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34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仍在严格动态清零状态,10月31日郑州市防控办表态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及11月11日中央发布最新防疫二十条措施等一系列表现,可以判断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将进入后疫情时代(多种方法应对下逐步放开),由于后疫情防控阶段与冬春季节流感高发疫情交汇,局部地区疫情有反复或新冠病毒变异导致死亡率增加都可能出现,医疗救治资源可能会出现挤兑现象,疫情对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依然很严重,尤其是对缺乏财政资金支持的民营医院显得更为突出。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以公立医院为主,社会办医为辅,国企医疗集团为补充的局面已经形成。
本文所指民营医院是社会办医的一种,主要是指民间资本建立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国企医疗集团或外资医院。
我国医院病床数量和医师数量千人占比已经与西方国家持平,不再是医改早期医疗资源短缺局面,但是优秀医生数量和护士总量仍然短缺。经过40年医改进程,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已经不再是快速增长的增量市场,而是除极少数偏远地区外绝大多数省、市已经进入了医疗资源饱和的存量市场,这个阶段市场竞争激烈但效益增长缓慢,需要医院由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患者经过这些年医疗市场竞争的“教育”,对那些搞的宣传、义诊、打折、竞价等促销手段已经形成了“免疫力”,他们对医院印象(口碑)一旦确定,就诊医院就会相对“固化”下来,加上其他医院(公立医院、国企医疗集团、外资医院、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带来的竞争,如果民营医院在经营方向和营销方式上没有新思路和新赛道,那么市场竞争力就会出现减弱,开始出现患者流量增长缓慢或下降,医院经营指标也开始出现下降(患者量、业务收入、毛利率、纯利润),医院经营将陷入困境,一些中、小型的民营医院出现转售或倒闭现象等就是极端例子。
▍02 公立医院竞争力在疫情后时代得到明显提升
▍03 国企医疗集团(国有控股健康保险公司)等在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公立医院的强大影响力只能在当地的省、市、县,建立分院也有严格管理限制,但是国企医疗集团凭借资金优势和企业化灵活经营方式,在全国各地收购医院(企业医院为主)或新建医院及开展项目合作,这种资金优势和企业灵活管理形式结合后带来了集团规模快速扩张,在弥补一些地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同时,也解决医联体发展中上下级医院链接不紧密的问题。尽管医疗集团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统一思想、经营模式、历史问题等),经营效益急待提升,但是扩大版图筑牢兜底的先期工作正在实施。
▍04 互联网医疗线下全科诊所合作模式将成为一种新竞争模式
▍05 医保集中采购和支付方式(DRG/DIP)改革对医院利润影响深远
医保集中采购和支付方式(DRG/DIP)改革,对依靠医保作为主要收入(超过50%)的民营医院经营来说冲击力是很大的,过去一些特色服务项目或自费项目都被医保严格管控使用,导致客单价和毛利率出现下滑,将给医院经营方式改变带来深远影响。如果医保决算比过低会导致医院医保资金亏损,提高医保患者经营能力的基础是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按照医院经营能力配置医疗服务项目。
▍06 医疗管理中同质化监管成为常态
随着《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民营医院管理活动年”、“民营医院专项巡查”等政策实施,加强民营医院监管,实施规范化和同质化管理将成为重点,这对经营管理不规范的医院来说就是一次打击,并且这种监管(规范和质量)会成为常态,成为我国未来医院经营管理的标准。医院短期内规范管理势必增加管理成本,但是长期会由于高质量管理服务带来品牌从而带来丰厚利润,这对有长远发展规划的医院来说利大于弊。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迈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国家和民众认同的趋势。
▍07 精益化(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标准
医院是技术密集、人员密集的服务型单位,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缺一不可,医疗服务有别于商业服务,所以对医院经营管理有更高的要求。
随着医院经营管理科学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将会得到更好地落实,对经营效益、医疗质量、服务质量、人力绩效、行政后勤等管理都将更加细化,尤其与经济效益关系密切的业务收入结构比例、成本管控、服务流程、人力绩效等将通过细化管理得到能力提升,实施精益化管理(精细化)提高医院服务效率的同时提高经营效益,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主要方式,更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08 患者医疗消费习惯在慢慢转变
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主要就是“安全、有效、便捷、舒适、性价比高、权益保障”,满足患者六大合理需求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树立良好医院口碑,从而提高患者就诊率增加医院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后疫情时代,患者就医习惯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一是随着基层医院全科医生和个体诊所的普及,加上医保门诊支付和人头支付方式改革,只要周边医院口碑好(技术好、便捷、医保可报销、服务好),群众愿意小病去社区或一级、二级医院门诊就诊,国家医改政策中始终鼓励居民分级诊疗,随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这种“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趋势正在慢慢形成。
二是患者因个人经济条件不同而出现对医院不同的选择,中高收入群体愿意去三甲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或口碑好的高端专科民营医院(3.0时代)就诊,体验品质医疗服务(最优治疗方案+特色服务),医疗费支付以自费或商保为主。中低收入群体愿意去公立医院或口碑较好的民营医院就诊,体验基本医疗服务(临床入径管理+优质服务),医疗费支付以医保为主。
到2050年第二个一百年,我国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这种因保险方式不同(医保和商保)选择不同级别医院就诊的情况也将成为一种常态。
部分上市医疗服务集团,诊锁界制图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22)11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2〕14号文件。
3、其他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1)民营医院专项巡查。解决民营医院管理不规范、医疗质量不高等问题。
(2)支持国企医疗集团发展。解决公立医院不能全国联网和民营医疗集团配合社会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34
7月9日,方舟健客正式登临港交所IPO。开拓市场、携手资本、拥抱创新……互联网医疗行业曾经不乏颠覆与创新的勇者和追梦人,近年来港股的弱流动性和医药生物...
2024-07-09 1502
2024年6月22日,妙佑医疗国际(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在沪正式开设妙佑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
2024-07-09 3561
在医疗领域的前沿,一场由软银集团与 Tempus AI 携手掀起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交融,更是对未来医疗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来源:诊...
2024-07-09 1034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诺和盈),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来源:第一财经编辑:...
2024-06-26 835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
2024-06-07 646
5月23日,新风天域收购“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的发展。来源: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编辑...
2024-06-07 725
中医药食同源市场潜力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来源:中国新闻网浙里编辑:太白封面来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
2024-05-27 9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