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诊所备案制落地,“大而全”机构加速倒闭,消费医疗迎来大变局

诊锁界" data-miniprogram-type="image"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href="" style="letter-spacing: 0.544px;outline: 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cursor: pointer;max-width: 100%;line-height: 0;user-select: none;visibility: visib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医生要想致富,除了科研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更多的要靠个人辛勤劳动转化为资产和股权的增值致富。无论是医生还是农民,单纯靠“种地”,是致不了富的!
来源:林掌柜



近日,有业内传言,上海诊所备案制即将全面落地。这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深刻影响上海民营医疗尤其是消费医疗的市场格局?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诊所备案制相关政策不是早就出台了吗?为啥现在才传言要全面落地呢?这世界要都这么简单就好了。我们来简要回顾下。


2019年5月13日,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明确2019-2020年,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不作限制,将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审批改为备案”改革清单中,明确取消对诊所执业的许可准入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无论诊所备案制是2019年的试点先行还是2021年的全国推行,魔都统统有份。然而,三年过去了,时至今日,魔都真正落地执行的仍是中医诊所和全科诊所备案制,对其它专科诊所尤其是医疗美容、口腔、眼科、康复等消费医疗热门专科诊所仍执行的是审批制!甚至,此次传言的诊所备案制落地区域依然不包括主城各区。


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就连中医和全科的诊所备案制也不是你想备案就能备案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据接近有关部门的人士说,这是为了避免民营医疗市场混乱无序,也是为了保护现有机构。更何况,一下子备案太多,根本就监管不过来!要是出了事谁负责?


毋庸讳言,这本质上还是旧监管思维和潜规则利益在作祟!


医疗机构面积大、投资大就一定会规范经营吗诊所就一定比门诊部和医院更不规范吗?倘若民营医疗投资人和运营者由于牌照准入门槛过高导致机构摊子铺得过大而生存不下去了,你说他是更有动力去违规违法还是遵纪守法呢?假如合规合法能活下去,又有多少人会甘愿以身试法呢?尤其是作为诊所办医核心主体的医生等高知群体,更不会轻易冒险去违规违法。


“从严准入、从宽监管”的旧时代早该过去了。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对于诊所和门诊部等“小而美”业态,行政监管主导思想应转变为“从宽准入、从严监管”,“该宽的地方要宽,该严的地方要严”。这种监管思路转变在已出台的诊所备案制等相关监管细则中也有明确体现。


在2019年的“诊所备案制”试点意见中要求:


诊所备案审核,从重点审核设备设施等硬件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质和能力的审核。简化诊所的环评、消防等审批手续。

创新行业监管手段。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诊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依托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对诊所运营和医疗服务监管,实现实时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鼓励试点城市创新思路,将诊所开办状况作为诊所主要负责人个人诚信记录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建立联合惩戒长效机制,探索有效监管的具体办法。

在2021年的深化“证照分离”改革通知中要求:


审批改为备案后,原则上实行事后备案,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确需事前备案的,企业完成备案手续即可开展经营。企业按规定提交备案材料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当场办理备案手续,不得作出不予备案的决定。

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落实全覆盖重点监管,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守牢安全底线。

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量身定制监管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行政处罚。

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探索智慧监管,加强监管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预警风险隐患

可预见的是,诊所备案制全面落地后,民营医疗尤其是消费医疗将迎来“激活增量、淘汰存量、合纵连横”的结构性调整大变局。


“小而美”诊所遍地开花,即“激活增量”。诊所牌照准入门槛降低了,社会资本和医疗创业者尤其是医生群体创办诊所的积极性和可行性会更高。有一技之长、有忠诚客户群、有个人IP的专科医生将享受到这一轮政策和市场的双重红利。要知道,诊所主营业务恰恰正是具备高复诊率、高增长空间的热门项目和病种。

在消费医疗细分领域,以注射微整和皮肤美容等为主业的轻医美诊所,以视光和干眼等为主业的眼视光诊所,以运动康复、儿童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和产后康复等为主业的新康复(含新中医)诊所,以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等为主业的新心理(含新中医)诊所,甚至以泌尿生殖炎症、性功能障碍和养生保健等为主业的新男科诊所、新妇科诊所,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大而全”机构加速倒闭,即“淘汰存量”。“大而全”机构一般具有“面积大、科室全、投资大、成本高”等特征。正因此,医生和运营团队大多无实质股权,所谓的“合伙人计划”也越来越“如同鸡肋”,人才流失将成为常态。很多医生和职业经理人再也按捺不住“出走单干”这颗躁动的心,各自或联合创办专科乃至专病诊所。

不少“大而全”机构将面临核心团队和存量客户双重流失、增量客户获客难成本高的生存困境而不得不关门倒闭。不仅那些无核心团队入股的综合医院、医疗美容医院、眼科医院等“大而全”机构可能加速淘汰,而且就连部分纯资本和营销型综合门诊部乃至专科门诊部也将逐步退出市场。


连锁”业态和并购崛起,即“合纵连横”。单体诊所的业务体量和抗风险能力终究有限,未来要想做大做强,必然要走连锁和并购之路。一方面,已抢先上市和已获资本认可的“大而全”医疗集团亟需拓展和并购“小而美”连锁诊所,以维护和巩固其区域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的诊所也需要资本助力实现连锁扩张,要么独立IPO上市,要么股权增值退出。

过去,医生群体的显性收入长期与其付出不相匹配,隐性收入又多数不合规乃至不合法。现在,乘着“共同富裕”的东风,资本和人才两大要素的创富权重已逐渐变化,“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医生要想致富,除了科研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更多的要靠个人辛勤劳动转化为资产和股权的增值致富。在这点上,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相通的。无论是医生还是农民,单纯靠“种地”,是致不了富的!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个新政出台和落地总是有时滞的。尤其是一个可能影响整个民营医疗市场格局的政策落地,往往需要跨部门协调和配套政策支持,这些无疑都需要时间。更何况,新政还牵扯到诸多相关部门和既得利益群体或明或暗的切身利益。诊所备案制全面落地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诊所牌照价值急剧下降,进而倒逼医美、口腔、眼科和康复等热门专科门诊部牌照价值随之下降。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就已正式出台的“连锁化、集团化诊所牌照准入统一备案”鼓励政策,即“跨行政区域经营的连锁化、集团化诊所由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备案,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由所在省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别备案”,至今迟迟未能实质性落地。在诊所备案制全面落地后,该政策也将有望得以全国推行。


归结一句话,无论是从市场层面还是从政策层面看,消费医疗的主流业态和未来趋势都必定是“小而美”诊所和门诊部。



/  END  /



// 本文来源:林掌柜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最新活动 /

第四届中国诊博会暨第五届中国诊所年会将于3月2日-3日在成都举办,本次大会涵盖了“基层、社区、家庭”等医疗新形态为主题,邀请了近80位行业一线嘉宾进行主题分享,覆盖了全科、中医、儿科,以及康复、护理、口腔、眼科、医美、慢病、生殖、脊柱、眼视光、生长发育等专科领域的前沿运营管理经验与新项目、优质产品开发投入历程。穿越寒冬,望见曙光,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议程图片了解详情


诊所行业开年大会,沉寂三年后的相聚

扫描下方二维码相约成都,来诊博会现场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诊锁界甄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诊锁界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