三人在村道旁自建的二层小楼。
卫生室扩大后,能治的病也在变多。相比于父亲,兄弟俩现在能够熟练地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70多平米的卫生室内,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充当临时的医疗卫生知识科普点,向村民们宣传减盐、减糖、戒烟戒酒等健康生活习惯。村民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们的守护予以回报。
时不时地,不管是地里新长出来的白菜,还是应季的李子、枇杷,他们常常摘一大兜子放老晏家门口,也不说是谁送的。兄弟俩和像父亲当年一样,出门问诊从不分清早半夜,村里哪家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兄弟俩心里门儿清。行医数十载,他们的足迹遍布周围7个村落。2020年,80岁的晏朝兴退休了。青林村的卫生室,由晏廷文兄弟俩完全接手。如今,兄弟俩仍在守护781名青林村村民的健康以及周边7个村落患者的诊治。“隔壁宝莲村的喻洪德患有淋巴癌,要随时走访;青林村的易良梅是中风后遗症,要按时换尿管、输液……”每年春节,都是兄弟俩忙着走访复诊的时候。正月初一,晏廷文接待完上午的患者,开上新买的汽车,为距离较远的患者一一复诊。此时,出诊结束的晏廷贵骑上坐垫缝补过多次的摩托车,迎着寒风,向村卫生室驶去,和哥哥完成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春节交班。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更多运营干货欢迎关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