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怎么干?国家定目标了!


中医药怎么传承,如何创新?7月1日这份文件给出方法和目标了,虽是主要对公立,但对民营也是很利好!
本文来源:国家发改委


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局四部委共同发布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我们特地选了中医部分给大家分享:



核心目标数据梳理,“十四五”内:

  • 建设 30 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 建设 35 个左右、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

  • 建设 50 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

  • 打造 130 个左右中医特色专科重点中医医院

  • 打造一批层级规划布局名医堂(品牌化、连锁化)



下文为从《“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文中筛选出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的文件内容“: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名医堂建设,积极谋划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推动建成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

 1.建设目标
建设 30 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 药传承创新高地。
2.建设任务
依托省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研院所,揭榜挂帅、择优选拔。加强中医药研究型门诊和病房、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生物信息资源库、循证研究中心、古籍挖掘应用信息库、中药特色制剂研发与中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协作平台、人才培养基地等业务用房建设,加强研究和信息化设备等配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攻克一批优势病种防治关键技术,转化一批中药新药和中医药特色装备,形成一批高级别专家共识、诊疗方案以及标准指南。
3.配套措施
各地要加大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用地、建设投入及运行经费、设备准入、人员队伍等方面保障力度,在运行管理、 岗位编制、人才聘用、经费使用、薪酬及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新机制,允许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对科研岗位人员有独立的职称评审权。在省级科研项目中加大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支持力度。

(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

1.建设目标 根据“平急结合、高效准备,专兼结合、合理布局,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的原则,建设 35 个左右、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提高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 事件发生时的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参与救治能力和危急重症患者集中收治能力,带动提升区域内中医疫病防治能力。
2.建设任务
加强具有中医特色的肺病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及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搭建中医药疫病防治科研支持平台。建设可转换传染病区、可转换 ICU、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等,配备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移动 CT、心肺复苏等重症急救抢救设备,做好必要的负压救护车、移动中药房等移动设备配置,做好医用防护 物资和药品储备。
3.配套措施
各地要加大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用地、建设投入及运行经费、设备准入、物资储备、人才队伍、科研平台等方面保障力度,在运行管理、队伍演练、经费使用等方面建立新机制。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地在派出专家、技术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作用,确保第一时间参与传染病防治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深度介入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

(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

1.建设目标
建设 50 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大力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强化临床科室中医能力建设,建立科室间、院间和医联体内部中西医协作机制, 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推动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成为全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人才队伍培养和医疗模式推广 的中心,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发挥中西医协同发展“旗舰”引领作用。
2.建设任务
依托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中西 医结合医院开展遴选建设,改善业务用房,优化功能布局,加强中医病房、中药房、中药制剂室、中医综合治疗区、中医康复治疗区、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心等建设,强化中医特色诊疗设备配置。
3.配套措施
各地要在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中药制剂和中医技术应用等方面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支持组建区域中西医协同医联体,将中西医协同医疗实践和效果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 效考核工作。要把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 院章程,将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在各主要 临床科室配备中医医师,打造中西医协同团队。

(四)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

1.建设目标
遴选 130 个左右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围绕心脑血管、肿瘤、骨伤、妇 科、儿科、康复等优势病种,打造名科、名医、名药,做优做强 一批中医优势专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推动一批中药制剂开发应用,加快省域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2.建设任务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优化功能布局,强化设施设备配置,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区(室)、治未病和 康复服务区建设,提供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全链条的中医药服务,提升中医诊疗能力和临床疗效。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 作室和临床示教、模拟实训等用房,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快中医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改善中药房基础条件,加强中药制剂室和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建设,推广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应用。
3.配套措施
各地要加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 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保障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带 动作用和地方政府引导作用,落实中医药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倾斜等政策,鼓励在人才、中药制剂和中医技术应用等方面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提高中医特色医疗资源可及性和整体效率。

(五)名医堂工程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优势中医机构和团队为依托,创新政策 措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分层级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名医堂,推 动名医团队入驻,服务广大基层群众。打造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示范性名医堂运营模式,按照品牌化、优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要求,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技术操作,保证药品质量。建立健全名医堂信息系统,加强互联互通。推动实现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看上好中医”。


编辑观点
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政策,可能也不会再特别分“公立”还是“民营”了,毕竟大部分中医的精髓、高手还都在民间,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也在民间。中国文化复兴、中医复兴需要所有国人参与,中医这波发展的红利,属于每个想从中医宝库里面努力发正心挖掘的人。


//本文来源:国家发改委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推荐阅读 -



欢迎留言区讨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