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38
01|能简单介绍下海曼康复吗?
02|能进一步解释下海曼康复的核心逻辑吗?
03|能进一步解释下海曼康复的核心逻辑吗?
首先我必须承认,从行事风格来讲,我们不仅慢还很佛系,不仅没有正经地去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进行策划,我们迄今都没有招录市场销售人员,治疗师团队还采用了团队自治管理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即治疗师长牵头来负责全体治疗师的工作、学习与职业素养。但这些的慢,都是基于早期的团队成立与快速奔跑的需要,因而不仅发育不全和奔跑缓慢,还存在着一些管理模式的短板与问题。
最简单的慢功就是看高效可靠的治疗师队伍如何建立,他们协同工作的步伐是否一致。这对于想要复制扩张、稳定诊疗质量的所有机构来讲,都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图源:海曼康复
其次,所谓的“杂”,在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有回答了。我们的策略并不是依靠“医疗技术的暂时性领先优势”,进行快速的复制与推广,并通过服务的高价格与信息不对称来赚取高额的利润。虽然这种想法与策略存在于大量的康复机构(不管公立还是私立),甚至包括非医疗机构的健身房、普拉提馆等,但我还是瞧不上这些短期主义的利好回报,并且保持怀疑。
我们的“杂”,但不乱,其中有内核相互贯穿,这都是有经过设计与策略的,同时也是基于低成本投入的前提下,进行了相关的诊查与测试。同样的,你会看到我们在实际的网点经营过程中,对很多目前存在很多运动康复机构中的“售卖电刺激仪、鞋垫”等业务都大幅地砍掉了,业务模式反而会相对简单与纯粹。
同时,我不是很了解什么是“复杂且难”,也不是很了解“简单且容易”到底指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如果想踏实地做一些事情,都是需要投入精力和耐心的,更不要说我们想要的创新驱动。纵使国外已有百年历史的经验参照,但国内目前确实荒芜一片且无成功案例,即便是新风天域这么大的资本与手笔,看起来布局漂亮,但实际么,我也不好评论。
所以,“慢且杂”,本身就是我们基于精算得出的早期经营策略,外行人不能理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目前来看,我自己可以打个80分。
04|迄今为止面临过的最大挑战或者危机是什么?
虽然我们从最初的想法开始,一直到现在,都会时不时地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麻烦,并不顺畅,但这才是创业的真实写照。
如果真的要挑选最大的挑战和危机,就是“人的不确定性”。这里指的并不是员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离职不干了。这构成不了危机或者风险。
这是一个组织行为学的课题。
首先,作为创始人和老板,我就需要不断面临三种关系平衡的策略调整:老板身份与个人身份诉求之间的关系、公司组织与员工个人之间的关系,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里面的大白话就是:
“如何与员工保持合适的尺度与关系,并让他们从中获得健康的成长与生产力的提升,进而促进组织作战能力的提升与高效?”、
“如何让客户既与我们保持亲密信任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不会因为趋利而打扰影响他们?”。
05|最近“价值医疗”很火,如何看待?
价值医疗应该是在2016年就被提出了,主要指的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医疗价值,通常从成本控制、治疗效果和患者需求三个方面出发,旨在降低患者治疗总成本、满足患者预期治疗效果以及照护患者生命与健康。
其中的亮点在于总成本控制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但包括了医疗费用等直接成本,还包括了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交通食宿陪护等间接成本;同时不仅关注传统医学的治疗效果,也关注安全感、尊严的提升与心理压力的缓解。
参照康复ICF的指南会发现,康复医疗领域早于2016年就已经提出并细化了“价值”的衡量体系。但目前“价值医疗”通常会被提及在肿瘤、临终照护等领域,而非康复医疗领域。
究其缘由,我个人猜想应该还是与肿瘤医疗控费、释放临终照护的医疗资源产能与控费相关。而康复在该方向并没有很大的作为,并且属于医保局近年来一直怀疑的“骗保重灾区”。
但从海曼康复的核心逻辑、以及我个人的视角判断,康复医疗本身应该可以成为最大的“价值医疗”载体与创新突破口,当然我们也是这样发力的。
众所周知,海曼诊所目前平均的治疗费用在600元/小时/次,虽然对比南京、上海等同类机构几乎是半价,这对无锡市的大部分患者而言是陌生且有一些消费认知的门槛与担忧。
虽然以功能重建的时间线来与其他机构同比,我们在综合的总费用、到诊时间上都降低了不少,但总是因为“高效高价”的印象而无形中阻挡了不少需要康复的患者。尤其是作为诊所,基于医疗风险的管控,我们目前还仅接受术后2周的患者,这又让患者朋友的进程效率缓慢了不少。
因此,我们依托华卫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的平台,提出快速骨科康复项目(ERAS)的设定,术后第二天(甚至术前)就开展康复医疗的介入,尤其是近5个月以来,通过“3000元15天”的套餐化设定,围绕一阶、二阶功能重建进行效率创新,大幅地提高了治疗效率与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与焦虑感。
对我们而言,即使患者在15天初步获得功能重建后,不再来诊所/门诊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但对康复价值的推广、康复科学性的宣传、康复患者认知的提升,有了质的助推。
同时,围绕术后加速康复项目(ERAS)的开展,我们不仅希望“价值医疗”中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医疗价值得以实践,更希望通过“价值”的量化来进一步推动支付创新。例如骨折术后患者的保险赔付中,仅对总费用和医疗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而非对过程和质控进行管控,即使在推行DRGS之后也很难得以实现,而通过康复的数据化管控和流程重塑,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对保费使用率得以提升,并降低“诈骗”的概率。
并且,我们想的还不仅是这些,通过ICF指引下的功能重建,可以进一步帮助健康险获得新的产品线与机会,包括“带病保险”等。
/ END /
欢迎留言区讨论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38
7月9日,方舟健客正式登临港交所IPO。开拓市场、携手资本、拥抱创新……互联网医疗行业曾经不乏颠覆与创新的勇者和追梦人,近年来港股的弱流动性和医药生物...
2024-07-09 1508
2024年6月22日,妙佑医疗国际(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在沪正式开设妙佑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
2024-07-09 3578
在医疗领域的前沿,一场由软银集团与 Tempus AI 携手掀起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交融,更是对未来医疗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来源:诊...
2024-07-09 1039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诺和盈),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来源:第一财经编辑:...
2024-06-26 841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
2024-06-07 649
5月23日,新风天域收购“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的发展。来源: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编辑...
2024-06-07 729
中医药食同源市场潜力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来源:中国新闻网浙里编辑:太白封面来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
2024-05-27 9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