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2017年新型诊所报告及2018诊所发展避坑策略

导语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诊所界年会》上,《诊锁界》创始人高哲与我们分享了关于《2017年新型诊所报告及2018诊所发展避坑策略》的精彩演讲,根据2017年及既往对新型诊所的研究学习,此次年会探讨了关于新型医疗的各个方面,很有学习参考价值,现特把部分演讲内容分享给大家。

837958669930718874.jpg


   一、新型医疗的定义   


新型诊所:是指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核心,能更大体现医生的服务价值和医疗人文关,以患者和医生为双重中心,充分与医疗服务关联新事物相融合,提供优质、便捷、有效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诊所。 

以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连锁诊所新宁医疗为例:医疗服务收入与药器械收入比为 3:1,这也是衡量一个诊所是否属于新型诊所的标准之一。

广义的新型诊所:泛指所有的新型医疗机构; 狭义新型诊所:投入较小、面积及人数都在国家诊所门诊标准范围内新型医疗机构。 

体现医生服务价值,不一定都要高诊金,高大上的环境、和大专家!是能够在控制自己的成本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定位群体,提供优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都可以称之为泛新型诊所。 

新型诊所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新建的:这类当前占主新型诊所主要力量。第二种是传统诊所升级的:这类数量目前不多,但体量庞大。 

新型医疗是当前中国医疗三大医疗主体之一,是新生且高速增长的力量!新型医疗也是基于公立医疗和传统民营医疗都满足不了,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多元化的需求的情况下而诞生的。


    二、医疗政策     

1516256547(1).jpg

个人认为这十条政策是可以影响着我们诊所建设发展的,今年大家如果想办诊所,把每一个都看三四遍我觉得都不多,虽然说目前还有一些难以落地,但是它非常重要,无论是从机构、医生、模式上还是从标准上。比如深圳一个诊所可以开四个科室,经济特区的条例,非医师也可以开诊所,这都是全国之先河。一般诊所政策是这样的,深圳开始,整个广东省也会开始,然后全国其他城市就会模仿,这是必然趋势。所以说我们不能太关注政策,如果老是关注政策我们事情就干不成了,它政策太多;但我们也不能不关注政策,因为他影响着我们新型诊所的发展。


    第三、资本    



1、融资的诊所数量少  根据过去的医疗资本数据分析,认为这一年来融资的诊所其实数量非常少,总共不到五十家,总额不超三十亿元

2、融资集中在三大专科 儿科、全科、口腔这三个科室明显比其他诊所类比较容易融资。

3、融资阶段主要融的是B轮和C轮 A轮和天使轮很少融到,看诊所的资本少;资本看的多,投的少,诊所早期融资更多靠自己筹集资金;

另外哪一种诊所会是资本青睐的?首先医疗团队是第一位;其次你的业绩要有稳定的增长;资本还是喜欢中高端的,太基层的东西他们觉得一个诊所一个月十来万的收入,一年赚个二三十万没意思,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三家五家甚至八十家,一两三家他们一般也不投,这是我们过去对资本的一个总结,就是爱看不“爱”投。当然也不是资本不投,是时候未到,何为时候未到?目前资本还不完全看懂,包括医生、医疗机构对自己的认识还不熟,市场上的模式也不成熟,需要时间。


   四、八大热门专科   


1516258113(1).jpg

以上八个类型的新型诊所是我们认为比较火的,从我们这次报名的人员来看,报名最多的依次为第一儿科诊所、第二全科诊所、第三健康管理、第四连锁运营。我们研究了它背后的逻辑。儿科诊所是居民最愿意买单的一个诊所,全科诊所是入口也是归处,中医诊所政策势不可当,老龄化、慢病频发、市场需求巨大,而市场比较空白的康复诊所和皮肤诊所,消费需求旺盛,消费能力高;妇科及生殖诊所需求旺盛,衍生产品多;还有慢性人口数量巨大;职场医疗是基础医疗的另一块空白“战地”。

在我们研究的诊所当中我们认为儿科占整个中国新型医疗的半边天,看似中国的儿科品牌不多,但是目前稍微做的好的全科医疗里面基本上都以儿科为主。还有一种形态叫第三方医疗形态,无论在台湾、美国还是在新加坡,这个形态非常成熟,这个机会也是很大的,它和诊所是相伴随着的,因为第三方医疗中心是给诊所服务的,今年的第三方医疗中心会更加火热。


