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66
01|“定位”,第三次生产力革命
02|何为“定位”?
“定位始于产品。定位的对象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或许是你自己。”
书中对“定位”的描述是“在顾客的心智中对产品进行定位: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做到与众不同。”当然,医美服务不是产品,从行业属性上看,绝不应该向“商品化发展”,它是一个十分个性化、分散化的行业,和医生个人因素结合紧密,所以,
“定位战略”之于医美,有医生个人与机构这两个层次的需求。
医生个人的定位相对简单,但是传播力有限。那些善于传播、表现力强的医生很快就出名了,他们用较低的成本占据了粉丝们的心智;而那些不太善于自我营销的医生可能会被埋没,他们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打理,或者干脆加入连锁品牌;有些医生会选择医生集团,医生集团的发展方向是公司化乃至品牌化。
机构的定位要比个人困难一些,需要给自己一个鲜明的识别。光靠打品牌广告是不够的,它是个系统工程。很多机构拿不出定位方案,所以浪费了大量的广告和营销成本,沦为百度的打工仔。对机构的定位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医疗广告的限制颇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所有中国医美机构的广告都涉嫌违法,是否遭到处罚,全看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这种奇怪的现象持续了20多年,到现在还是如此,只不过管控力度在不断加强。
借助医生的特色整理定位战略是一条捷径,特别是名医。然而大多数投资人不乐意这么做,他们担心留不住大牌医生,所以只会对机构品牌在营销市场上狂轰滥炸;有时也会把容易控制的医生吹成“名医”,所谓“包装”。这两种做法相当普遍,导致了全行业广告成本居高不下。
“任何人都能够运用定位战略在人生竞赛中领先一步。或者说:如果你不懂、不会运用定位,无疑会让你的竞争对手抢占先机。”
那些善于定位的机构或个人,很快就成功地生存下来,但是要想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则必须长期坚持你的“定位”。
03|定位的本质:简化信息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新连接已经存在的联系。”
这一点无论对医美机构还是医生都不是一件难事儿,毕竟都有客户的积累,以及过往病例形成的口碑,对于自己的长板或短板,有过相当的测试,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优势,顺理成章。只要定位明确,医生的手艺会越来越好,就像产品的更新迭代一样,医美技术的升级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自然完成的。
然而竞争会日益激烈,许多美容项目成为红海,大量的医生涌入市场,从相邻专业转向医美并不需要迈过什么高门槛。“在如此嘈杂的传播环境中,提高有效性的唯一希望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取舍,聚焦于狭窄的目标以及进行市场细分,一言以蔽之,要进行'定位’”。然而,让医生们学会做减法是困难的,他们在热门项目中难以取舍,有的人经过许多年也完不成自己的定位。
因为“顾客的心智为了防御海量传播,会筛选和排斥大部分信息。通常来说,心智只接受与其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相一致的信息。”如何选择受众可以认知的心智入口?越是流行的医美项目,越容易同质化,大家用差不多的信息打扮自己,受众面对这种局面,难以抉择。
“应对传播过度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极度简化信息。”
“医疗行业同样如此,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也成了一个‘医疗过度’的社会……这些医生如何才能找到病人呢?当然是靠广告了。”
医生们“在做广告时,自尊与骄傲都会导致毁灭,狂傲自大者必将一败涂地。”
米扬丽格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本来巫文云医生也是个多面手,各种美容手术都做的不错,在空军总医院供职时有机会接触大量的病例。自己创业初期,决定以鼻部整形为个人定位,并没有延伸至机构定位的层面,因为舍不得其他项目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鼻整形的定位自然延伸至整个机构。鼻整形的知名度从名不见经传,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而其他项目的求美者则越来越少。不得已之下,米扬丽格逐渐精简自己的信息,专注于鼻部整形。
米扬丽格-巫文云院长
04|如何进入心智
“第二名是很难进入心智的,它将一无是处。”但是,只要划定好边界,谁都可以成为第一。
那些直接把自己定位成“第二”的,在它的逻辑里,也是某种“第一”:即除了“老大”之外的“老大”。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百事可乐,它承认自己的老二地位,但是它为自己划定的边界是:在可乐产品里,除了可口可乐,就是我百事可乐了。
“定位之父” 杰克·特劳特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阿美利哥就不同了,虽然比哥伦布晚到美洲大陆五年,但是他大肆宣扬自己的发现,并将发现的新世界定位成完全独立的大陆,引起了地理学上的一次革命。他不但生前获得了高官厚禄、荣誉无数,连美洲、美国的命名都用的是他的名字。
阿美利哥·维斯普西
05|寻找医美行业的“利基市场”
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是那些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可能是占有一小群顾客的市场空间。大多数成功的专科医疗机构一开始并不追求在大市场开展业务,而是通过识别较大市场中新兴的或未被发现的利基市场来发展业务。单一病种的治疗技术可能医生品牌迅速崛起的利基市场。
比如联合丽格第一医院的郭树忠教授的耳再造技术,虽然病人数量有限,但是在这个亚专科领域里,存在着市场空位,郭教授没有到鼻子眼睛的红海市场里竞争,而是将目光聚焦在耳朵上,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建立了独特的定位,并且帮助第一医院获得了整形外科的资质,在北京的民营医院里,这是唯一的拥有整形外科资质的医美专科医院。
联合丽格第一医院-郭树忠教授
06|定位执行:成功六步曲
“历史表明,一家企业之所以成为领导者,是因为它率先做了某些事情,而不是靠自封为领导者。”所以,做比说更重要。一旦确定了定位,你就要将它执行到位,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甄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66
7月9日,方舟健客正式登临港交所IPO。开拓市场、携手资本、拥抱创新……互联网医疗行业曾经不乏颠覆与创新的勇者和追梦人,近年来港股的弱流动性和医药生物...
2024-07-09 1529
2024年6月22日,妙佑医疗国际(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在沪正式开设妙佑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
2024-07-09 3602
在医疗领域的前沿,一场由软银集团与 Tempus AI 携手掀起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交融,更是对未来医疗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来源:诊...
2024-07-09 1064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诺和盈),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来源:第一财经编辑:...
2024-06-26 850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
2024-06-07 660
5月23日,新风天域收购“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的发展。来源: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编辑...
2024-06-07 743
中医药食同源市场潜力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来源:中国新闻网浙里编辑:太白封面来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
2024-05-27 93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