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

Hi, 请登录

钱乙——儿科医疗人都要深知的医学圣手!

导语话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孩”,这或许是当下为什么儿科落得如此“窘迫”的原因之一。但在中国儿科的历史有一位医生毕生都在研究儿医,他值得所有习儿医者,办儿医者去了解和学习!



他叫钱乙

是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惠及千年儿童健康

是《小儿药证直决》内容创造者,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儿科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

是我国中医儿科的奠基者,被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从一个乡村医生升为太医丞(宋代最高医学府的副院长),晚年又辞去太医院职务,回民间当乡村医生,为百姓治病。

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以“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


1519724627(1).jpg

钱乙(约公元1032~1117年)



乡村儿医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享年82年。


年仅三岁的小钱乙被父亲抛弃,虽然年仅三岁并不记事,但是他曾经感受到的那种弱小无助的痛苦感觉,却一直深深存留在内心深处。也许那种潜意识中的痛苦,使钱乙对小孩子更加关注。为了帮助孩子们解除痛苦,钱乙决心要做一名专治小儿疾病的医生。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因幼小儿童还不能语言,即使能语言的儿童,亦往往词不达意。且又脏腑嫩弱,稍有不慎便会贻误病情,造成死亡。钱乙通过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并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诊治方法。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征:“易虚易产,易寒易热”。所以,要攻克小儿病这道难关,必须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时期,小孩的成活率很低,就连大宋皇室也不例外,神宗皇帝生了二十几个皇子公主,早夭的竟有十几个。有一次,神宗朝长公主的小女儿又病了,就在御医们束手无策之时,有人提议,请民间著名的儿科医生钱乙来救治。



登堂入室


乡村医生钱乙,治好了长公主女儿的病后,开始小有名气。

1519724657.jpg

钱乙为长公主治病


没过多久,宋神宗的儿子仪国公,患了重病,钱乙再次被召入皇宫。钱乙给皇子开出了一个叫黄土汤(加了灶心土)的普通药方,治好了仪国公的病。

1519724673(1).jpg

(灶心土)

照片选自钱乙故事电影《医者童心》截图


乡村医生钱乙用一个简单的药方就治好了皇子的病,这让神宗皇帝龙心大悦,当即封钱乙为太医院副院长,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一步登天成为了太医院的院丞。在当时,这是一个医生所能得到的最尊贵的地位。这让太医院的御医们觉得脸上无光。而神宗皇帝偏偏又让钱乙来当太医院的副院长,这更让御医们觉得心里不平衡。因此,钱乙和御医们相处,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钱乙是中医儿科的奠基人,他掌握了很多诊断小儿疾病的经验。可是太医院的御医们却认为,钱乙不过是一个乡村医生,没有资格做他们的领导,所以在钱乙给皇亲们治病时,经常会和其他御医发生矛盾。为了实现救治天下患儿的理想,钱乙毅然抛弃了太医院的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回到民间为百姓治病。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



儿科之圣


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小儿药证直诀》是钱乙逝世后六年,由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医学理论,医案和经验方,加以搜集,整理,于公元1119年编成。

《小儿药证直诀》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一部记录钱乙医案和药方的书,这本书凝聚了钱乙毕生的心血,是他留给现代儿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此书为历代中医所重视,研究儿科必读之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儿科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称钱乙的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人们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补: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一日,钱乙和弟子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按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你看对吗?”这位大夫听了,连声道:“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佩服佩服!”弟子赶紧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其原名地黄丸,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而钱乙先生制作六味地黄丸的初衷原不过是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之症,但是他远远没有想到,六味地黄丸会在以后的日子发扬光大,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临床



钱乙的故事在2014年被拍成电影:

医者童心


1519724721(1).jpg


朋友说他要出名,不能光医治小儿,“若是专医小儿,非权贵子嗣,难以引人瞩目,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钱乙讲到:“就是因为小儿得不到重视,所以才要人专研小儿医道!其实小儿更可怜,口不能言,痛更难忍。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病患加诸于身,痛苦更甚于成人百倍。每次诊治小儿,恨不得病痛转移到我的身上,既然做不到,就力求诊断精准,药石生效,解病患于须臾之间”。


1519724735(1).jpg


在传播他的儿科诊疗经验时,屡屡受阻,当看到他喝酒后,找到阻碍他的徐太医讲到:“这医道可是世上最清白的营生”时,也是满满感动!

 1519724751(1).jpg


暂不论这部电影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有怎样,就取才及内容上,非常值得一看,推荐所有的儿医者和办儿医者的朋友观赏。 

医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者,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也说: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儿科被称为哑科,对医师的要求更高,风险也更大!

 

谈到此难道说儿科医生的收入不应该比其他专科更高一些吗?

 

《颅囟方》指出小儿为纯阳体质,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诊锁界》认为私立儿科医疗为“纯阳”新型医疗,是当下医疗变革中,新型医疗的先锋,并逐渐丰富多彩。但目前仍如“小儿”,茁壮的成长需要呵护,需要鼓励!

 

 正是大家认为小儿”不赚钱“,所以才要好好发展儿科医疗!





诊锁界

中国新型诊所管理咨询服务平台

诊所顾问微信:chainclinic

1519722571(1).jpg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