    五、诊所盈利情况    


1516258398(1).jpg

虽然我们今天谈论的是医疗,但它同时也是门生意,根据我们对于诊所盈利情况研究,一线诊所城市比较难盈利的,时间周期比二三线城市慢一些,专科的盈利是比较好的,全科还是有点儿难做,但是全科在做起规模以后比专科又有优势的多。还有一个,在供应链和商品的收入在部分互联网基因较强的连锁诊所已得到验证,对于成熟的医疗品牌,它的品牌管理的收入已经逐渐的超过了它本身医疗服务的收入,还有一种我先赢口碑,只要有了口碑,赢了信任,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


    六、新型诊所配套    


新型诊所是一个新的事物,它有非常多的配套,目前我们觉得新型诊所配套都不完善,政策出了这么多但是它没有落地,医生服务理念的转变、居民是否愿意为医疗服务买单的意识、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不高、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也不完善、第三方医疗中心服务群还没有形成,一切都没有完善,所以我们都是探索者。它小,但是快速在壮大,它悄悄地在改变着整个行业,诊所这股力量它虽然小,但是它将自下而上的引领着中国的医疗改革,逐渐使我们中国的民营医疗往2.0版本走,去年我们开年会一百人,今天超过三百人了,明年人数一定更多,这就是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的一个行业,它需要一个社群,需要一个组织。


    七、全国办医环境     


1516258737(1).jpg

纵观全国的政策做了一个总结,社会办医最开放创新的城市是这三个:深圳、成都、杭州,最难的是上海,全科诊所最活跃的城市是成都,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城市是杭州,诊所数量最多的城市是重庆,办医最尴尬的城市是深圳,办医迅速崛起的城市是广州,儿科诊所品牌最多的是北京,中医馆最多的城市是深圳,中医馆盈利最好的城市是杭州。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各个城市的办医环境大不相同,不要轻易地进行跨区域连锁。


     八、诊所盈利模型     


今天按照支付模式、谁来买单、赚谁的钱、主要利润在哪里这几点。我把诊所的盈利模式分为这几类:保险型、赚保险公司的钱,保险公司来买单;政府补助型,社康是赚政府的钱,这也是一种模式,赚政府的,包括诊所的跟政府合作,政府也给钱;供应链,做好了赚供应链的钱,华润就是很有名的供应链型;常规“消费”型就是赚正常消费者的钱;增值型,这个可以简单理解为房地产公司和医药公司,它跟它的整个产业是配套的;品牌价值型,输出管理;企业型就是企业买单,职场医疗,赚企业的钱。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们做医疗到底谁来买单,这也就是自己的定位,你到底在赚谁的钱,主要在什么阶段赚很重要。


    九、2018避坑政策     


2018年是百家争鸣的初年,各种不同的诊所模式会出现,我们到底怎么样去避这个坑。

第一对外:,对于医疗,跑马圈地没有用,所以开的快开的慢一个样,所以说:先做一个,做活一个科、做好一个店,做透一片区,这是我们给大家的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还有谨慎融资,一旦融资,要么要加快,要么就造成管理人员和医生之间的不合,一闹矛盾你的企业就不好走,还有最关键切莫“大而全”,刚开始我们都想做多一点,做大一点,做全一点,一旦做大做全你是啥都做不了。

第二对“内”:就是团队,团队之间要“家和万事兴”,内一定要合,这个“内”一旦不合就是第一大“坏事”的根源,所以说合伙人之间的理念合不合,合伙人跟医生之间理念要逐渐磨合,投资人与创始团队价值观是否一致;还包括员工,你怎么样把你的价值观,你跟客户、对员工达成一致,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是这样一个避坑策略,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一点启示。这是避坑策略之一。

还有避坑策略之二,六个字,就是我们今天年会的主题,三个词:分享、抱团、共赢


相关活动链接:



新型诊所社群会员计划:

此计划以“新型医疗机构及流动医护”为核心服务群体,本着“运用实战、垂直社交、体系化学习”的前提,在“分享、互助、共赢”的原则下,主要以 “实地考察交流+落地培训+精准社交+资源对接”等服务为主,最终建立一个新型诊所和品质医疗机构的重度垂直社群组织。


诊锁界

中国新型诊所咨询媒体

诊所顾问微信:chainclinic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