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86
在眼科医疗圈流传着这样一句“吃饱靠白内障,吃好靠屈光,未来靠视光”。10月27日,眼视光业务近视防控的核心项目之一“角膜塑形镜”传出可能会被纳入河北省带量集采的消息,引发眼科医疗行业震动。
01|高毛利之外,更应关注医疗行为本身
市场广、毛利高、重消费是行业对OK镜产品的普遍印象。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角膜塑形镜在全国8-18岁近视青少年中的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信达证券数据为1.26%),角膜塑形镜市场需求量仍保持着高速增长。
国内仅有11家生产企业获得OK镜产品注册证,其中,获得产品注册证的境内企业仅有三家,分别是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和天津视达佳,此外还有昊海生科控股来自中国台湾的亨泰光学,其余均为外资品牌。
“验配OK镜是一项医疗行为,技术和服务成本远大于镜片本身。”欧普康视董事长助理李谚曾表示,镜片本身的成本占比较小,但个性定制的成本较高,国家没有统一定价,市场终端(医院、门诊)拥有自主定价权。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表示,OK镜的验配高度个性化,产品和相应的医疗服务多元化,包括初检、试戴、调整、定制、每月复查、镜片维护以及万一出现并发症后的及时诊治处理,在集采和竞争中收费模式必然会趋于更合理。
目前OK镜收费方式仍以耗材(镜片)占绝对大头为主,后续的保养、复查等医疗成本大多打包进了产品中,所以无论是公立或民营医疗,OK镜验配的技术劳务价值都主要靠OK镜购销差价体现。
02|眼科、视光行业利好机会在哪里?
对于OK镜的验配终端市场而言,从业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假定集采开始是否会产品销量激增”,林掌柜认为“短期肯定是利空,中长期影响主要取决于下游医疗机构能否形成低成本的获客模式。”薄利多销的前提是多销,降价举措对下游机构而言并不必然能带来多销,下游机构可能会寻找其他利润更高的替代方案。
甄毅认为,集采最明显的是影响会降低消费者的试错成本,从而提高满意度。比如,原来患者的试错成本是1万元,现在变成2千元,消费者更换频率或许也会增加。
对于以视光为主业的眼科门诊部和诊所而言,林掌柜给出了他的一些看法——Plan B至关重要:要么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手段中拓展第二个盈利点,例如同心双焦软镜;要么探索第二条腿走路,例如全人群干眼诊疗和全周期眼健康管理等业务。
参考资料:
经济观察网,张铃,《OK镜首次被纳入集采 专家称或带来多赢局面》
林掌柜,《种植牙集采加速推进,OK镜集采还会远吗?》
澎湃新闻,《毛利率超八成的OK镜集采来了:河北先行,如何影响市场》
/ END /
欢迎留言区讨论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2中国诊博会官微界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86
7月9日,方舟健客正式登临港交所IPO。开拓市场、携手资本、拥抱创新……互联网医疗行业曾经不乏颠覆与创新的勇者和追梦人,近年来港股的弱流动性和医药生物...
2024-07-09 1553
2024年6月22日,妙佑医疗国际(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在沪正式开设妙佑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
2024-07-09 3628
在医疗领域的前沿,一场由软银集团与 Tempus AI 携手掀起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交融,更是对未来医疗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来源:诊...
2024-07-09 1086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诺和盈),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来源:第一财经编辑:...
2024-06-26 867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
2024-06-07 678
5月23日,新风天域收购“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的发展。来源: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编辑...
2024-06-07 763
中医药食同源市场潜力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来源:中国新闻网浙里编辑:太白封面来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
2024-05-27 95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