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公立医院纷纷开中医馆,2700亿中医诊疗市场民营医馆机会何在?

公立的扩张与延伸,是否会给民营中医馆的发展空间带来挑战与冲击?
来源:诊锁界
作者: 宗正



6月以来,全国各地多家公立中医院新开了中医馆,有的还下沉到了社区,甚至连以西医为主的公立综合医院都乘着政策东风拓展延伸开设了中医馆。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区在6月份有50家社区卫生中心也新开了中医馆……

公立医院的金字招牌,加上丰富的名老中医专家资源,公立的扩张与延伸,是否会给民营中医馆的发展空间带来挑战与冲击?


01公立中医馆的主要类别




1、公立医院开的中医馆

6月,陕西汉中中医院新开了一家1000多平米的中医馆,并且用一半的空间新设了针灸、理疗、艾灸、康复作业治疗等多个以往公立不太重视的中医特色非药物治疗室。与此同时,青岛的一家公立康复中医专科医院也下沉到社区,新开了中医诊所。此前公立忽视、没精力深耕的专科或者是养生康复领域,也开始被日渐重视起来。

此前公立体系的中医院,主要还是以西医为主,甚至有些中医院中医占总营收的比重只有10%。近年来公立中医院积极拓展开设院外中医馆,使用纯中医手段治疗,拥有专家人才优势,加上公立医院品牌口碑的背书,在医馆市场上必然对民营中医馆产生冲击与影响。

除了公立中医院,公立综合医院也开始延伸开设中医馆,6月8日,广西钟山县人民医院也新开了一家以外治为主的中医馆。

2、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馆,多以“国医堂”、“国医馆”为主

这一类中医馆往往建筑面积大、专家教授多、患者流量大,还承担着教学实践功能,属于“医教研”一体的中医馆。


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

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3、基层社区卫生中心转型延伸的中医馆

基层公立中医馆的增长,离不开政策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推动5年内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100%覆盖,十四五规划也预计3年后中医机构增至9.5万家。

今年6月,北京朝阳区50家实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馆,并成立以公立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联合体。同时,云贵川、新疆、宁夏等偏远地区的中心卫生院都完成了中医馆的升级改造。

朝阳区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馆


02国进民退,公立扩张下民营中医的发展现状




据东北证券研究数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计算出2021年中医门诊市场行业规模约2700亿元,其中民营中医门诊规模超400亿元。

民营中医馆近年来增速加快,在机构数量增长的同时,民营医馆提供的服务量却跟不上,整体呈现小、散、乱态势。新开的店多,倒闭退出市场的店也多。

目前中医馆的发展较为零散,规模也较小,形成3家以上连锁业态的品牌不超过200个,而且大部分营收情况都不乐观,近一半都处于亏损状态或者徘徊在盈亏线上下。

同时,与公立中医院相比,民营医馆更容易受人才问题的限制,会出现“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医馆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的两难局面。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民营医疗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表示,市场竞争之下,任何市场主体都有进或退的可能性;不管是“国进”还是“国退”,公立扩张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寻求产品与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任何年代、任何形势下不二的成功法则。

业内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头部机构,如固生堂、圣爱中医馆、和顺堂等,围绕“品牌化、连锁化、数字化”建设,它们都已经跑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03民营中医馆需重新定位差异化发展!


政策层面上,民营医疗从重要组成部分回归“补充”定位,更加差异化的重新定位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很多医馆之前追求大而全,疫情后也纷纷转型,结合医馆诊疗特色、定位,服务好自己的客户,也不再图大,做小而精专而美。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单病种,特别是那些“西医无能为力但中医又很擅长”的专科或病种,例如:


不孕不育、睡眠专科、儿童减重、儿童长高、童鼻炎、腺样体肥大、女性健康、近视防控、疼痛专科、皮肤美容……等。

有的民营医馆从业者认为,可以不要把民营和公立中医院对立起来,不把抢公立中医院的病人作为经营目的,而是去找出民营中医馆的优势和公立中医院的不足,然后错位互补,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

国家推行的健康中国2030目标要求——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预防与健康为中心”。这意味着今后的医疗卫生工作要从只看到“疾病本身”到看到整体的“人”。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与当代人热议的亚健康养生显然不谋而合,亚健康市场越来越重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估计,2020年中国18岁以上亚健康人口总计约5.7亿人,规模庞大。亚健康人口集中于中青年阶段,25-55岁的亚健康人口约3.9亿人,亚健康率近60%。

在基本医疗需求方面,要提升中医技术水平,留住患者;而在非基本医疗需求方面,要走医保范围之外的消费型医疗,从“医”向“养”,从“治”向“防”,满足患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保健理疗、休闲养生、文化建设、健康饮食等方面多元发展。

以中医馆上市第一股固生堂作为案例,其4月份发布2022年报,提到固生堂现有用户人群主要以长期病、慢性病以及亚健康等群体为主,就诊的前五大病种分别为脾胃不适、月经不调、失眠焦虑、气血不足、腰间腿痛等,身体调理为主要需求,消费医疗属性明显。用户以女性、中青年白领人群为主,19-45岁人群占总用户的45%,女性占比达63%,消费能力强,粘性高,获客后能多次产生收入——这就是“从医到养”,从治病到预防调理的案例代表。

深圳一家连锁中医馆创始人认为,在公立扩张的背景下,民营中医馆更是立足社区居民健康需要,坚守全科实现中医生活化,回归到中医本质——养生治未病,将医和药结合起来,坚守中医整体观——内治外治,以养为主。

与此同时,他并不担心公立中医馆或者社区卫生中心里的中医馆会对其造成冲击。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大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开展中医项目只是为了拿钱拿补贴,没有做到内治与外治的结合、养生治未病也做不好,所以不担心竞争。

医疗是个慢行业,不管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馆,一旦在区域内建立起患者信任,就不会轻易失去这个市场。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获取流量越来越难的时代,而民营医疗掌握的这些患者信任,就是最宝贵的资源。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作者:宗正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推荐阅读  /


欢迎留言区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商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