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97
换种思路看医疗圈,或许跨界房企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 郭俊
深圳合正控股集团投资并运营的深圳禾正医院,投资40亿,1200张床位;入局医疗赛道多年的恒大地产与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共建的博鳌恒大国际医院已经开业多年,现正在积极筹办三亚恒大妇女儿童医院;万达集团全面引入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简称“UPMC”)旗舰医院的规划设计理念、临床医疗教学研究平台、质量安全和运营管理体系,目前也在抓紧成都天府新区首个大健康产业项目的落地力度。
——房企们正继续发力医疗健康这一高速增长的业务板块。
01|房企跨界医疗,已不是新鲜事
02|房企跨界医疗,不少成了炮灰,为什么?
事实上,很多资本对医疗产业既傲慢又无知,不做产业研究也不搞清这个产业的底层逻辑,就傲慢地进来了。
对于房企跨界医疗而言,首先,要懂得顺势而为,善于利用医疗行业已经存在且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规则,将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提升医疗产业的竞争力;持续积累、培育并吸收高端医疗人才,打破原有的技术瓶颈与规则,要有打长久战的决心。在发展模式能够确定的前提下,从技术创新与精进的角度去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这些,也是目前诸多房企跨界医疗所缺失的。
其次,想做到出类拔萃,究竟是凭借着资源禀赋,强有力的供应链势能,还是最有力的品牌背书?加速培育医疗大健康产业,显然不仅只靠长袖善舞,靠的是是否具有了新的增长点。显然,资本对于医疗产业的短期高速发展,是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房企的另一个特质——泡沫破裂一旦暴露,其带来的破坏性对医疗产业也是一种高度消耗。
现今,“技术驱动”、“高速增长”、“超级独角兽”、“IPO预期强烈”,这些标签已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优质投资标的。以巨额融资,估值的方式正不断衍生很多价值度更高、难度更大的细分领域。这些待价而沽的医疗企业能否占据C位暂不明晰,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资本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获取市场话语权。
医疗是一个技术创新累积的产业,需要准确把握住趋势方向和坚持长期主义思维的领域。拿玩房地产那一套来玩医疗,是行不通的。
03|为什么跨界房企总在唱“独角戏”?
最近一两年,跨界医疗业务的房企们给行业的感觉,总是自己在唱独角戏,片面强调旗下增加了多少家医院,连接了多少互联网医疗、大健康场景,重数量不重质量,重业绩不重运营,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其所谓的业绩突出,与用户和市场的反响无法呈现出正相关,笔者认为痛点的症结在于跨界医疗业务的房企们不具备支撑医疗健康生态的能力。
在一个生态体系中,业绩贡献与行业地位是成正比的,占据核心位置的医疗健康生态对应着最大的社会贡献。跨界医疗做不出核心位置对应的贡献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跨界医疗业务的医院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属于低频业务,而高质量发展场景属于高频业务,低频对高频,跨界医疗缺乏话语权;
另一方面,所建医院的用户需求并不活跃,无法推动技术与场景的融合,很难改变医疗服务产品的低频属性,靠提高用户活跃度,缺乏差异化亮点,用户规模很难扩大。
其实,生态建设,本就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其既要自上而下的供给侧规划,又要自下而上的需求侧驱动。自上而下的规划容易推进,自下而上的需求则靠天时地利。因此,对于如今跨界医疗的企业来说,如何通过资本运作“盘活”业务,实际上仍然有着很大的难度。
其实,房企跨界医疗,最大的倚仗是资本,最大化的诉求是能够分享到医疗健康产业的成长红利,若真想分得一杯羹,也必须遵循医疗产业发展的规律,同时,具有建立起可控的投入产出比和高效的运营闭环。
房企总觉得量变足以引发质变,而医疗圈的游戏规则是宁缺毋滥,换种思路看医疗圈,或许跨界房企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 END /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欢迎留言区讨论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文章
近年来,大型医院项目烂尾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四川华普医院到广东江门的银葵医院,从海南澄迈老城颐仁三甲医院到秦皇岛广济医院,这些曾经承载着厚望的医疗项目,...
2024-07-11 1297
7月9日,方舟健客正式登临港交所IPO。开拓市场、携手资本、拥抱创新……互联网医疗行业曾经不乏颠覆与创新的勇者和追梦人,近年来港股的弱流动性和医药生物...
2024-07-09 1564
2024年6月22日,妙佑医疗国际(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在沪正式开设妙佑医疗国际代表处(上海),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转诊医生、健康保...
2024-07-09 3637
在医疗领域的前沿,一场由软银集团与 Tempus AI 携手掀起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交融,更是对未来医疗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来源:诊...
2024-07-09 1094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诺和盈),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来源:第一财经编辑:...
2024-06-26 876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
2024-06-07 686
5月23日,新风天域收购“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的发展。来源: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编辑...
2024-06-07 771
中医药食同源市场潜力的又一次集中爆发!来源:中国新闻网浙里编辑:太白封面来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一款适合头发稀疏、头发早...
2024-05-27 96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